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十二年四月,燕云的春风裹着槐花的甜香,吹进了蓟州王府的朱红大门。议事厅外的廊柱上,已悄悄挂起了两串红灯笼,廊下的石板路扫得一尘不染,连平日里严肃的侍卫,脸上都多了几分笑意——自萧玦与苏清鸢定下为苏明轩筹备婚礼,王府里的“喜氛围”就像春日的藤蔓,悄悄爬满了每个角落。
按照燕云婚嫁的“六礼”流程,筹备要从“纳采”开始。萧玦特意选了四月初八这个“黄道吉日”,让管家带着聘礼去林家纳采。聘礼清单是苏清鸢亲自拟定的:上等绸缎二十匹(红、绿、蓝各占三分之一,取“红绿蓝,福满堂”的寓意)、茶叶十斤(选自燕云本地的云雾茶,口感醇厚)、桂圆、红枣、花生、莲子各五斤(取“早生贵子”之意),还有一对银制的龙凤呈祥手镯,是苏清鸢年轻时戴过的,特意找出来送给林晚晴。“纳采是六礼的头一步,既要显诚意,又不能太铺张,让林家觉得自在。”苏清鸢一边核对清单,一边跟管家叮嘱,“去了林家,态度要恭敬,多听林秀才的意思,别失了王府的分寸。”
管家带着聘礼队出发时,苏清鸢已让人把西跨院收拾出来,作为婚礼前苏明轩的“备婚院”。西跨院原本是存放书籍的地方,如今重新粉刷了墙面,换上了新的窗纸,院子里摆上了几盆刚开的月季,窗台上还放着苏清鸢亲手种的薄荷,整个院子既雅致又透着喜庆。苏明轩第一次走进西跨院时,看着窗纸上贴着的“喜”字,还有桌上摆放的笔墨纸砚(苏清鸢特意让人准备的,方便他写婚书),眼眶微微发热:“大嫂,您费心了。”苏清鸢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终身大事,我们自然要上心。往后这院子,就是你和晚晴的新家,有什么不满意的,尽管跟我说。”
筹备的重中之重,是嫁衣与礼服的制作。苏清鸢特意让人从燕云最好的手工工坊——“锦绣坊”请来三位织娘,在王府里设了临时的“制衣间”,亲自盯着嫁衣的制作。她为林晚晴选的嫁衣,用的是锦绣坊最新织出的“双宫红绸”——这种绸缎用两根蚕丝织成,质地厚实,颜色鲜亮,在阳光下能泛出淡淡的光泽。苏清鸢还亲自设计了嫁衣的图案:领口绣一对展翅的凤凰,裙摆绣满盛开的牡丹,袖口和衣襟处用金线绣出缠枝莲纹,既显华贵,又不失雅致。“晚晴是读书人,嫁衣不能太俗艳,要透着书卷气。”苏清鸢拿着设计图,跟织娘说,“凤凰的线条要柔和些,牡丹的花瓣别绣太满,留些空白才好看。”
织娘们每天在制衣间里忙碌,苏清鸢几乎每天都要去看进度。有次她发现裙摆的牡丹绣得有些密集,立刻让织娘拆了重绣:“晚晴性子温婉,太繁复的图案不适合她,咱们要的是‘雅’,不是‘繁’。”织娘虽觉得可惜,却也明白王妃的用心,连夜拆了重绣,重新绣出的牡丹疏密有致,果然比之前好看了许多。
为苏明轩准备的礼服,苏清鸢也没含糊。她选了宝蓝色的长衫,面料是江南运来的云锦,上面用银线绣出暗纹的祥云图案,低调又显质感;腰间搭配一条玉带,玉扣是用和田玉雕刻的“麒麟送子”纹样;头上戴的金冠,是请京城的银匠打造的,冠上镶嵌着几颗小小的珍珠,却不张扬。“明轩是蒙学先生,礼服要显文雅,不能太张扬。”苏清鸢拿着礼服,让苏明轩试穿,“你看这领口的尺寸合适吗?袖子会不会太长?”苏明轩穿上礼服,站在镜子前,看着镜中温文尔雅的自己,又看了看大嫂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激:“大嫂,这礼服太合身了,谢谢您。”
王府里的下人也被这“喜氛围”感染,个个干劲十足。管家带着下人布置新房(西跨院的正房):墙上贴满了大红的“喜”字,屋顶挂着红绸扎成的绣球,床上铺着绣满鸳鸯的红被子,枕头套上绣着“百年好合”的字样;梳妆台上摆着一对银制的镜匣和胭脂盒,都是苏清鸢特意让人准备的;连窗外的晾衣绳,都换成了红色的麻绳,透着浓浓的喜庆。有个负责打扫的小丫鬟,还在新房的窗台上摆了两盆水仙花,笑着说:“王妃说晚晴姑娘喜欢花,这水仙花又香又好看,定能讨姑娘喜欢。”
萧玦则忙着筹备婚礼的宾客名单。他不仅邀请了燕云各州县的官员、乡绅,还特意把蒙学的所有先生都列了进去——苏明轩在蒙学任教多年,与先生们感情深厚,自然要请他们来见证;更特别的是,萧玦还让管家去通知林晚晴开办的“女子识字班”,让姑娘们都来观礼。“晚晴办女子识字班不容易,咱们借这个婚礼,让更多人知道女子读书的好处,也鼓励更多姑娘去读书。”萧玦跟苏清鸢说,“让姑娘们来观礼,也是想告诉她们,读书的女子能收获幸福,能嫁给志同道合的人。”
苏清鸢一听就明白了丈夫的心意,连忙让管家去安排:“给姑娘们准备些小礼物,比如手帕、香囊,让她们来了不仅能观礼,还能带走一份喜气。”管家点头应下,特意让人做了一批绣着“喜”字的手帕,每个来观礼的姑娘都能领到一条。
婚礼的流程,萧玦与苏清鸢也反复商量。他们决定简化一些繁琐的礼节,却保留了最有意义的环节:“亲迎”时,苏明轩要亲自去林家接亲,路上要撒喜糖,让百姓也沾沾喜气;“拜堂”时,要请林秀才做主婚人,萧玦做证婚人;“敬茶”环节,苏明轩与林晚晴要给萧玦、苏清鸢和林秀才敬茶,表达感恩之情;婚礼结束后,还要在王府的庭院里摆流水席,宴请宾客,让大家热热闹闹地庆祝。
四月中旬的一天,苏明轩看着王府里处处的红绸、喜字,又看了看兄嫂忙碌的身影,忍不住拉住萧玦的手,眼眶微红:“大哥大嫂,为了我的婚事,你们操了这么多心,我……”萧玦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打断他:“你是我们的弟弟,你的终身大事,我们不操心谁操心?再说,你能娶到晚晴这样的好姑娘,我们也为你高兴。”苏清鸢也走过来,手里拿着刚做好的嫁衣(已基本完工,只剩最后的修饰),笑着说:“你看这嫁衣快做好了,晚晴穿上肯定好看。等婚礼那天,你可要好好表现,别让晚晴受委屈。”
苏明轩看着那件鲜红的嫁衣,又想起与林晚晴在雅集上的初遇,想起两人一起探讨教学的时光,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知道,这场婚礼不仅是他与晚晴的幸福起点,更是兄嫂对他的疼爱与期许——王府里的每一份忙碌,每一处喜庆,都藏着兄嫂的用心,都透着浓浓的亲情。
夕阳西下,王府的庭院里,红灯笼渐渐亮起,映得红绸更加鲜艳。织娘们还在制衣间里忙碌,下人们还在布置新房,萧玦与苏清鸢还在商量着婚礼的细节,整个王府都被“喜氛围”包裹着,温暖而热闹。这场筹备中的婚礼,不仅是一对新人的幸福约定,更是燕云民生画卷中温暖的一笔——它透着亲情的温暖,透着对教育的重视,更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再过一个月,这里将迎来一场热闹的婚礼,苏明轩与林晚晴将在这里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而王府里的“喜氛围”,也将化作他们幸福生活的开端,化作燕云百姓口中的一段佳话。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