苏淮把钱多华的腿绑好板儿,这才走出屋子去洗手。
刚出了门儿,就看到吴霞倒腾着他们做的担架,就见她左看右看,仿佛不是很满意。
吴霞把担架往地上一放,转身就朝着大门外走。
“吴霞,干嘛去?”周红问了一句。
“我家有床结实的床单儿,我去拿过来。这担架不行,都是烂布条绑的,老钱躺上边儿搁得难受,三十多里路呢。”
苏淮听了吴霞的话,立马出声叫住了她,“吴队长,不用了。老钱的腿我给固定好了。等我洗洗手就去牲灵院儿找永江叔,借个驴车就行。上面多铺些柴草,给担架还舒服。”
吴霞听了苏淮的话,一拍脑袋,“你瞧瞧我这脑子,怎么把这茬儿忘了。苏淮,这事儿就只能你出面了,你和永江叔的关系最好。”
“本来我也没指使你们去。”苏淮没好气道。
知青院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村里人不可能不知道。吴永贵听说知青的腿断了,还可能受了内伤,他赶紧找到吴永江,安排好了驴车。
苏淮还没有出知青院的门儿,就听到了门外的驴叫声。
“呦,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我刚要去牲灵院儿呢,驴子自己就来了。”苏淮歪着嘴坏笑道。
“你个瓜娃,说俄是驴子咛。”吴永贵刚好一只脚迈进门槛,现在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
“永贵叔来咧。俄是说驴子咛,可莫说你。俄哪敢说你么。”苏淮一脸的坏笑,冲着吴永贵赔着不是。
“行咧,俄就不进去咧。反正你个瓜娃也会赶车。回头钱不够,就到大队里来支。”吴永贵把大鞭往驴车上一丢,转身就走人。
————
几位男知青,赶着驴车,一直把钱多华送进了县医院。
县医院的老医生,仔细检查完钱多华的腿之后,很是吃惊。
“你们是哪个村的?你们村上的赤脚医生很厉害嘞。俄从来莫见过把骨头接这好的。”
苏淮歪着嘴一笑,跟老医生解释道:“大夫,俄们村里有个老中医,解放后就不干咧。这要不是实在伤得厉害,人家根本就不出手。”
“看他这手法,可真不简单。你们哪个村的?那位老先生多大年纪咧?俄有空想去拜望一下老人家。”
看来这位老医生起了拜师学艺的念头。
“大夫,这你就别想咧。那老头子的脾气怪得很,平常谁都不爱搭理。要不是俄们知青都跪下求他,估计他也不会上手。”苏淮赶紧找借口,推人。
老医生虽然有些失望,但他不认为苏淮是在说谎,“奇人异士,脾气多古怪。只是可惜咧……”
老医生一边摇头,一边给钱多华开药方。
虽说骨头是接好了,可身上还发着热,得消炎。要不然结果还真不好说。
等这一帮年轻人走了之后,老医生又自顾摇起了头,小声嘀咕着。
“都说医者仁心,那老先生得伤心到啥样,才能狠下心来。这世道……”
————
骨头是苏淮接的,可他偏偏当众说谎。
一同来的知青,心里都有些纳闷。但没有一个人开口揭穿苏淮。
这就是一起生活的默契,也是友情的一种体现。你说谎,必有你的道理,我们是一伙的,不管怎么着,我们都应该站在你这边。
至于心中有疑问,那就等没外人的时间,再问也不迟。
钱多华住进了很有岁月感的病房。
白色的墙和顶,已经被岁月染上了灰。很有年代感的那一米高绿围,已经斑驳如栅栏。就连病床上的那一片白里面,也掺进了灰黑。
不过好在干净,除了消毒水的味道,再没有其它。
更妙的是,病房里有铸铁的老式取暖片儿,使得病房里温暖如春。
几位知青坐在病房里,稍稍暖了暖身体,然后无聊地大眼瞪着小眼。
孙福兴摇了摇头,冲着哥几个说道:
“咱们别都挤在这儿了。留两个人照顾着老钱,其他人就先回吧。”
“那我留下来。”黄明江第一个站了起来。
“好,那就你跟我留下来。”孙福兴作为队长的男人,自然成了领头人,“你们都回去吧,明后天安排人过来换我们。”
苏淮等人也不废话,站起身来,和钱多华说上几句话,然后走人。
刚出了医院的大门儿,秦少海实在憋不住了,他开口问着苏淮。
“苏淮,明明是你小子接的骨,你为什么不说实话?”
“我为什么要说实话?对我有什么好处?说不定还要给我带来麻烦咧。我老老实实地在村里当我的小木匠不好嘛。”
说完,苏淮还不忘给老秦一个白眼。
“怎么可能有麻烦?”李仁坐在驴车上,不解地问道。
“老李,事情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我要是说了实话,说不定医院里就会派人上门跟我学。咱不说家传的手艺不轻易传人吧,可我又搭工夫又搭人的白忙活,你说我图个啥?”对于秦少海之外的人,苏淮只能耐下心来解释。
“那说不定你能调进这县医院来工作咧。可比待在村里舒服多了。这可是正经的工作单位,你就不心动?多好的机会,你怎么就不知道把握,到底还是年轻。”齐胜利说出了另一种结果。
当然,这也是所有知青们都渴望的一种结果。
“老齐,你还是想简单喽。我就是一没背景的小知青,能那么容易调进县医院?你知道县里领导家的孩子们,为了挤进个好单位,都快把狗脑子挤出来了。这么好的事儿能轮到咱?就算是借调,那也是临时的。等我把手艺一传,然后他们像个吃干抹净的嫖客,把我往门外一丢。我能落个啥?”
“你呀你,怎么遇事儿都不往好处想。”齐胜利对于苏淮的这一通看法,很是无语。
“老齐,别那么天真好吧,你也二十多岁的大人了。你以为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是有好处的事情,轮不到咱们这些平民老百姓。你再想想,你下放的时候,你的同学里那些当兵的,进单位的,哪一个家里是简单的?咱们再努力,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别想那么多喽。”
已经活过一世的苏淮,对于有些事情,算是看得比较透彻了。他也愿意把这样的心得,分享给身边的知青好友们。
这年头绝大多数的人,尤其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们,还都很天真。他们现在相信一切都是公平的,他们相信只要机遇一来,一切都会好起来。
但他们永远不会想到,你的机遇一来,那有背景眼红的人,会硬生生地把你的机遇抢走。
就像大学录取通知书,不知被多少人动上了手脚,把自己的儿女送进好大学。而那真正考上大学的人,苦等不来自己的命运转机。
苏淮不相信公平,他相信实力。在实力面前,你一个平头百姓,连个屁都不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