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元年正月初四,紫禁城笼罩在一派喜庆祥和之中。长乐宫内外张灯结彩,红绸缠绕着廊柱,宫灯高悬,映得朱红宫墙愈发鲜亮。今日是萧玦册封苏清鸢为皇后的大典,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品级排列在长乐宫前的广场上,宫娥内侍们手持礼器,肃立两侧,空气中弥漫着庄重而喜庆的气息。
辰时正,礼乐声悠扬响起,苏清鸢身着明黄色皇后朝服,头戴凤冠,在宫女的搀扶下缓步走出偏殿。凤冠上的珍珠与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朝服上绣着的凤凰图案栩栩如生,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她面容温婉,眼神却透着坚定,走过长长的红毯,每一步都沉稳从容——从燕云王府的王妃,到大靖的皇后,她的身份变了,但那份心系百姓的初心,从未改变。
萧玦早已身着龙袍,站在长乐宫正殿门口等候。看到苏清鸢走来,他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快步上前,伸出手握住她的手。两人并肩走入正殿,在礼官的主持下,完成了册封仪式:萧玦亲自为苏清鸢戴上皇后金印,礼官高声宣读册封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云王妃苏清鸢,淑慎端良,聪慧贤明,随朕镇守燕云,兴农桑、办医馆、建书院,功绩卓着,深得百姓爱戴。今朕登基,册封为皇后,赐居长乐宫,掌六宫之仪,钦此!”
百官跪拜,山呼“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声音震彻宫殿。然而,就在仪式即将结束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突然出列,跪在地上,高声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萧玦眉头微蹙,沉声道:“李御史有话不妨直说。”
这位李御史是三朝元老,向来恪守旧制,他抬起头,语气坚定:“陛下,古有祖训‘后宫不得干政’,皇后娘娘身为六宫之主,理应专注于打理后宫事务,教养子嗣,不问前朝民生。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让皇后娘娘恪守本分,以正后宫风气。”
此言一出,广场上瞬间安静下来,百官们面面相觑,有的面露赞同,有的则神色担忧——他们都知道苏清鸢在燕云的功绩,也明白萧玦对她的信任,但“后宫干政”的祖训流传已久,没人敢轻易打破。
萧玦握着苏清鸢的手紧了紧,目光扫过李御史,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御史所言,是陈旧之见。皇后非寻常后宫女子,她随朕治理燕云五年,推广高产作物让百姓饱腹,建立惠民医馆让百姓安康,创办书院让学子有书读,这些功绩,天下百姓有目共睹,岂是‘恪守后宫本分’就能概括的?”
他顿了顿,提高声音,让在场所有人都能听清:“朕今日明言,皇后可参与朝政,尤其是民生、农业、医疗之事,她的建议,朕会优先采纳!大靖要的是能助力江山、惠及百姓的皇后,不是只懂礼仪、无所作为的花瓶!”
这番话掷地有声,广场上一片哗然。李御史还想争辩,萧玦却继续说道:“祖训是死的,人是活的。当年先帝推行新政,也曾打破不少陈旧规矩,才有了大靖今日的根基。如今朕登基,要创盛世,更不能被旧规束缚。皇后的才能,足以辅佐朕治理天下,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难道不是祖宗所期望的吗?”
此时,苏清鸢轻轻挣开萧玦的手,上前一步,对着萧玦盈盈一拜,随后转向百官,从容说道:“各位大人,陛下信任臣妾,允许臣妾参与朝政,臣妾感激不尽,但也请各位大人放心。臣妾虽女子,却也知晓分寸,绝不会越权干预军政要务。”
她的声音温婉却坚定,目光扫过百官:“民生之事,关乎天下百姓的生计,是江山稳固的根基。臣妾在燕云多年,积累了一些兴农、行医、办学的经验,若能以皇后身份,将这些经验推广至全国,让更多百姓吃饱饭、看好病、读上书,让大靖的每一片土地都像燕云一样繁荣安宁,便是臣妾对大靖最好的辅佐,也是臣妾对陛下、对天下百姓的承诺。”
说完,她再次向萧玦一拜:“臣妾恳请陛下恩准,往后臣妾只专注于民生事务,协助陛下制定相关政策,监督落实情况,绝不涉足军政,绝不培植私党,若有违背,甘受责罚。”
百官们闻言,纷纷动容。他们看着苏清鸢从容不迫的模样,想起她在燕云的种种功绩,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一位曾出使燕云的官员出列说道:“陛下,皇后娘娘所言极是。臣曾亲眼见过燕云的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蒙学遍地,医馆林立,这都是皇后娘娘的功劳。让皇后娘娘参与民生政务,实乃大靖之幸,百姓之福。”
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陛下英明,皇后娘娘贤德,臣等无异议!”李御史见众臣都已表态,自己独木难支,只能长叹一声,叩首道:“陛下圣明,皇后娘娘贤德,臣老糊涂了,恳请陛下恕罪。”
萧玦扶起李御史,语气缓和了些:“李御史也是为了朝堂规矩,朕不怪你。往后,只要是有利于百姓、有利于江山的事,无论是否合乎旧规,朕都会支持。”他转身握住苏清鸢的手,对着百官宣布:“从今日起,皇后可参与民生相关的朝议,查阅相关奏折,提出建议。各部门需积极配合皇后,不得推诿敷衍。”
百官再次跪拜:“臣等遵旨!”
册封仪式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结束。苏清鸢成为大靖首位被允许参与民生政务的皇后,打破了“后宫不得干政”的千年旧规。消息传出,京城百姓纷纷称赞:“陛下和皇后娘娘都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君主,有他们在,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回到长乐宫,卸下沉重的凤冠与朝服,苏清鸢长舒了一口气。萧玦走到她身边,为她倒了一杯温水:“今日委屈你了,还要你亲自出面解释。”苏清鸢接过水杯,笑着摇头:“能打破旧规,为百姓做更多事,这点委屈不算什么。只是,往后我参与朝政,定会引来不少非议,你可要多支持我。”
萧玦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你放心,无论何时,我都会站在你身边。你想做的事,只要是为了百姓,为了江山,我都会全力支持你。”他看着苏清鸢,心中满是欣慰——他娶的不仅是一位妻子,更是一位能与他并肩同行、共守江山的知己。
窗外,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宫殿,照亮了两人相握的手。苏清鸢知道,打破旧规只是第一步,未来,她要将燕云的经验推广到全国,要让大靖的每一个百姓都能吃饱饭、看好病、读上书,这条路注定充满挑战,但她有信心,也有决心,与萧玦一起,为大靖的盛世,为百姓的幸福,不懈努力。
而此刻的朝堂之上,百官们也在热议着今日的册封仪式。他们明白,萧玦与苏清鸢的组合,必将给大靖带来新的变化。一位老臣感慨道:“陛下有魄力,皇后有才能,大靖的盛世,指日可待啊!”
景和元年的春天,因这场特殊的册封仪式,注定充满了希望与生机。苏清鸢以皇后之尊,打破千年旧规,投身民生政务,不仅为大靖的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天下女子树立了新的典范——女子并非只能困于后宅,同样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为国家、为百姓贡献力量。而萧玦与苏清鸢的夫妻同心,也将成为大靖盛世最坚实的根基,在岁月的长河中,书写出属于他们的传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