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常务会议上的交锋,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涟漪迅速扩散开来。秦宇轩力排众议,强力推动《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的举动,在全省官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支持者看到了一个锐意改革、敢于担当的掌舵人形象,愈发坚定地聚集在他的旗帜下;而暗处的观望者、疑虑者,乃至潜在的反对者,则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位年轻的省长,其意志之坚、手腕之硬,远超他们最初的想象。他不仅能在风暴中自保,更能在风平浪静后,主动掀起改革的浪潮。
条例草案进入省人大审议程序,博弈从政府内部延伸到了更广阔的立法舞台。秦宇轩并没有松懈,他亲自与省人大常委会的主要领导沟通,安排省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各代表团进行解释说明,同时也在不同场合,向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人大代表们阐述条例对于陕东未来的战略意义。
这场立法博弈,对他而言,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进一步识别“谁才是真正愿意与改革同频共振者”的试金石。
公务的繁忙与压力的骤增,使得秦宇轩在家的时间越发稀少。即便回到那个曾经充满温馨的家中,也常常带着满身的疲惫和需要继续处理的文件。
苏晓棠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弟弟苏晓明的事情,如同在她心上凿开了一个深洞,愧疚、后怕与对丈夫的担忧交织在一起。她尽力维持着家的秩序,准备好饭菜,收拾好房间,但夫妻之间那种曾经无需言说的默契与轻松,似乎被一层无形的薄膜隔开了。她变得有些沉默,更加小心翼翼,仿佛生怕自己或家人的任何一点不妥,再给丈夫带来麻烦。
这天深夜,秦宇轩结束一个临时会议回到家,已是凌晨一点。客厅里只留了一盏昏黄的壁灯,苏晓棠却还没睡,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书,眼神却有些空洞。
“怎么还没睡?”秦宇轩脱下外套,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沙哑。
“等你。”苏晓棠站起身,接过他的公文包,“锅里热着汤,我去给你盛一碗。”
“不用忙了,我不饿。”秦宇轩摆摆手,在沙发上坐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苏晓棠看着他眉宇间化不开的倦意,以及鬓角似乎新添的几根白发,心头一酸。她默默去倒了杯温水,递到他手边。
“晓明……的案子,有进展了吗?”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口。这是横亘在两人之间,无法回避的话题。
秦宇轩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温热的水流稍稍滋润了干涩的喉咙。“检察院已经正式批捕,进入了司法程序。他配合得还算好,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线索。最终会怎么判,要看法院的裁决。”他的语气平静客观,听不出太多情绪。
苏晓棠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宇轩,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没有管好他,差点连累了你……”
秦宇轩抬起眼,看着妻子消瘦的肩膀和低垂的眼睑,心中那点因忙碌和压力而产生的烦躁,瞬间被一种复杂的怜惜所取代。他伸出手,轻轻覆盖在她冰凉的手背上。
“晓棠,”他的声音缓和下来,“这件事,错不在你。是晓明自己选择了歧路,也是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了他人性的弱点。我们是一家人,风雨同舟,谈不上谁连累谁。”
他很少说这样感性的话。苏晓棠抬起头,眼中已有泪光闪烁:“我只是……只是觉得,我们这个家,好像不一样了。你越来越忙,压力越来越大,我……我好像什么都帮不上,还总是让你担心。”
秦宇轩沉默了片刻,将她的手握紧了些。“家,永远都是家。不会因为外面风雨飘摇就改变。我的工作性质如此,注定无法像寻常丈夫那样有很多时间陪你。但你要知道,无论我在外面面对什么,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又环视了一下这个家,“这里始终是我的根基和港湾。”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帮忙……你把家里照顾好,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这就是最大的帮助。另外,”他看着她,“如果你觉得闷,可以多出去走走,和信得过的朋友聚聚,或者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不要把自己困在愧疚和担忧里。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向前看。”
这番话,像温暖的泉水,缓缓流入苏晓棠干涸的心田。她用力点了点头,泪水终于滑落,但这一次,不再是纯粹的悲伤,更多是释然和被理解的感动。她知道,丈夫没有怪她,这个家,依然是他们共同的堡垒。
也就在这个夜晚,在京城某处隐秘的私人会所内,一场对话正在进行。
与秦宇轩在省委常委会上有过交锋的常务副省长李政,正与一位气度不凡、年纪稍长的男子对坐品茗。若有资深政经人士在场,必能认出,这位年长男子乃是某大型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掌门人,吴永辉。其人际网络盘根错节,能量深不可测。
“吴总,秦省长如今在陕东,可是风头正劲啊。”李政抿了一口茶,语气平淡,听不出褒贬。
吴永辉微微一笑,眼神深邃:“年轻人,有锐气是好事。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推动的那个什么数字经济条例,手伸得可不短,很多传统的利益格局都要被打破了。”
李政不动声色:“改革总是要触动利益的。只是,步子太大,容易失衡。尤其是金融和数据领域,敏感得很,牵一发而动全身。”
“是啊,”吴永辉意味深长地看着李政,“陕东是能源和工业大省,根基在于实体。数字经济固然重要,但不能本末倒置。李省长在陕东经营多年,深知省情,关键时刻,还是要把握好方向,不能让某些人为了个人政绩,坏了大局稳定。”
两人话语间机锋暗藏,没有明确的合谋,却彼此心照不宣地交换了对秦宇轩激进改革路线的担忧,以及对“大局稳定”(实则是现有利益格局)的维护之意。李政需要借助吴永辉这样具有深厚背景的人物,来制衡秦宇轩日益膨胀的影响力;而吴永辉,则需要李政这样的本地实力派,来确保自己在陕东的巨大利益不受新兴力量的冲击。
一场新的暗流,开始在更深的层面涌动。
第二天,秦宇轩收到了一份来自北京的内部参考资料,其中隐晦地提到了近期某些省份在推动新兴产业政策时,出现了“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苗头,提醒各地要“稳中求进,尊重客观规律”。
看着这份材料,秦宇轩目光沉静。他明白,这不仅仅是工作提醒,更是一种来自更高层面的、含蓄的敲打。他的改革,已经引起了某些方面的注意,甚至是警惕。
家国的天平,权力的棋局,内心的坚持……所有的线条都交织在一起。
秦宇轩走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片生机勃勃又暗藏漩涡的土地。他的眼神依旧坚定,如同经过淬火的精钢,寒光内敛,却愈发坚韧。
他知道,与苏晓棠的关系需要时间和行动去慢慢修复温暖;而与那些看不见的对手的博弈,才刚刚进入中盘。下一着棋,该如何落下,才能既推进改革,又化解潜在的阻力?
挑战,从未止息。传奇,仍在续写。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寒门的仕途传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