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处理张阿姨漏水纠纷后续的名义,余年联系了王锐。
“王警官,有个情况想跟您反映一下。”余年语气自然,“我们社区在排查老旧厂房安全隐患时,发现开发区那片有个废厂房最近有人员车辆频繁进出,看着不太对劲。上次处理漏水纠纷时,物业也提过那边线路老化的问题,我们有点担心。”
王锐在电话那头沉吟片刻:“开发区废厂房?具体位置有吗?最近我们确实在配合安监做专项排查。”
余年报出从前司机那里问来的大致方位。
“行,我记下了。如果是无证经营或者安全隐患,我们这边可以介入看看。”王锐爽快应下,“多谢余律师提供线索,你们社区工作做得真细致。”
“应该的,都是为了居民安全。”
挂了电话,余年轻轻呼出一口气。第一步已经迈出,现在需要等待王锐那边的反馈,同时开辟第二条线——寻找阿尔法或东林的离职研发人员。
正当他思考如何突破时,林晓突然来到社区中心。她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比起在世诚时少了几分学生气,多了些沉稳。
“余老师,”她有些局促地站在办公桌前,“我……我辞职了。”
余年有些惊讶,示意她坐下:“怎么回事?”
林晓攥着衣角,指甲微微泛白:“上周徐律师让我整理一份‘数据清理清单’,里面列了十几个海外邮箱,要求删除所有与‘星辉资本’的往来邮件。我半夜加班时,偶然看到其中一封邮件里有‘专利替换’的字样,才突然明白——我们不是在做合规,是在帮他们擦屁股。”
她抬起头,眼神坚定:“我记得您说过,法律的尊严不该成为掩盖真相的工具。我想……我想做点真正能帮助别人的事。”
余年看着她清澈的眼睛,心中感慨。他没有急于表态,只是温和地问:“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我还没想好。”林晓摇摇头,随即像是想起什么,“对了,余老师,您还记得阿尔法科技那个项目吗?我整理离职交接材料时,从打印机抽屉最里面翻到这个。”她拿出一个U盘轻轻放在桌上,指尖轻轻蹭过盘身——那是个旧U盘,侧面还贴着半块磨损的贴纸,隐约能看见‘世诚律所’的字样,“里面是阿尔法研发团队的备用通讯录,有几个离职人员的信息……我觉得,或许对您有用。”
余年拿起U盘时,手指先摸了摸盘身的温度——是凉的,像林晓此刻的决心。他突然想起林晓刚入职时,怯生生问‘余老师,法律真能保护所有人吗’的样子。
“林晓,谢谢你。”他郑重地说,“但你要知道,这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
“我不怕。”林晓笑了笑,“比起在那个精致的牢笼里迷失自己,我宁愿选择站在阳光下,哪怕会淋雨。”
送走林晓后,余年立刻查看了U盘里的内容。里面确实有一份阿尔法研发团队的通讯录,标注了在职和离职状态。
联系职业院校时,余年特意提前准备了‘社区普法讲座大纲’,里面加了‘知识产权保护进校园’的板块。接通赵伟电话时,他先聊‘如何给学生讲专利侵权案例’,等赵伟主动提到‘曾参与过光学专利研发’,才顺势问‘您觉得“技术借鉴”和“抄袭”的边界在哪里’。
提到‘诺德光学’时,电话那头突然传来翻纸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压低的咳嗽。“那些参数……是周博士当年在实验室反复调试的结果,阿尔法拿过去改了个名称就申请专利,”他的声音像蒙了层纱,背景里还能听见学生下课的喧闹声,“有些事……我不能说太多。但我可以告诉你,阿尔法的技术档案室里,有一份被标记为‘历史参考’的加密文件夹,密码是周博士的生日倒序。至于东林……他们比阿尔法更胆大,连‘参考’都省了,直接拆机器。”
通话结束前,赵伟最后说了一句:“年轻人,有些浑水,蹚不得。”
放下电话,余年心情沉重。赵伟的暗示再明显不过。
就在这时,王锐发来信息:
「余律师,开发区厂房去看过了。确实有问题,附了张现场照片——照片里的废厂房里,几个盖着黑布的设备隐约露出台阶状的轮廓。我们想扣设备时,有个戴眼镜的男人突然出示了“东林科技研发授权书”,但公章模糊不清,现在正联系市场监管核验资质。 多谢你的线索!」
两条线索在此交汇,相互印证。
余年把U盘插进电脑,屏幕上弹出阿尔法研发团队的通讯录——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一串号码,像一把把没开封的钥匙。而王锐发来的厂房照片里,黑布下的设备轮廓,和赵伟提到的‘加密文件夹’,正像两块拼合的拼图。
他打开加密文档,在“东林科技疑点”后补充:
「基本确认:
1. 东林在废厂房进行非法设备拆解\/逆向工程
2. 阿尔法内部可能留存技术抄袭证据(加密文件夹)
3. 徐文渊系知情者及利益关联方」
并在文档末尾重重写下:
「突破口:阿尔法技术档案室·加密文件夹」
要打开阿尔法那个‘密室’,光有钥匙不够,还得等一个能避开所有监控的‘时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明暗法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