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首页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四合院:许大茂的新生邻家护士我的探墓笔记:1949极品医圣大神皇绑定变美系统,绿茶在位面杀疯了人在游神,见鬼起乩增损二将太子殿下饶命,臣弟是女儿身跟死对头重生成男主的双胞胎姐姐开局闪婚,坑来的首辅夫君好诱人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全文阅读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txt下载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34章 宋词鼎盛:柳永等词人的出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冬,汴梁朱雀大街的“醉仙楼”里,炭火燃得正旺,将满室熏得暖融融的。二楼的雅间外,歌女婉转动人的嗓音伴着琵琶声飘来,唱的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几句词像一汪清泉,浇灭了冬日的燥意,也让年过九旬的赵烈停下了手中的酒杯。他枯瘦的手指轻轻叩着桌面,目光透过雅间的竹帘,落在楼下吟唱的歌女身上,手里的《五代文学考》手稿,纸页上还留着当年记录花间派词句的墨迹,与眼前的歌声形成奇妙的呼应。

“祖父,这词唱得真好听!是谁写的啊?”坐在对面的赵仲,刚满二十五岁,如今在国子监任校书郎,平日里也爱读诗填词,此刻听得入迷,忍不住追问。他在洛阳时读的多是五代花间派的词,风格艳丽却少了几分真切,而这几句词,寥寥数语就勾勒出离别之景,让他心里泛起一阵酸楚。

赵烈缓缓放下手稿,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怀念——他想起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在邺都送别战友的场景,那时也是寒冬,也是长亭,只是那时没有这样贴切的词句,只有彼此沉默的拥抱和一句“保重”。“这是柳永的词,叫《雨霖铃》。”他的声音沙哑,带着几十年的风霜,“如今汴梁城里,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你没听过?”

赵仲愣了一下,随即摇头:“俺在洛阳的国子监,读的多是圣贤书,倒是听同窗提过‘柳永’这个名字,说他的词‘俗’,不登大雅之堂,没想到竟这么动人。”

“俗?”赵烈笑了,指着手稿上花间派的词句,“五代时的花间词,满是‘画堂香暖’‘罗袖轻扬’,写的都是王侯将相的奢靡,那才叫‘不切实际’;柳永的词,写的是市井百姓的离别、相思、生计,这叫‘真’。你看他写‘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不就是老夫当年送别战友的场景吗?”

正说着,醉仙楼的掌柜王六郎端着一壶新酿的黄酒走进雅间。他是汴梁本地人,祖上在后周时就开了这家酒楼,如今靠着传唱新词,生意比往年红火了数倍。“赵公,您也爱听柳七郎(柳永排行第七,人称“柳七”)的词?”王六郎笑着给两人续酒,“刚才唱曲的是小翠,她最会唱柳词,去年柳七郎来俺这酒楼喝酒,还特意为她填了首《定风波》,如今小翠靠唱这首词,每天都有客人点她的曲呢!”

“柳永常来这里?”赵烈问道。

“来!每月都来个两三回!”王六郎压低声音,神秘地说,“柳七郎虽没中进士,可比那些做官的还有名!上次他写了首《望海潮》,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的商人见了,专门派人来汴梁请他去杭州,说要让他写尽江南的好,好吸引更多客人去做生意!”

赵仲听得眼睛发亮:“真的?那他的词还能帮着做生意?”

“怎么不能!”王六郎指着楼下的客人,“您看那桌穿绸缎的,是苏州来的布商,他们说就是听了柳七郎的《八声甘州》,才想着来汴梁做买卖;还有那几个书生,是来参加科举的,却天天来这儿听柳词,说柳词里有‘人间烟火气’,比那些干巴巴的经书好懂多了!”

赵烈顺着王六郎的手指望去,只见楼下的客人三五一桌,有的跟着歌女轻声哼唱,有的拿着抄录的柳词互相讨论,还有的在纸上默写新词,脸上满是痴迷。他想起后唐天成年间,在洛阳见到的文人聚会——那时的文人躲在寺庙里,偷偷抄写残缺的诗集,连一盏像样的酒都喝不起,更别说像这样公开传唱新词了。“这就是和平的好处啊。”他感慨道,“五代时,文人连命都保不住,哪有心思填词?如今大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文人才能写出这样有‘烟火气’的词,才能让更多人喜欢。”

午后,王六郎邀请赵烈和赵仲去酒楼的“词牌阁”参观。阁里挂满了抄录的新词,既有柳永的《雨霖铃》《望海潮》,也有晏殊的《浣溪沙》、欧阳修的《蝶恋花》,每首词下面都注着传唱次数,柳永的词几乎都标着“百唱不厌”。“您看这首《鹤冲天》,是柳七郎去年落第后写的,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时好多落第的书生都爱唱,说这词写出了他们的心里话。”王六郎指着其中一首词,语气里满是敬佩,“有人说柳七郎‘狂’,可老夫觉得,他这是真性情,比那些装模作样的文人强多了!”

赵烈拿起抄录的《鹤冲天》,只见字迹工整,墨色鲜亮,是用活字印刷的范本——这让他想起上一章提到的毕昇活字印刷,正是有了这种便捷的印刷术,柳永的词才能快速传遍汴梁,甚至传到江南、蜀地。“活字印刷帮了他大忙啊。”赵烈对赵仲说,“五代时,一首好词要靠手抄,半年才能传到洛阳;如今用活字印刷,几天就能印出上千份,柳词能这么火,也有技术的功劳。”

正说着,一阵清脆的琵琶声传来,楼下的小翠又开始唱新词了。这次唱的是柳永的《戚氏》,“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歌声里满是秋日的萧瑟,却又透着一股不屈的韧劲,听得楼下的客人纷纷鼓掌。

一个穿着青布儒衫的年轻书生走上前,递给小翠一张纸:“小翠姑娘,这是俺抄的柳七郎新写的《迷仙引》,你能唱给大家听听吗?”

小翠接过纸,笑着点头:“当然能!只要是柳七郎的词,俺都爱唱!”

赵烈看着这一幕,突然想起五代时的花间派词人韦庄。韦庄曾写过“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可他写这首词时,正避乱在江南,心里满是对故土的思念,词里的“好”不过是自我安慰;而柳永写江南,是亲眼见过钱塘的繁华,是真心赞美,词里的“好”才是真正的人间烟火。“柳永的词,胜在‘真’。”赵烈对赵仲说,“五代的词,多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柳永的词,是‘因事填词’,有啥说啥,所以才有人爱听。”

傍晚时分,赵烈和赵仲准备离开醉仙楼。刚走到楼下,就看到一群歌女围着一个身材消瘦、穿着青布长衫的男子,七嘴八舌地请他填词。那男子手里拿着一支笔,笑着对歌女们说:“别急,一个个来,今日俺多填几首,让你们都有新词唱!”

“那就是柳七郎!”王六郎指着那男子,小声对赵烈说。

赵烈停下脚步,远远地看着柳永。只见他虽面带倦色,却眼神明亮,手里的笔不停挥动,很快就填好了一首新词,递给身边的歌女。歌女接过词,喜滋滋地念了起来:“昨夜里,饮过量,沉醉不知归路。”词句简单直白,却满是生活气息,周围的客人听了,纷纷叫好。

“祖父,咱们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赵仲问道。

赵烈摇摇头:“不用了。咱们是过客,他是词人,能听着他的词,看着他能安心填词,就够了。”他想起后晋天福年间,在幽州见到的一个老词人,那老词人因写了一句“契丹胡虏,侵占中原”,被契丹兵打断了手,再也不能填词;而如今的柳永,能在汴梁的酒楼里自由填词,能让歌女们传唱他的词,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离开醉仙楼时,夜色已深。汴梁的街道上挂满了灯笼,像一条火龙,照亮了整个朱雀大街。赵烈坐在马车上,手里捧着抄录的柳永词,耳边还回荡着小翠的歌声,心里满是感慨。他想起年轻时在河东军的岁月,想起柴荣北伐时的壮志,想起杨业战死时的悲壮,再看看眼前的汴梁繁华,看看柳永词里的人间烟火,突然觉得,大宋虽有“重文轻武”的隐患,虽未收复燕云,却也给了文人一个安稳的创作环境,给了百姓一个能听歌填词的太平日子,这已是五代帝王从未实现的事。

回到住处后,赵烈挑灯夜战,将今日的见闻详细记录在《五代秘史·宋初篇》中,写下一段长长的批注:“宋真宗天禧二年,汴梁词风鼎盛,柳永为代表,其词‘俗’而‘真’,写市井离别、江南繁华、落第愁思,皆入人心,故‘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此非柳永一人之功,乃宋初和平稳定、市井繁荣之果——五代战乱,文人颠沛,词多艳俗空泛,如花间派之‘画堂香暖’,离百姓远矣;宋初治世,文人安居,词始有‘烟火气’,柳永之《雨霖铃》写离别,《望海潮》写繁华,《鹤冲天》写失意,皆源于生活,故能动人。除柳永外,晏殊之《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欧阳修之《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亦各有风味,或清丽、或婉约,共同铸就宋词之鼎盛。此盛况亦赖技术之助——活字印刷使词得以快速传播,酒楼瓦子为词提供传唱场所,交子流通促市井繁荣,三者相得,方有宋词之兴。然词之价值,非仅在‘唱’,更在‘记’——它记宋初之太平,记百姓之生计,记文人之情怀,如五代之史虽乱,却有诗词为证;宋初之治虽盛,亦需诗词为传。赵烈亲历五代,见宋词之兴,叹曰:‘乱世藏典籍,治世出华章,信哉!’”

批注写完,赵烈将手稿与抄录的柳永词放在一起。窗外的灯笼渐渐稀疏,汴梁的夜已深,却仍有零星的歌声从远处传来,唱的正是柳永的《雨霖铃》,那婉转的嗓音,像在为这个太平的时代吟唱。他想起白天在醉仙楼见到的柳永,想起那些跟着歌声哼唱的客人,想起王六郎脸上的笑容,突然觉得,自己这一生,从五代的战火中走来,能见证这样的文学盛事,能记录这样的太平日子,已是无憾。

赵仲走进书房,手里拿着一张刚抄好的《望海潮》:“祖父,俺抄了柳七郎的《望海潮》,准备寄给在杭州的苏二郎(苏老栓之子),让他也看看江南的好!”

赵烈笑着点头:“好!让他看看,柳永的词不仅能唱,还能让更多人知道江南的繁华,知道大宋的太平。”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你也要多读读柳词,不是学他的‘狂’,是学他的‘真’——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写文章,都要讲真话、写真情,别像五代时的文人那样,只会说些虚话、空话。”

赵仲用力点头,将《望海潮》仔细折好,放进信封里。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照亮了“宋词鼎盛”四个字,也照亮了一个老人对文学传承的期盼。

此时的醉仙楼里,柳永仍在为歌女们填词,烛火映着他的侧脸,满是专注;小翠唱完最后一首《戚氏》,赢得满堂喝彩;王六郎则在整理今日的账目,脸上满是笑意——一场围绕“宋词”的文化盛宴,已在大宋的土地上悄然展开,它不仅弥补了五代文学的断层,更开启了宋初文学繁荣的新篇章,而这一切的开端,都始于一个落第文人柳永,在汴梁的酒楼里,用一支笔、一张纸,写下的那些满是“烟火气”的词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异世界开发手册最强保镖领证当天被悔婚,她带崽改嫁豪门报告夫人,纪少又来要名分了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诡异分解指南生子当如孙仲谋什么?!教主大人也重生了?我带可爱徒弟重振宗门幸运古神事务所我有一本气运天书陈二傻的美丽生活美漫世界阴影轨迹快穿:挖野菜系统崩溃了冷冰冰的剑修和她那财迷小道侣狂兵枭龙青灵道尊【陈家的崛起日记】梦想为王开局从召唤诸天崛起霍格沃兹:这个华夏学生不对劲
经典收藏顶流欲又A,被疯批大佬宠到腿软我的万事屋从漫威开始异兽迷城全能站姐变爱豆后成顶流了家外综漫:作品太刀,雪乃让我别写了和狂野总裁同房后他说我只是陌生人宝可梦:跨越世界的传奇不要去寻找你小少爷追夫攻略久别重逢,傅先生总说我始乱终弃高嫁京圈大佬,渣前任悔疯了!小宫女娇软妩媚,一路荣宠成太后注定逃不掉的林蠢蠢龙族:冰帝路明非女王萌妻:总裁的黑心莲半相热恋你有白月光,我有银锭子八零姐妹日常规则怪谈:开局添堵技能,心累
最近更新闪婚娱乐圈大佬后我火了开局一只鼠,挖穿御兽界修为尽失,被病娇仙子囚禁锦枭:穿成炮灰女配后我掀翻了天重生末世,疯狂囤货躺赢这末世NBA2009从拯救姚麦开始海军王的错误打开方式末世大佬娇宠甜软美人港综:开局和王祖贤讨论穿刺!穿书后,顶级海王在贵族学院撩疯闪婚七零,冷面军官夜夜洗床单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女帝教我当大师,开局全款买凶宅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崩坏:与她在崩坏中相遇都市超级鉴宝神瞳诸天领主:从废土农场到万界神庭修真:从家凤到大仙穿到七零搞事业,霸总跪求我别疯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txt下载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