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陶轻轻击掌,几名侍女应声上前,用厚重的绛紫色罗布将舫舱处的屏风彻底遮掩起来。
光线透过纱帘变得朦胧,水波荡漾的光影在布幔上流动,模糊的人影已然看不清。
古琴的一声泛音,清冷如秋露滴落湖心,涟漪微漾,抓住人心。
紧接着,琵琶轮指如急雨,破空而来,仿佛一群鸿雁惊起,振翅直冲云霄。
琴声沉稳如山,勾勒出秋日苍穹的辽远与苍茫;琵琶激越如水,模拟着雁阵的盘旋、俯冲、鸣叫与迎风搏击。
起初,二者泾渭分明,古琴铺陈天地背景,琵琶描绘飞雁姿态。
渐渐地,乐声开始交融、碰撞——琵琶一串高昂的琶音似雁唳九天,古琴立刻以低沉的颤音应和,如同大地深处的回响;
古琴一段流畅的走手音似长风过野,琵琶便以密集的轮指模拟羽翼拍打风声,紧追不舍。
乐声时而如双雁齐飞,并肩翱翔,和谐共鸣;时而又如头雁争锋,你追我赶,互不相让。
琵琶的“煞”声模拟风阻,琴声的“注”声仿佛云扰。技艺已臻化境,情感充沛淋漓,将秋雁的羁旅之情、凌云之志、与风雨搏击的坚韧以及最终抵达彼岸的豁达,演绎得层层递进,动人心魄。
舱内众人早已如痴如醉。
林霁尘忘了饮酒,手指无意识地扣着案几,眼神发亮,仿佛亲眼目睹了那壮阔的雁行长空。
张卫率身体前倾,那双惯常握刀的手将酒液倒满溢出来也未发现。
太子赵珩眸光深邃到微闭,指尖不再随着乐曲的起伏极轻地叩击,完全沉浸其中,唇角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叹。
林婉清则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音符,眼中满是惊艳与钦佩。
连黄郡君也只得捂嘴惊叹!
最终,乐声在一声悠长的古琴按音与琵琶渐逝的泛音中徐徐收尾,仿佛雁群最终化作天边的一抹墨点,消失在暮色云霭之中,余韵袅袅,不绝如缕。
一曲终了,舫内寂然无声。唯有画舫外的水声潺潺,更衬得这一刻的静默如同实质。
许久,太子赵珩才率先打破沉默,抚掌轻叹:“不错。”他的声音依旧保持着惯有的冷淡腔调,但仔细听去,却能察觉到语速比平常更快,“技艺、意境,皆属上乘,配合天衣无缝。”
这简短的评语从他口中说出,已是极高的赞誉。
这一声仿佛惊醒了众人。
“好!” 黄郡君猛地回神,用力击掌,激动得脸颊微红,“妙哉!此曲只应天上有,是我狭隘了。”
林婉清长舒一口气,眼中异彩连连 ,看向太子的眼中更是情意绵绵。他说了自己想说的话。也向黄公子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
沈月陶颔首回应,懂,她必须懂。兴趣爱好和仰慕之人皆在身边,相当于带着自己的搭子去听了偶像的演唱会,这能不开心嘛!
可惜,不能暴露身份,没准还能完成长线任务,获得沈月陶的好感。
林霁尘睁开眼,微微颔首,指尖在膝上极轻地按着方才乐曲的节拍,似乎在回味每一个细节。片刻后,他才温声开口:“琴画秋空,琵琶写雁声。非技之竞,乃意相鸣。闻此一曲,可抵十年尘梦。”
他看向那被罗布遮掩的舫舱,眼中满是激赏,羊脂玉都快摩挲出火星子了。
连张卫率也忍不住粗声赞道:“某虽是个粗人,也觉得……极好!”
沈月陶自己也沉浸在余韵之中,心中澎湃难平。
现代社会,她看过很多演唱会,听过无数演奏,但今日这般水准的合奏,堪称绝无仅有。
这二位并未合奏过,初次同台竞技,就能展现这么高的水平!
一个时代,竟同时诞生了这样两位天才!简直是追星女的福音,可惜了。
她稳了稳心神,脸上重新浮现出得体的笑容,示意侍女撤去罗布,再次端上了托盘,依旧是让贵人选择乐器,而不是人名。
“这次,总归是杜行首弹的琵琶?李娘子弹的古琴吧?”
沈月陶含笑未言,留足了悬念。
“诸位贵人,”声音因激动有些轻颤,“《秋雁鸿飞》一曲,可谓惊才绝艳。想必诸位心中已有决断。请依循本心,选择您认为在此轮中更胜一筹的乐器弹奏。”
这一次,众人的选择似乎更为慎重。
“诸位贵人可细细思量。”
众人沉浸在那绝妙乐声的余韵中,各自沉吟,仔细甄别着方才合奏中琵琶与古琴的细微高下,选择变得比前两轮更为艰难慎重。
沈月陶见状,转至画舫前端的另一处小舱。杜行首与李师容已在此稍事休息。
“二位娘子辛苦了。”沈月陶笑意盈盈地走进,端着六壶酒,目光不着痕迹地快速扫过两人,“方才一曲《秋雁鸿飞》,真真是精彩绝伦,连我这不算通音律之人,也被震撼到难以用言语形容。”
李师容依旧安静,闻言只是微微欠身,声音清浅:“黄公子过誉了。”她额角有细微汗意,气息稍微急促,并不似表面那么冷静。
而另一侧的杜行首,反应则热烈得多。她似乎仍沉浸在演奏的兴奋与之前两轮投票结果的刺激中,脸颊泛着异常鲜艳的红晕,眼眸也格外水亮。
杜行首用手帕轻轻扇着风,声音比平日更显娇亮:“能得贵人们赏识,是我等的福气。方才弹得投入,倒真觉有些热了呢。”
说着,她顺手拿起旁边小几上备着的冰乳酪,一口一口不停。
再细看,杜行首鼻尖已渗出细密汗珠,呼吸也似乎比常人更急促些,那鲜艳的红晕已从脸颊蔓延至耳后颈间。
沈月陶心下冷笑,果然如此。
几日前,沈月陶盘点信息时灵光一闪,想起来张卫率被太子召回全都的理由——他本一直在崇安营训练。
崇安营,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排除细作。
大临周边西北有辽河、西边有西域、西南有罗婆、南边有钩掖,东边有大汶,东北方向有哲真。可谓列强环绕。
太子赵珩把他召回,表面是护卫出行,实则是为了查铁矿坍塌案。
这几日,借助乌弥娜姑姑,查出了杜行首是哲真人。哲真地狱偏寒,从小以牛羊鹿肉为主,体质偏燥热,加上茱萸酒,轻则面赤流鼻血,重则昏厥。
这茱萸酒性温补,常人饮之暖身活血,于她而言,却是火上浇油。
这几日,她利用李师容让姑姑在王爷面前更有脸面。姑姑也给出了她想要的答案。
这杜行首,还有被捕的李心李想兄妹,都是哲真人。哲真与大临不死不休,两国断了邦交多年。
姑姑竟查得比张卫率还多还快还深,沈月陶此时实在不欲多想。她只要让这个事合理地被太子知晓,张卫率自然会顺着查,刨根问底。
前两轮杜行首已饮过两杯茱萸酒,加之演奏时心神激荡,气血奔涌,这反应来得又快又猛。
沈月陶见二人状态,眼底闪过一丝了然,面上却笑得愈发亲切:“贵人们还在细细品味,难以决断。枯等无趣,不如请二位大家猜一猜,诸位贵人前两轮各自选了哪种酒代表自己?权当是个小游戏,如何?”
她说着,将手中托盘稍向前送,露出那六壶形制各异、釉色不同的酒壶,依次排开。
“便是这六种:茱萸酒、葡萄酒、雪松酒、荷花酒、小铸酒,还有那最烈的二阳烧刀子。”
一一倒出,果真是色泽各异。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书之为了杀死自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