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毒风波过后,听雪轩着实清净了几天。
周姨娘被禁足,杀鸡儆猴的效果立竿见影。下人们再看向沈未央时,眼神里的轻蔑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敬畏和好奇的复杂情绪。这位新夫人,看着文弱,却是个连周姨娘都敢硬刚、还会用稀奇古怪法子“验毒”的狠角色,而且督军似乎……并未真的厌弃他?
沈未央乐得清静。他让春桃找了些这个时代的书籍报纸,既有经史子集,也有时政要闻,开始疯狂汲取关于这个时代的知识,试图更深入地理解他所处的环境。
霍云苓成了听雪轩的常客,她对这个“无所不知”的嫂子充满了求知欲,常常抱着一堆《新契》、《格物画报》跑来,和沈未央讨论,每每都被沈未央超越时代的见解震撼得两眼放光。
“未央哥哥,你说我们国家,真的能强大起来吗?”霍云苓托着腮,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语气有些迷茫。
沈未央放下手中的报纸,上面正报道着关东军在北地附属铁路增兵的消息。他目光沉静,语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当然能。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真正的强大,不仅仅是枪炮,更是藏在背后的工业体系、科技水平和民族精神。”
他指了指报纸:“你看,别人为什么敢在我们的土地上耀武扬威?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拳头还不够硬,是我们自己造不出最好的枪炮,炼不出最坚的钢。”
霍云苓似懂非懂,但觉得沈未央的话比学堂里先生讲的空泛道理更真切,更让人信服。
这天下午,沈未央正在翻阅一本泛黄的《开物》,试图了解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平,副官秦穆却意外地来到了听雪轩。
“少夫人,督军请您去书房一趟。”秦穆的态度比起之前明显恭敬了不少。
沈未央有些意外。霍聿枭找他?还是去书房那种处理正事的地方?他放下书,整理了一下长衫:“可知何事?”
秦穆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兵工厂那边……遇到点麻烦,督军心情不太好。”
兵工厂?沈未央心中一动。难道机会这么快就来了?
他跟着秦穆穿过几重院落,来到霍聿枭独居的“砺锋苑”。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烟草味,霍聿枭正背对着门口,站在一幅巨大的东北军事地图前,身姿依旧挺拔,但周身的气压低得吓人。
桌上散乱地放着几分文件,还有一个……沈未央目光一凝,那是一个拆解开的炮弹弹壳,以及一小撮黑灰色的火药。
“督军,少夫人到了。”秦穆禀报后,便安静地退到门外等候。
霍聿枭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和难以掩饰的戾气。他也没绕圈子,直接拿起那撮火药,走到沈未央面前,摊开手:“看看这个。”
沈未央凑近,用手指捻起一点,仔细观察颜色、颗粒度,又凑近闻了闻。一股熟悉又略显刺鼻的气味传来。
“这是你们用的火药?”他问。
“嗯。”霍聿枭盯着他,“稳定性有问题。同一批原料,同一套工序,出来的东西时好时坏。哑火、迟爆是常事,最近甚至出了两次炸膛,伤了几个老师傅。”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怒火:“赵庆云那个老王八蛋在边境蠢蠢欲动,日本人也在盯着。如果自家的枪炮都靠不住,这仗还没打就先输了一半!”
沈未央了然。这是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问题,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工艺粗糙,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火药成分比例不当、混合不均匀、提纯不够,都会导致性能不稳定。
“能看看你们的工艺流程记录吗?”沈未央问道,语气专业得像是在实验室里讨论课题。
霍聿枭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他会问这个。他走到书桌前,翻出一本粗糙的笔记递过去。
沈未央快速翻阅着,上面是用毛笔记录的所谓“配方”和大致步骤,充满了“少许”、“适量”、“看火候”这种模糊的字眼。他看得眉头直皱。
“问题很可能出在这里。”沈未央指着记录,“原料纯度无法保证,配比全靠经验,混合手法没有标准,干燥过程受天气影响太大……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偏差,都会导致最终产品的性能天差地别。”
他抬起头,看向霍聿枭,眼神清澈而专注:“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是整套生产体系的问题。需要建立从原料检测、标准化配比、机械化混合到恒温干燥的一整套质量控制流程。”
霍聿枭深邃的目光落在沈未央脸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希冀。他听不懂什么“质量控制流程”,但他能听懂“体系问题”,能看懂沈未央分析问题时那无比笃定和专业的眼神。
这个他原本视为“摆设”和“样本”的人,似乎真的藏着意想不到的能力。
“你有办法解决?”霍聿枭的声音依旧低沉,但少了几分戾气,多了几分探究。
“理论上可以。”沈未央没有把话说满,“但需要实地去看看,了解具体的设备和操作环境。光靠这本笔记,不行。”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改变固有的生产习惯会遇到阻力。需要你给予足够的授权。”
霍聿枭沉默了。让一个刚进门、身份特殊的“人”去插手核心的兵工厂事务?这听起来简直荒谬。但……眼下厂里的老师傅们束手无策,从德国请的工程师要价高昂且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想起沈未央验毒时那套匪夷所思却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想起他谈论“科学”时眼中的光芒。
风险与机遇并存。
片刻后,霍聿枭做出了决定。他走到书桌后,拿起一张空白信笺,提起毛笔,龙飞凤舞地写了几行字,盖上自己的私印。
“秦穆!”他扬声唤道。
秦穆应声而入。
霍聿枭将信笺递给他,目光却看向沈未央,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也隐含着一丝托付:“明天,你陪少夫人去一趟城东兵工厂。持我的手令,厂内一切人员、设备,随他调阅查看。若有阻挠者,军法处置!”
秦穆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但军人的天职让他立刻立正:“是!督军!”
沈未央看着那张墨迹未干的手令,心中也涌起一股激荡。这不仅仅是一次解决问题的机会,更是他在这个时代,用自己所学触碰现实、产生影响的第一步。
从书房出来,傍晚的风带着北地特有的凉意吹在脸上,沈未央却觉得心头火热。
霍聿枭将他送到书房门口,破天荒地没有立刻转身回去。他看着沈未央清瘦的背影融入暮色,忽然开口,声音在晚风中显得有些模糊:
“沈未央。”
沈未央驻足回头。
霍聿枭看着他,眼神复杂,最终只沉声说了一句:“办好这件事。这不只是霍家的生意,也关乎前线将士的命,关乎东北的安稳。”
这句话很重,砸在沈未央心上,让他微微一震。
他明白了霍聿枭的意思。兵工厂输出的不仅是武器,更是乱世中守护一方安宁的底气。家国情怀,并非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渗透在这些具体而微的责任之中。
他迎着霍聿枭的目光,郑重地点了点头:“我尽力。”
没有华丽的保证,只有三个字,却比任何誓言都更有分量。
看着沈未央和秦穆消失在回廊尽头,霍聿枭才缓缓收回目光。他转身回到书房,拿起那个拆解的弹壳,指腹摩挲着冰冷的金属边缘。
脑海中浮现的,却是沈未央刚才分析问题时,那双闪烁着理性与智慧光芒的眼睛。
这个男人,就像一本等待解码的天书,每一次翻阅,似乎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也许,父亲阴差阳错的这场联姻,送来的并非只是一个麻烦。
或许……是一把钥匙,一把能解开当前困局的,独一无二的钥匙。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到民国当庶子,我靠科学撩少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