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傻三年,对于生了三个孩子的媳妇,苏淮保守估计,她得傻九年。所以对于她一说话就跑偏,苏淮选择了容忍。
“得,我说不过你。不过你别忘了,我和咱妈一开始是不同意小洛和张宁处对象的。他身上有钱,不都拿给那个张宁花了。”苏淮轻轻把话题带了回来。
“嘁。”张蕊对于苏淮的这个言论,很是不屑,“咱家儿子、闺女喝的奶粉,不都是小洛带回来的?你去买过几回?不说奶粉了,就奶粉票,你又能想起来几次?不都是小洛这个当叔的做的。小洛说,人家张宁一听咱有了孩子,月月给他奶粉票。这不都是钱?我看呀,她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小气不堪吧。你……就是多心了。”
本来张蕊还想说丈夫太小人之心,可能意识到话有点伤人,临时又改了口。
苏淮不敢再言语了。他也实在无话可辩。
自打有了大儿子之后,他就拼命地接活、干活。就是想让家里的日子好上一些。另一方面,他算着日子,离大时代来临也不远了,他也需要积攒启动奖金。
这人一忙起来,自然就会忽略一些事情。
而在这一点上,苏洛就做得很好,像前世里一样得好。他虽然性格上有些懦弱没主见,但这只是在大事方面,在小事上,他还是敢于自己拿主意的。而他的心思细腻,做事认真,又是苏淮无法比拟的。
也正因为听了妻子的话,苏淮对于张宁的执念,还略有些松动。是不是前世自己太自我了?
不管怎么说,苏淮对于苏洛和张宁之间的恋情,还是持反对意见的。他决定使出大招。
如果那两个人还是能接受,那么可能自己真错了,就由着他们去吧。
————
77年,正处于变革的初期,普通老百姓难免会有彷徨、无助的感觉。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让已经适应了原本生活方式的人们,有些不太适应。
就像下乡插队这么重大的事情,市、区、街道三级,不再像过去那样大张旗鼓地动员,街道人员也不再天天上门劝说。而只是象征性地张贴布告,偶尔大喇叭里宣讲一下政策。
已经无学可上的孩子们,根本没有人心惶惶的感觉,再也不用东躲西藏。
苏家,苏淇、苏济,这一对十七岁的双胞胎,已经高中毕业,在家里无所事事。
苏淇还有些事做,她天天帮着嫂子看孩子,帮着母亲做些家务。而苏济真就做到了早睡晚起,除了吃饭,就只剩下睡觉。
苏淮、孙氏还没有说什么,苏淇首先不乐意了。这天,她押着苏济进了家里的工棚。
“姐,你撒手。我耳朵都被你拽痛了。”
“你天天除了吃就是喝,你都快成废物了。我现在当着大哥的面,给你两个选择。”
“我……”对于只比自己大十来分钟的姐姐,苏济很有点害怕。
不讲什么血脉压制不压制的事情,就是打小两个人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上学,一起干活。都是苏淇安排着他做这做那。这个姐姐早就成了他的主心骨。十来年的时间,养就了不敢反抗的习惯。
“现在你也都十七了,咱们都没有学上,要么我给你报名,你下乡去插队,要么你天天在大哥这里帮工。你自己看着办吧。”
“我……”苏济哪一样都不想选。
十七八岁的少年,正是一身懒病的时候,如果有选择,他当然选择躺平。
“你什么你。大哥,你说小济这样下去行吗?”苏淇叉着小腰,一脸的气势汹汹。
“行了小淇。我不需要你们在我这里添乱。赶紧出去吧。对了,正好利用现在这段时间,把你们从初中到高中所有的知识,都再捋捋。”
“大哥,还要看书呀?都没学上了,看书有个屁用。”对于大哥,苏济还敢顶上那么一两句嘴。
“你不想看书?那好,小淇,让咱妈去街道给他报名,让他秋天就下乡插队去。对了,让咱妈给街道的王姨说一下,安排小济去最苦的地方。我看新疆大戈壁滩就挺好,磨炼人。”苏淮威胁着这个最小的弟弟。
苏淮知道自己改变了苏家的命运,但他可不想因此改变了苏济的命运。
自己的这个妹妹为这个家,做出了牺牲。此生希望她更进一步。
而自己的这个幼弟,很厉害的。前世被姐姐逼着考上了沪上大学,在大学里好像开挂了一般,五年拿到了两个学士学位,一个硕士学位。83年又进京读了博,后来为了苏家,他选择回到海城大学任教。
苏淮离世前,苏济已经是海城理工大学副校长,京大特聘教授。在他的那个领域里,已是执牛耳者。
虽然明知大哥是在吓自己,但是苏济还是微微有些害怕。他连忙摆手,冲着苏淮说道:“大哥,我现在就去读书。我可不想去新疆。”
“哦?别人去的,你为什么去不得?你怕苦?”
“我……我都不怕,我就怕见不到你们,会想你们。世上相思最苦。”
“滚你的吧。才多大就‘相思’了。赶紧去看书。对了小淇,你也不能把知识落下。你们一起去吧。家里的活有你嫂子和咱妈呢。”苏淮挥了挥手,撵着两个人。
苏济跑了,他跑得很快。但苏淇没有离开工棚。她对大哥说道:“大哥,我二哥也十九了,什么时候能把他媳妇带回来?这样的话,我大嫂就能多歇歇了。”
“你这个小丫头,说什么糊话呢。好像你二哥结婚,就是给咱家娶来个苦力似的。你以后……”苏淮本想调侃妹妹出嫁,但面对十七岁的大姑娘,他改了口,“你以后可千万不能有这样的想法,知道你和你大嫂亲,但她跟你将来的二嫂,和你的关系不都一样?你不要分厚薄。这样不好。”
“能一样吗?我先认识的大嫂好吧。再说了,我大嫂这么疼我,凭什么我不能多疼疼她?嘁,不跟你说了。我去抱狗剩子了。”
苏淮听到小儿子的小名,不由地有点头痛。真不好听。
————
显然张蕊对于三个孩子的小名,也都不甚满意。可能白天里被苏淇叫得心烦。到了晚上,她躺在苏淮的怀里,第一次挑剔起来了自己的婆婆。
“苏淮,你说咱妈给孩子们起的小名咋就这么难听?”
“老话说贱名好养活。”
“可是我不喜欢。一会狗蛋一会狗剩的。句句都离不开狗。二花也不好听,花花朵朵的……”
“要不我明天跟咱妈和家里人说说,把小名改喽?”
“你可别。别回头惹咱妈不高兴。”张蕊也就嘴上说说过一下瘾,“对了,你和小洛他们为什么没有单独起小名?小洛、小淇地叫着,不挺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