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照从未觉得清晨六点半的教室如此令人窒息。
淡白色的晨光透过干净的玻璃窗,斜斜地洒在摊开的《高等数学精讲》页面上,那些曾经在她眼中蕴含着逻辑美感的微积分符号,此刻却扭曲成一片片难以辨识的蝌蚪文,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视野,搅得她脑仁一阵阵发胀。指尖的自动铅笔悬在草稿纸上方良久,最终也只是无力地落下,点出一个毫无意义的墨点。
“又卡住了……”她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将额头顶在微凉的桌面上,试图驱散那盘旋在脑海深处的疲惫与焦躁。
全国数学联赛预赛的兴奋与“权限初试”的新奇感早已褪去,如同退潮后裸露出的粗糙沙滩。紧随而来的,是系统毫不留情拔高的任务难度,以及她自身仿佛撞上一堵无形壁垒的停滞感。
【日常任务:完成《奥数经典题库(进阶篇)》第三章综合练习(10\/10)。当前进度:7\/10。任务剩余时间:1小时27分。】
【警告:宿主近期解题平均用时上升17.3%,非常规思路应用率下降12.8%。检测到认知瓶颈期特征,请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否则将影响后续“全国联赛决赛冲刺”主线任务评估。】
系统冰冷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像小锤子,敲打在她本就紧绷的神经上。策略?她还能有什么策略?这半个月来,她几乎榨干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刷题量是之前的一点五倍,连【能量扫描(初级)】都被她尝试着向内收敛,用于剖析题目逻辑结构,初期确实效果显着,甚至还因此获得了系统“创新性应用”的积分奖励。
但任何工具的使用都有其极限和代价。频繁内敛使用能量扫描带来的精神力消耗远超预期,常常让她在深度思考后感到一阵阵虚脱般的眩晕。而更让她心烦的是,即便偶尔凭借这种“降维打击”般的视角找到了关键节点,在一些涉及极其复杂的多重变量和抽象空间思维的题目面前,她依然会陷入“看得见症结,却找不到通路”的窘境。
就像现在这道关于“拓扑学不动点定理”在特定函数序列中应用的证明题。在她的“内视”感知下,题目构建的逻辑模型如同一个庞大而精密的迷宫,各个节点闪烁着微光,但连接节点的路径却晦暗不明,甚至在关键处出现了断裂和扭曲。她能“感觉”到那个核心的不动点应该存在,就像知道迷宫中心一定有宝藏,可她就是找不到那条能贯穿始终、抵达终点的论证链条。
“能量淤塞……逻辑枢纽无法贯通……”她闭着眼,喃喃重复着之前成功时总结出的“术语”,此刻却只觉得讽刺。知道问题所在,却无力解决,这种感觉比单纯的不会更让人挫败。
果然,权限不是万能的。没有扎实到足以支撑起这种高维视角的知识基底和思维深度,再奇妙的“金手指”也如同空中楼阁。
一股熟悉的自我怀疑如同冰冷的潮水,悄然漫上心头。重生以来,凭借系统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一路高歌猛进,从年级中游冲到省赛前列,甚至触摸到了全国级别的竞赛舞台。她几乎快要忘记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了。前世那种被生活和工作碾压、拼尽全力却依旧原地踏步的窒息感,与此刻被难题困住、眼睁睁看着时间流逝的焦灼奇异地重合在一起,让她心脏微微抽搐。
她是不是……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有天赋?之前的成功,是不是更多依赖于系统和那点重生的先知,而非她自身真正的能力?如果离开了这些外力,她林晚照,是否还是那个平庸的、会被轻易替代的普通人?
这种念头一旦滋生,便如同藤蔓般疯狂缠绕,勒得她几乎喘不过气。
“啪。”
一声轻微的脆响,是笔芯断裂的声音。她怔怔地看着草稿纸上那截崩飞的黑色碳芯,像是在看自己那不堪重负的神经。
就在这时,一股清冽好闻的气息悄然靠近,带着晨间微凉的空气和一丝极淡的、独属于某个人的清爽皂角味道。一道阴影笼罩下来,遮住了她眼前过于刺目的光线。
林晚照猛地抬起头。
沈倦不知何时站在了她的桌旁。他今天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衬衫,最上面的两颗扣子随意地解开,露出线条清晰的锁骨。窗外熹微的晨光勾勒着他清隽的侧脸轮廓,下颌线绷得有些紧,那双总是显得过分冷静疏离的眼眸,此刻正垂着,落在她面前那片狼藉的草稿纸上。
他的目光很沉,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锐利,让她无所遁形。
林晚照下意识地想用手遮住那些混乱的演算过程,像只企图掩盖自己狼狈的小兽。但她的动作慢了一拍,沈倦已经看得分明。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伸出一根修长的手指,指尖点在她之前试图标注那个“逻辑断裂点”的位置。
“这里,”他的声音不高,带着刚睡醒时特有的微哑,敲在寂静的清晨教室里,格外清晰,“你试图直接引用标准不动点定理的推论三,但忽略了这个函数序列并不满足推论三的局部紧致性前提。”
一针见血。
林晚照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攥了一下,不是疼痛,而是一种混合着羞愧和被看穿的悸动。她确实忽略了,或者说,她潜意识里在逃避这个需要更深厚基础才能弥补的前提条件。
“我……”她张了张嘴,喉咙有些干涩,想辩解什么,却发现任何理由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沈倦的目光从草稿纸移到她的脸上,那双深邃的眸子像是能穿透她强装镇定的外壳,直抵她内心深处的彷徨与不安。他看到了她眼下的淡淡青黑,看到了她微微抿紧、失去血色的嘴唇,也看到了她眼底那簇尚未完全熄灭、却在风中摇曳挣扎的火苗。
他的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那弧度轻微得几乎让人无法察觉。
就在林晚照以为他会像往常一样,给出几句冷静到近乎残酷的点评,或者干脆置之不理时,他却做出了一个完全出乎她意料的动作。
他弯下腰,从她僵直的手指间,轻轻抽走了那支断了她笔芯的自动铅笔。他的指尖不可避免地擦过她的指节,微凉的触感让她触电般瑟缩了一下,一股细密的战栗顺着相触的皮肤瞬间窜遍全身。
然后,他拿起自己桌上那支通体黑色、设计简约却一看就价值不菲的金属钢笔,拔开笔帽,在她那片混乱的草稿纸边缘,另起一行。
“忘记推论三。”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回到最初的定义。拓扑不动点的存在性,核心在于映射将某个集合映射到自身,并且该集合是紧致的、凸的……”
他一边说,笔尖一边在纸上流畅地滑动。黑色的墨水勾勒出清晰优美的数学符号,构建起一条全新的、更加基础也更加坚实的逻辑路径。他没有炫技,没有使用任何超出她当前理解范围的高深工具,只是用一种最本质、最直指核心的方式,将她从那条走不通的死胡同里,引领了出来。
林晚照怔怔地看着他的侧脸,看着他低垂的、专注的睫毛,听着他冷静却耐心的讲解。他靠得很近,近到她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温热体温,能闻到他发间淡淡的清爽气息。那气息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牢牢笼罩,奇异地抚平了她心底翻涌的焦躁和不安。
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她不必钻牛角尖,告诉她还有更基础、更有效的路可以走?
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涩和暖流同时涌上鼻腔和眼眶。她迅速低下头,假装被演算过程吸引,生怕被他看到自己瞬间泛红的眼尾。
“……所以,这里的关键不是强行套用高级定理,而是利用序列的收敛性和集合的闭性,构造一个子序列,证明其极限点即为所求。”沈倦落下最后一个符号,笔尖停顿。他侧过头,目光再次落在她低垂的脑袋上。
“懂了吗?”他问。声音依旧清淡,但尾音处,似乎带上了一丝极难察觉的、不同于往常的温和。
林晚照用力点头,喉咙哽咽着,发不出声音。她不是完全懂了所有的细节,但她懂了他的意思——回归本源,夯实基础,不要被花哨的技巧和所谓的“权限”迷惑了双眼。
他看着她微微发颤的肩膀和那截白皙脆弱的脖颈,眸光暗了暗。沉默了几秒,他将那支还带着他指尖温度的钢笔,轻轻放在了她的草稿纸上。
“用这个。”他说,“你的笔,该换了。”
说完,他直起身,仿佛刚才那片刻的靠近与温和都只是她的错觉,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重新拿起那本厚重的竞赛习题集,恢复了那副清冷矜贵、生人勿近的模样。
教室里依旧安静,只有其他几个早早来自习的同学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林晚照却觉得,整个世界的声音和色彩,都仿佛在他转身的那一刻,重新回到了她的感知里。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握住那支冰凉的金属钢笔。笔身上似乎还残留着他握过的痕迹和温度,熨帖着她微凉的掌心,像一道无声注入的力量。
她深吸一口气,拿起钢笔,重新铺开一张干净的草稿纸,按照他指引的思路,开始一步步重新推导。
这一次,笔尖流畅,思路清晰。虽然速度不快,但那种滞涩和阻塞感确实减轻了许多。
【叮——宿主在引导下成功突破思维定式,对“拓扑不动点定理”理解度提升15%。认知瓶颈出现松动迹象。奖励积分:100。】
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响起,带着一丝赞许。
林晚照微微弯起嘴角,心底那簇几乎熄灭的火苗,似乎又顽强地燃烧了起来,并且比之前更加明亮了一些。
她忍不住,悄悄抬起眼睫,向前方那个挺拔的背影望去。
晨曦的光芒正好,为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他安静地坐在那里,就像一座永远不会倾塌的灯塔,在她迷航的时候,无声地亮起指引的光。
一种混合着感激、依赖、以及某种更深沉、更悸动的情愫,在她心底破土而出,悄然蔓延。
也许,瓶颈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在撞上瓶颈的时候,身边空无一人。
第202章 无声的守护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返十八岁:我的学神之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