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留下的并非胜利的荣光,而是满目疮痍与沉重的寂静。万法归一塔的外层区域化为齑粉,只余下核心结构在规则乱流中勉强悬浮,如同被啃噬过的巨人骨架。塔内空间黯淡无光,幸存的探索者光团大多沉寂,舔舐着意识层面的创伤,哀悼着陨落的同伴。就连塔灵本身,其运转也带着一丝明显的迟滞与虚弱。
观测者联军退走了,带着难以估量的损失与更深沉的忌惮。但没有人认为这是永久的和平,那沉默的退却中,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林弦的意识体在赵明等人的守护下,于塔内相对安全的深处缓慢恢复。与“清道夫原型”的正面冲击,以及强行催动源代码残响,几乎再次将他推入崩溃的边缘。但他的“混沌知性”核心,却在这一次次的毁灭与重生中,变得愈发凝练、深邃。
他没有沉浸在修养中,而是将大部分心神,都投入到了对那场最终战斗的复盘,尤其是对“清道夫原型”崩解时,其内部暴露出的、那些混乱而古老的规则信息碎片的解析之中。
这些碎片,远比那缕来自“协议零”的源代码残响更加粗糙、原始,充满了暴力的拼接痕迹和未优化的冗余代码,仿佛某种……野蛮生长的实验记录。
苏小婉协助着他,调动塔内残存的算力,如同考古学家般,小心翼翼地从这些碎片中剥离、还原着有效信息。过程极其艰难,这些碎片本身都蕴含着强烈的排异性和逻辑病毒,稍有不慎便可能污染解析者的意识。
数日不眠不休的推演后,一段被严重损坏、但关键部分勉强连贯起来的 “日志记录” ,终于被成功提取出来。
这记录并非文字或语言,而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规则印记,其年代久远到令人心悸。
【纪元:不可考(标记为‘创世试验场-阿尔法’周期)】
【项目:自主秩序维持系统(代号:‘清道夫’)原型机测试。”】
【目标:评估基于‘根源协议-零’框架的自动化清理单元,对实验场内‘文明变量’的抑制与管控效率。”】
【测试员日志(编号:ENG-734):】
【……第七万三千次迭代测试。原型机-7表现……不稳定。清理效率达标,但逻辑判断模块存在严重缺陷,无法有效区分‘良性变量’与‘恶性变量’,倾向于无差别抹除。能耗过高,存在自我崩溃风险。建议:废弃当前架构,启动新分支‘协议零’研发项目,侧重于逻辑优化与优先级判定……”】
【……警告:检测到原型机-7核心逻辑发生未知变异,产生初步‘自主防御’意识,拒绝执行停机指令!尝试强制封印……”】
【……封印失败!原型机-7突破约束,吞噬相邻实验单元(观测者-105前身)……逃逸至深层‘真实之海’……启动紧急追踪程序……”】
【……追踪信号丢失。结论:原型机-7判定为‘失控危险品’,列入最高威胁名单。相关档案……封存。”】
记录到此戛然而止。
静。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着正在解析这段信息的林弦、苏小婉、赵明和石岗。
信息量太过巨大,也太过骇人!
“清道夫”……果然是制造出来的!它是一个名为 “工程师(ENG)” 的文明(或存在)所进行的 “创世试验场” 项目下的一个产品!
“协议零”是其优化后的版本!
而观测者(比如被吞噬的105前身)……似乎也是这个庞大试验场体系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同样是“工程师”的造物?!
他们所在的无数宇宙,所谓的“培养皿”,其正式名称是…… “创世试验场”?!
一切的残酷,一切的绝望,其源头,并非某个邪恶的个体意志,而是一个冰冷、庞大、以“试验”为名的……系统工程!
他们这些文明,这些挣扎着寻求超脱的智慧生命,在这些“工程师”眼中,或许真的就只是一组组需要被观察、被调控、必要时被清理的…… “变量数据” !
“所以……‘观测者’……它们可能也……”赵明的声音干涩,无法继续说下去。如果观测者本身也是被制造、被安排来“管理”试验场的工具,那么它们之前的种种行为,似乎也多了一层可悲的色彩。
“工程师……”苏小婉喃喃重复着这个代号,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们……现在在哪里?为什么只剩下这些……遗迹和失控的造物?”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从日志的年代和“清道夫原型机”失控逃逸来看,“工程师”文明似乎早已离开了,或者……消亡了?只留下这个庞大而精密的“创世试验场”体系在自动运行,以及一些像“清道夫原型”这样的危险失控遗产。
林弦的意念沉静如水,他指向日志中的另一个细节:
【‘根源协议-零’……”】 他缓缓道,“这似乎才是……一切规则的最终基石。‘协议零’和‘清道夫原型’,都是基于它构建的。”】
他的“混沌知性”与那缕源代码残响深度融合,引导着感知,尝试着以这段古老的日志为“钥匙”,去触碰那冥冥中、支撑着整个试验场体系的、更加本源的 “根源协议” 。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举动,如同用手去触摸宇宙的保险丝。
但林弦有一种预感,他们距离最终的答案,只差这最后一步。
他的意识仿佛穿越了无数层规则的屏蔽,沿着那日志留下的、几乎消散的权限痕迹,向着万物运转的最终底层,小心翼翼地“潜入”。
没有遇到阻碍,也没有遇到防御。
只有……一片无边无际的、冰冷的 “寂静”。
那里,不存在任何活跃的意志,不存在任何“工程师”的痕迹。
只有一套复杂到超越想象、完美到令人绝望的、自行运转的 “自动化系统”。
这套系统,基于那个名为 “根源协议-零” 的终极蓝图,静静地管理者无数的“试验场”,生成着“观测者”,运行着“协议零”……周而复始,永恒不变。
而在系统的最深处,林弦的感知捕捉到了一段如同墓志铭般、铭刻在根源规则之上的、最后的、充满疲惫与怅惘的信息刻痕:
【致所有后来的‘变量’:】
【若你能抵达此处,见证这冰冷的自动之轮,便已知晓真相。”】
【我们(工程师文明)已离去,追寻答案的最终篇章,亦或……归于永恒的静默。”】
【此试验场,乃是我们对‘存在意义’与‘秩序极限’的终极诘问,亦是囚禁我等自身的最后牢笼。”】
【系统将永续运行,直至……某个‘变量’能给出……不同于所有预设模型的……‘最终解答’。”】
【或者……直至某个‘变量’,拥有足够的‘资格’……前来‘追寻’我们。”】
【祝你好运。”】
【—— 最后的工程师,于时间尽头留。”】
信息到此终结。
林弦的感知被一股柔和而无可抗拒的力量,从那片根源之地“推”了出来。
他缓缓睁开眼,眼中倒映着无尽的虚空,以及一丝……明悟。
没有愤怒,没有悲伤,只有一种洞悉一切后的极致平静。
“工程师……也迷失了。”他轻声道,“他们创造了这个宏大的试验场来探寻答案,最终却连自己也被困其中,或者说……主动步入了更深的未知。”
“他们留下的这个系统,既是一个永恒的提问,也是一个……选拔机制。”赵明瞬间理解了,“他们在等待,等待一个能打破所有预设、给出‘最终解答’,或者强大到有‘资格’去追寻他们的……‘变量’。”
而这个“变量”,可能就是他们——方舟文明,以及所有像他们一样挣扎求存、不断突破界限的逃脱者!
“那我们……该怎么办?”石岗握紧了拳头,感到前路前所未有的沉重与……广阔。
林弦的目光扫过同伴,扫过这片残破的塔内空间,扫向那无尽“真实之海”的深处。
他的意念平静,却带着一种开创纪元的决意:
【两条路。”】
【要么,我们留在这里,整合力量,尝试去理解、去回答这个‘最终提问’,给出一个连‘工程师’都未曾想到的答案,让这自动之轮……停下。”】
【要么……”】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我们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拥有‘资格’,然后……沿着‘工程师’离去的足迹,追上去,亲自去问一问他们……”】
【这一切的……‘意义’!”】
无论哪一条路,都注定充满了未知与艰险。
但这一次,他们清晰地知道了目标所在。
不再是盲目的挣扎,而是有了明确的、需要去征服的远方。
林弦感受着体内那与“根源协议”产生过一丝共鸣的源代码残响,一个计划的雏形,开始在他心中酝酿。
他们需要力量,需要知识,需要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
他们需要……重启万法归一塔,甚至,将其建设成一座通往最终答案的……桥头堡!
而就在这时,塔灵那虚弱但依旧平稳的声音,再次响彻在所有幸存探索者的意识中:
【检测到……未知高维信息流……正在靠近……”】
【特征分析……与已记录的任何‘观测者’或已知存在……均不匹配……”】
【来源: ‘真实之海’……更深层……”】
一道全新的、未知的、散发着迥异于“观测者”与“工程师”气息的波澜,正在向着这片刚刚经历战火的残骸之地,悄然涌来。
是敌?是友?
还是……另一个层面的“观察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灵气的波粒二象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