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老林边上有个屯子,名叫靠山屯。屯子里有个叫赵老四的木材商人,早年跑山收货发了家,如今在镇上开了好几家铺面,专做木材生意。这人五十来岁,精瘦矮小,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看人总带着三分算计。
这一年刚入冬,赵老四就惦记上一件事——屯子西头的张木匠病了快一个月,眼见着就要不行了。
张木匠是屯里有名的巧手,尤其擅长做木桶木盆。他做的木器严丝合缝,用上几十年都不带漏的。更绝的是,他有一门独传手艺——会做一种带暗格的木桶,据说能藏东西避邪祟。
赵老四早就觊觎张木匠这门手艺,几次三番想让他把诀窍说出来,张木匠却总是笑而不答。如今听说张木匠病重,赵老四觉得机会来了。
这日北风刮得紧,赵老四裹着貂皮大氅,拎着两包点心,踏着积雪往张木匠家去。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草药味。
张木匠躺在炕上,面色蜡黄,呼吸微弱。他老伴早逝,唯一的儿子前年进山砍柴遇上黑瞎子,再没回来,如今只剩他孤零零一人。
“老张哥,我来看你了。”赵老四假惺惺地坐在炕沿上,“你这病可不轻啊,请郎中看了没?药钱要是紧张,尽管开口。”
张木匠微微睁眼,见是赵老四,勉强笑了笑:“劳赵掌柜惦记,老毛病了,熬过这个冬天就好了。”
赵老四寒暄几句,终于切入正题:“老张哥,你那一手做木桶的绝活,可不能带进棺材里啊。要不...你传给我,我出五十两银子,够你养老送终了。”
张木匠摇摇头,气息微弱地说:“祖传的手艺,恕不外传。赵掌柜的好意,我心领了。”
赵老四脸色一沉,随即又堆起笑容:“那你总得有人照顾吧?这样,我派个伙计来伺候你,药钱我出,你就安心养病。”
不出半月,张木匠果然病逝了。赵老四假惺惺地替他办了后事,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带人翻遍了张木匠的屋子,想找到那制作秘术木桶的图纸或笔记。可翻来翻去,只找到几件寻常工具和半成品木料,什么秘诀都没寻见。
赵老四不死心,忽然想起张木匠下葬时,枕的是一口柏木枕头,模样古拙,似是老物件。他心头一动:莫非秘诀藏在这枕头里?
当夜月黑风高,赵老四独自一人提着灯笼,悄悄摸到屯后坟地。寒风呼啸,吹得枯树枝杈如鬼手般摇曳。赵老四心里发毛,但贪念胜过恐惧,还是找到了那座新坟。
他抡起铁锹就挖,不多时棺材显露出来。赵老四撬开棺盖,见张木匠面色青白躺在其中,枕着那柏木枕头。他伸手去取枕头,却发现尸体的脖颈上套着个木箍圈,雕着古怪花纹,在月光下泛着幽光。
“真是穷木匠,陪葬品就这破玩意。”赵老四嘟囔着,也没多想,掰开尸体的手臂,硬是把枕头抽了出来。慌忙中,他没注意木箍圈上似乎闪过一丝微光。
回家后,赵老四迫不及待地劈开枕头,里面果然藏着一张羊皮纸,上面密密麻麻画着制作秘术木桶的图纸和口诀。他喜出望外,连夜研究起来。
自此,赵老四的木材铺开始出售这种带暗格的木桶,打着“张木匠亲传”的旗号,卖得极贵却供不应求。他赚得盆满钵满,越发得意。
然而好景不长。不出七日,赵老四就觉得脖子上不对劲,老是发痒,照镜子又看不出什么。又过几天,他开始觉得脖子像是被什么箍着,呼吸不畅。
这日清晨,赵老四醒来觉得脖子勒得难受,叫来最得宠的五姨太给她揉揉。五姨太手刚碰上他脖子,就惊叫起来:“老爷,您、您脖子上...”
赵老四忙取来铜镜一照,顿时魂飞魄散——只见他脖颈上赫然套着一圈木箍,与张木匠尸身上的那个一模一样!木箍紧贴皮肉,上面的花纹清晰可见,用手去摸,冰凉坚硬,分明是实实在在的木器!
“快、快给我拿下来!”赵老四惊恐大叫。
五姨太战战兢兢地试着掰那木箍,可木箍仿佛长在了肉里,丝毫不动。赵老四疼得嗷嗷直叫,颈上已被磨出血痕。
消息很快传开,赵家上下乱作一团。大太太信佛,忙请来寺庙的和尚念经;二姨太信道,找来道士画符;三姨太信仙,请来屯里的萨满跳神。和尚道士萨满轮番上阵,经念了,符烧了,神请了,那木箍却纹丝不动,反而越收越紧。
赵老四被勒得呼吸困难,饮食难进,没几天就瘦脱了形。他想起这木箍的来历,心知是张木匠作祟,又气又怕,命人去张木匠坟前烧纸赔罪,仍不见效。
眼看赵老四奄奄一息,这时铺里老伙计悄悄献策:“东家,我听说南山里住着个胡婆婆,颇有道行,专解邪祟缠身。要不请她来看看?”
赵老四如同抓到救命稻草,忙令备厚礼去请。
胡婆婆是个白发老妪,据说本是狐仙,因犯天条被贬人间,已有百岁高龄,却如六十老妇。她拄着拐杖来到赵家,一见赵老四颈上木箍,便皱起眉头。
“你这是中了‘木匠咒’,”胡婆婆淡淡道,“还是行内人下的咒,怨气极重。你可是拿了逝者不愿给你的东西?”
赵老四不敢隐瞒,只好一五一十地说了盗枕之事。
胡婆婆摇头叹道:“木匠一行自古有秘术,能在木器中封入咒力。那张木匠必是料到你会盗枕,早在自己尸身上下了咒。这木箍乃怨气所化,实物尚在坟中,此乃其化身,日渐收紧,待勒断脖颈,便是你毙命之时。”
赵老四吓得魂不附体,跪地磕头:“婆婆救我!花多少钱都行!”
胡婆婆沉吟片刻,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此咒,需满足三个条件:一,将盗取之物悉数归还;二,为逝者超度冤魂;三,找出木咒实物所在,以法破之。少一样,都难救你性命。”
赵老四连忙答应。当即派人将那张羊皮纸放回张木匠棺中,又请来高僧大做法事,超度亡灵。
前两件事办完,赵老四顿觉脖子稍松,能进些流食了,但木箍仍在。胡婆婆说:“如今需找到那实物木箍。它必藏在张木匠生前常待之处,你仔细想想。”
赵老四冥思苦想,忽然记起张木匠铺子里有个老工具箱,从不让人碰。他忙让人抬来箱子,打开一看,里面除了一些特制工具,箱底竟有个暗格。撬开暗格,果然发现一个与赵老四颈上一模一样的木箍。
胡婆婆拿起木箍端详,只见内圈刻满咒文,还沾着些许坟土。她令人在院中架起柴堆,将木箍置于其上,洒上硫磺硝石,念动咒语,猛然点火。
火焰腾起,竟是诡异的绿色。火中隐隐传出嘶吼之声,那木箍在火中扭曲变形,仿佛有生命般挣扎。
就在这时,赵老四突然一声惨叫,双手掐住自己脖子,眼珠凸出,面色紫青,仿佛正被人死死扼住咽喉。
胡婆婆见状大惊:“不好!下咒人怨气太深,宁可与咒物同焚,也要取你性命!”
眼看赵老四就要气绝身亡,胡婆婆一咬牙,从怀中掏出一枚古玉符,口中念念有词,猛地将玉符投入火中。玉符遇火即爆,发出刺目白光,瞬间吞没了绿焰。
白光过后,火堆熄灭,木箍已成灰烬。赵老四颈上的木箍也随之消失,只留下一圈深紫色的勒痕。
赵老四瘫倒在地,大口喘气,良久才缓过神来。他摸摸脖子,木箍确实不见了,顿时喜极而泣,对胡婆婆千恩万谢。
胡婆婆却面无喜色,缓缓道:“咒虽已破,但怨未全消。你需发誓,从此诚信经营,善待工匠,每年清明冬至必去张木匠坟前祭扫,持续九年,方可彻底化解这段恩怨。否则,怨气复发,无人再能救你。”
赵老四经历这番生死劫,哪敢不从,连连发誓应允。
此后,赵老四果然收敛许多,不再欺行霸市,对匠人也格外优待。他颈上的勒痕持续了整整一年才慢慢消退,成为这段奇事的见证。
据说后来有人在那片坟地夜行,曾见过一个模糊的身影坐在张木匠坟头,手中摆弄着什么木器,身旁还蹲着一只毛色油亮的狐狸,眼睛如绿火般在黑暗中闪烁。
但赵老四再不敢去求证了。每逢清明冬至,他总准时出现在张木匠坟前,恭敬上香烧纸,雷打不动。毕竟,与鬼狐打交道的滋味,他这辈子都不想再尝试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