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龙山县。
北地派出的特别执法队与巡回法庭,选择了这里作为推行新政、打破地方阻力的第一个试点。然而,工作刚一开始,便陷入了意料之中却又格外棘手的泥潭。
以本地豪强龙三爷为首的势力,明面上对奉垣的法令表示“拥护”,暗地里却使尽了绊子。当执法队拿着新的田亩测量标准下乡清丈时,龙家的家丁便鼓动不明真相的农户,以“惊扰祖坟”、“破坏风水”为由聚众阻挠;当巡回法庭准备审理一桩证据确凿的龙家侵占民田旧案时,关键证人却在开庭前夜“意外”坠河身亡;新委任的年轻县长推行新学,龙家掌控的私塾便散播“新学乃是异端,读了要忘祖”的谣言……
软刀子杀人,不见血,却更让人憋闷。执法队队长,一位名叫雷炎的北地悍将,空有一身武力,却对着这团无形的棉花无处着力,急得嘴角起泡。
“队长,这样下去不行!咱们的政令出不了县衙!”副手焦急地汇报。
雷炎看着县府办公楼外那些看似恭敬、眼神却带着讥诮的本地胥吏,拳头攥得咯咯响。他知道,若不能在龙山县打开局面,整合南方将沦为一句空谈。
奉垣,整合委员会。
收到龙山县的困境报告,霍聿枭并未动怒,只是眼神更冷了几分。“告诉雷炎,非常之时,可用非常之法。法律是底线,但对付盘根错节的旧势力,有时需要更灵活的手段。”
沈未央则给出了更具体的建议:“龙家依仗的是对地方信息和资源的垄断。打破垄断,需要引入新的变量。”他建议雷炎,“第一,绕过龙家控制的旧渠道,直接在各村设立‘新政公示栏’和‘民意信箱’,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新政策、新法令,并承诺对举报者保密和奖励。第二,秘密接触那些长期受龙家压迫、苦不堪言的中小地主和自耕农,给予他们实际的保障和承诺,瓦解龙家的基本盘。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尽快在龙山县推动一两项能立竿见影带来好处的实事,比如,以工代赈,整修附近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
策略的核心,是信息穿透、利益分化和事实说话。
与此同时,国际封锁的恶果开始显现。奉垣兵工厂,一条刚刚建成的炮弹生产线因为缺少关键的德国产精密轴承而陷入停滞;顾宗棠的实验室,一种新型耐高温材料的研究,也因无法获得美利坚的特种化学试剂而搁浅。
“督军,库存的轴承最多还能支撑两个月。如果到时没有替代品,不仅新炮弹无法生产,连现有战车的维护都会成问题!”兵工厂负责人忧心忡忡。
“材料的问题,我来想办法。”沈未央接过了这个最棘手的任务,再次扎进了实验室和故纸堆中,试图从现有的资源和已知的化学原理中,寻找替代方案。
龙山县,雷炎接到了奉垣的指示,眼神一亮。他不再纠结于与龙家正面冲突,而是按照沈未央的策略,双管齐下。
一方面,他派出精干队员,化装成货郎或工匠,深入各个村落,避开龙家的眼线,直接与村民接触,宣传新政,并悄悄收集龙家欺压乡里、偷漏税赋的证据。另一方面,他亲自带队,勘测选定了一段淤塞严重的河道,以北地提供的粮食和工钱为报酬,招募当地流民和贫苦农民,以工代赈,开工疏浚。
起初,村民们畏于龙家积威,不敢响应。但随着河道一天天变得通畅,实实在在的粮食和银钱发到手中,一些人的心思开始活络了。再加上那些“货郎”带来的关于北地其他地方分田、减赋的消息开始悄悄流传,龙家编织的信息牢笼,出现了裂痕。
而更让龙三爷坐立不安的是,他安插在县府的眼线报告,雷炎似乎正在秘密接触几个与他素有嫌隙、且掌握着他一些不法证据的乡绅……
就在龙山县的僵局出现松动之际,遥远的东海,那片被称为“鬼见愁”的危险水域边缘,一艘正在进行海洋测量的中立国船只,其无线电员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摩尔斯电码求救信号!信号源模糊,内容残缺,但反复出现的“霍”、“商”、“岛”等字样,引起了船长的注意,并将这一情况记录在航海日志中。这艘船并未装备高灵敏度的定向天线,无法精确定位,但这个发现,随着它即将靠岸,或许会成为揭开“海安号”失踪之谜的第一缕曙光。
奉垣实验室里,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沈未央和顾宗棠终于在春秋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某个古老的配方中找到了灵感。他们发现,利用南方某地特产的一种矿物,结合改进的土法冶炼工艺,竟然可以制备出一种性能接近被禁运特种试剂的本土替代品!虽然纯度稍差,成本更高,但至少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哈哈哈!天无绝人之路!老祖宗的东西还是有用的!”顾宗棠看着反应釜中成功生成的样品,兴奋地手舞足蹈。
沈未央也微微松了口气,但眉头并未完全舒展:“这只是解决了其中一种材料。清单还很长,而且,轴承的问题更棘手,涉及到精密加工,不是简单替代就能解决的。”
霍聿枭得知实验室的突破后,下令立刻在南方具备条件的矿区推广这种替代品的生产工艺。同时,他给雷炎发去了最新的指令:“时机已到,可以收网了。务必拿到龙家确凿的罪证,办成铁案!”
内部整合的铁拳即将砸向第一个顽固堡垒,技术封锁的铁幕也被撕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缝。黎明前的黑暗依然浓重,但破壁之光,已隐约可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到民国当庶子,我靠科学撩少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