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连本带利绝不拖欠。\"孟浩信誓旦旦地保证,转头又招呼店员:\"花花别守店了,你沁姐要请客。\"
\"真的吗?太棒了!\"花妍兴奋地从柜台蹦出来,满眼期待地望着黎沁。
孟浩总爱约在这家茶馆谈事,黎沁渐渐和这位娇小的女大学生熟络起来。她莞尔一笑:\"当然可以,一起吧。\"
\"就是,别见外。你沁姐一部戏能挣好几十万,标准的白富美。待会点菜专挑贵的,低于四位数的菜她看都不看。\"
\"孟浩你...行,我记下了!\"
九月底,中秋假期刚过,孟浩代表弧光影视与乐时网正式签约,《灵魂摆渡》网剧项目启动。
三百万资金到账后,孟浩首次以制片人身份展开筹备工作。
财务组率先成立,乐时网派来一名中年会计和年轻出纳,负责监管剧组各项开支。
孟浩先给自己结算了编剧费和制片费,共计十五万。若非真心想拍这部剧,他完全有办法卷款跑路——影视圈的老手们对付投资人向来手段高明。
不过他没这打算。这笔钱要先还清公安局的五万欠款,再偿还黎沁的借款,付完房租和茶馆赊账后,大概能剩七八万。这已是他毕业后最大的一笔收入。
\"打工终究只是过渡,创业才是致富之道。\"孟浩看着银行余额感叹道。
接下来他火速与黎沁和五百签订合约。此前虽已达成投资意向,但资金未到位前他始终不敢轻举妄动——影视圈临时撤资的情况屡见不鲜。
五百的导演合约较为简单,主要约定薪酬、工作内容和剪辑权等条款。而黎沁的演出合约则复杂得多,光是待遇要求就列了两页纸:档期安排、住宿标准、餐饮要求、助理人数,甚至细致到专属休息室和化妆师...
\"大姐,咱们剧组什么条件你不清楚?跟我开什么玩笑?\"孟浩拍着合约文件,一脸难以置信地瞪着黎沁。
黎沁慌忙收回那份厚重的合约,脸上闪过一丝窘迫:\"不好意思,拿错了,这是我工作室的标准模板。\"她重新抽出一份明显单薄许多的合约递给孟浩,\"这份才是我们要签的。\"
孟浩轻挑眉梢,仔细翻阅着新合约。这份确实简洁明了,仅包含拍摄档期、工作时长、住宿安排等基本条款。
\"你也明白,\"黎沁露出甜美的笑容解释道,\"演员有时候需要提出些'夸张'要求,才好和制作方周旋。\"
这点孟浩深有体会,这是演艺圈常见的谈判策略。平心而论,黎沁列出的条件已经相当务实——或许与她目前的知名度有关。
在过往的剧组经历中,孟浩见识过更离谱的大牌艺人。
有人坚持要在片场配备专属房车替代休息室;
还有人要求剧组专门雇佣助理照料其宠物犬。
但若论难伺候,歌手群体才是真正的\"天花板\",尤其是摇滚乐队成员。
孟浩有位媒体从业的朋友,操办过多次音乐节。最令他崩溃的一次,是凌晨三点被要求横跨两个城区,只为购买某个小众品牌的现炸薯条。
\"那位大爷声称,只有这个牌子的薯条够新鲜,吃别的会咳嗽。\"朋友当时气得想把生土豆塞进对方嘴里。
签完合约后,黎沁只需研读剧本,等待后续试妆和开机。而孟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外行人常误以为剧组结构简单,无非导演、演员、摄像加几个助手。
实则正规剧组的组织架构堪比中小型企业,分为创作核心、演员阵容和技术保障三大板块。
以创作核心为例,下设制片、导演和编剧三个分支:
制片组包含制片人、执行制片、制片主任等十余个岗位;
导演组涵盖总导演、执行导演、场记等职位;
编剧组相对精简,通常只有总编剧及助理。
演员阵容同样层级分明:主角、配角、客串演员、跟组演员、群众演员等。
技术保障部门最为庞杂:场务、美术、服装、化妆、摄影、灯光、录音等近十个专业组别,常规剧组规模可达四五十人。
《灵魂摆渡》作为三百万投资的单元剧,虽不必配备完整编制,但基础团队仍需二十余人方能运转。
孟浩一个人联系这么多人肯定忙不过来,开机后的协调工作也是个难题。
眼下他最需要的是找个靠谱的执行制片,组建制片团队,负责前期筹备和后续管理。
好在京北影视城不缺这类人才,随便吆喝一声就能招到不少合适人选。
但为了配合默契,孟浩还是决定找熟人。
他联系了刘执,一个同龄的年轻人,虽然学历不高,但对剧组运作门儿清。
刘执高中毕业后北漂多年,从打杂的场务一路干到现场统筹,靠的就是机灵和肯拼。
两人在连续两个剧组相遇,孟浩主动结交,渐渐成了朋友。
虽然刘执不算行业大拿,但在京北影视圈人脉很广——这正是孟浩最看重的。
京北cp区一条窄巷口,工人们正装修一家挂着\"444号\"诡异招牌的店铺,路过行人纷纷侧目——这荒僻地段开便利店能赚钱?连殡葬店都知道起个吉利名呢。
其实这是《灵魂摆渡》剧组搭建的主场景。
为找\"444号便利店\"取景地,孟浩和导演组跑遍京北,可惜要么店主不愿出租,要么坐地起价,最后他们租下闲置店铺自己改造。
这些天孟浩一边招兵买马,一边盯着施工队按他的设计装修。毕竟没人比他更清楚剧本里的便利店该是什么样。
\"!孟哥,你现在可是小母牛骑摩托车——轰轰啊!\"
片场外,一个身材中等、面相精明的男子望着正在监工的孟浩,眼中流露出几分艳羡。
孟浩抬头瞥见来人,脸上顿时绽开笑容,大步流星走过去往对方肩头捶了一记:\"不是说好大清早就到?这都日上三竿了,敢情你是掐着饭点儿来的。\"
来人正是孟浩等候多时的刘执。
\"对不住对不住。\"刘执敷衍地摆摆手,\"先前有个剧组退租道具出了岔子,我跟店家掰扯半天才完事。\"
\"现在连道具都归你管了?\"
\"小剧组嘛,\"刘执叹气道,\"人人都是三头六臂。\"
孟浩闻言笑出声:\"那你可来对了,咱这儿正缺你这样的多面手。\"
\"靠!\"刘执笑骂,\"合着是找我当苦力来了?\"
寒暄过后,孟浩切入正题:\"来给我当执行制片?\"
刘执咂摸着嘴迟疑道:\"孟哥看得起我,本不该推辞。可执行制片的活儿我真没干过...\"
\"谁还不是头一遭?\"孟浩不以为意,\"其实就是大号统筹,帮着联系人手设备,再管管现场调度。\"
\"这么一说我就踏实了。\"刘执松了口气,\"主要怕耽误你这部 作。\"
\"按我说的办就成。\"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刘执露出胸有成竹的表情,\"那我下午收拾收拾,明儿就来报到。\"
孟浩摇头:\"场地还在装修,不急。你先帮我物色灯光录音班底,再联系批设备。\"
\"包在我身上,\"刘执拍胸脯,\"保证找到京城性价比最高的团队。\"
\"等你信儿。\"孟浩瞅了眼表,\"走,请你吃午饭。\"
\"这...不太好吧?\"
\"装什么大尾巴狼!\"孟浩笑骂,\"你不就冲着这个来的?\"
正说着,甘微的电话打了进来。
\"微微姐好,\"孟浩接起电话,\"有什么指示?\"
\"剧组准备得如何了?\"甘微开门见山。
\"场地在建了,\"孟浩汇报,\"加上布景清扫,估计还要一周。\"
\"进度不错。\"甘微话锋一转,\"演员开始选了吗?\"
\"还没,想等前期筹备妥当再说。\"孟浩会意,\"姐是要推荐人选?\"
\"你倒是机灵。\"甘微爽快道,\"确实有朋友托关系,想讨个试镜机会。\"
孟浩心下了然——只要\"试镜机会\",想必不是嫡系,多半是推不开的人情。
孟浩对这种靠关系争取角色的做法并不排斥,毕竟他自己也是通过秦岚牵线才与乐时网合作的。
\"是男生吧?想试镜哪个角色?\"孟浩问道。女主已经定下,剩下有分量的只有两位男主的角色。
\"是个年轻男生,我觉得挺适合'夏冬青'这个角色。\"
\"男主啊……\"孟浩略作思考,\"行,微微姐都开口了,我肯定配合。让他直接来剧组找我,我和导演一起看看。\"
甘微松了口气,语气轻快:\"按正常流程走就行,如果不合适也不用勉强。\"
\"明白。对了,微微姐,乐时不是有签约艺人吗?可以让他们来试试,反正单元剧角色多。\"孟浩提议。
\"确实签过几个新人,但大多缺乏经验。\"甘微有些意动,毕竟用自家艺人一举两得,\"我再筛选一下合适的人选联系你。\"
挂断电话后,刘执好奇道:\"孟哥,资方要安排人?\"
\"只是争取个试镜机会。\"
\"哪个资方不是这套说辞,最后不都得用他们的人。\"
孟浩笑笑:\"无所谓,只要形象演技达标,谁推荐的都一样。\"
不过这个电话提醒了孟浩,确实该着手选角了。单元剧除了主演,每集还有阶段性角色,这类演员反而难找——戏份少,大牌太贵,群演又撑不起戏。
去哪找性价比高、演技在线又符合形象的演员呢?
\"老刘,帮我准备两瓶好酒。\"
\"现在喝?\"
\"喝什么喝,我要去拜访恩师。\"
————
京北,东棉花胡同。
这条胡同因毗邻南锣鼓巷而闻名,更因中戏坐落于此增添了几分艺术气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