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的雪崩持续了整整一周,才逐渐趋于平缓。林婉带着工作室初期唯一的助理,泡在咖啡因里,日夜兼程地筛选。她们摒弃了所有华而不实的履历包装,专注于那几道“灵魂问答”,寻找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真实、自洽,以及对“江工”理念的深度认同。
过程很煎熬,但收获也颇丰。一批背景各异、却都能力出众且精神独立的候选人进入了面试环节。然而,第一个让林婉感到棘手、甚至需要直接上报给江城的,却是一份看起来格外“扎眼”的简历。
简历的主人,名叫赵小伟。履历很简单,某二本院校新闻系毕业,之后近十年履历,都挂靠在一家业内“声名显赫”的娱乐传媒公司旗下,职位是“资深摄影记者”——通俗讲,就是狗仔,而且是圈内公认的王牌之一。
他的“战绩”颇为彪炳,曾独家曝光过多起轰动一时的恋情、出轨、隐婚生子新闻,以角度刁钻、画面清晰、逻辑链完整着称。但奇怪的是,近半年,他的名字渐渐从各种爆料中消失了。
真正让林婉停下鼠标的,是赵小伟的回答。
问:你如何看待“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答:工作曾经是我的全部,为了一个镜头可以蹲守三天三夜,生活一团糟。我以为挖到猛料、拿到头条就是价值。直到我发现,我拍的很多“猛料”,是被精心编排的戏,我的镜头成了伤害无辜者的刀。现在我觉得,工作应该是认清真相、记录真实的工具,而不是制造混乱的凶器。它应该让我晚上能睡得着觉,而不是靠安眠药度日。生活,不应该为了一份扭曲的工作而牺牲。
问:你认为自己最能胜任“江工”模式的哪一点?最不能适应哪一点?
答:最能胜任“结果导向”。我擅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独立完成追踪和调查任务,并且保证证据确凿。最不能适应的……可能是初期的不习惯。习惯了在暗处、时刻紧绷的状态,突然让我到点下班、享受生活,我可能需要一点时间学习怎么“松弛”。
问:你最近一次感受到“生活真美好”是因为什么事?
答:上个月,我辞掉工作后,在公园长椅上喂了一下午鸽子。看着它们傻乎乎地抢食,什么都不用想,那一刻,觉得天很蓝,风很轻,挺好。
林婉看着这份简历,眉头紧锁。能力毋庸置疑,一个顶级的狗仔所具备的侦查、反侦察、信息整合、逻辑推理能力,如果用在正道上,无论是做公关危机、舆情监控还是项目背景调查,都是降维打击。但风险也极大,背景复杂,动机存疑,谁能保证他不是对家派来的商业间谍?或者只是想找个地方潜伏起来,继续搞事?
犹豫再三,林婉还是拿着平板,找到了正在别墅地下室里,对着一堆木工工具和一块木头比划,似乎在研究怎么做个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懒人支架的江城。
“老板,有个特殊情况,需要你定夺。”林婉将赵小伟的简历递过去,并简要说明了自己的顾虑。
江城放下手里的刨子,接过平板,慢悠悠地翻看着。当看到“狗仔”经历时,他眉梢都没动一下,直到看完那三段回答,他才抬起头,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眼神里多了点兴趣。
“你觉得他写的,是真的还是演戏?”江城问。
林婉沉吟片刻:“从文字风格和细节来看,不像编的。有一种……经历过挣扎后的疲惫和真诚。而且,他圈内名声虽然……特殊,但有一点是公认的:他拍到的,都是真料,从不编故事。这也是他后来被排挤的原因,据说他拒绝配合公司炒作和捏造新闻,挡了不少人的财路。”
“只拍真实,不编故事……”江城重复了一遍,手指在平板上那行字上点了点,“这点不错。我们这儿,也不需要编故事的人。”
“可是他的背景……”林婉依然担忧。
“背景干净的人,未必心思干净。背景复杂的人,也未必不能用了。”江城把平板递还给林婉,“让他来聊聊。就当是……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
老板发话,林婉只好照办。她给赵小伟发了面试邀请,地点就定在“江工工作室”那栋掩映在绿植中的小楼里。
面试当天,赵小伟提前十分钟到达。他穿着普通的衬衫长裤,身材精干,肤色是长期户外作业的小麦色,眼神锐利却带着一丝刻意收敛的锋芒,整个人像一把入鞘的刀,看似平静,却难掩其本身的危险性。他进入工作室时,下意识地快速扫视了环境,目光在几个摄像头位置和出入口停留了零点几秒,这是多年职业习惯使然。
面试由林婉主导,江城则坐在旁边的懒人沙发上,拿着一本《木材干燥与变形控制》看得津津有味,仿佛只是个旁听者。
林婉的问题很直接,围绕着他的过去、转变的原因、以及对新工作的理解展开。
赵小伟的回答也很坦诚,没有回避自己的“黑历史”。
“是的,我过去做的事,在很多圈内人看来不光彩,甚至缺德。”他语气平静,“我曝光过恋情,也拍到过不堪的画面。起初,我觉得这是新闻自由,是公众知情权。但后来我发现,很多所谓的‘知情权’,不过是满足窥私欲的狂欢,而我的镜头,成了资本操纵舆论、打压对手、或者某些人博取同情的工具。我拍到的真实,被扭曲利用了。”
他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自嘲:“最讽刺的是,当我坚持只发真实素材,拒绝配合编剧时,我成了公司的异类。他们需要的是能带来流量和利益的‘故事’,而不是冰冷的‘真实’。所以,我被边缘化,最后只能离开。”
“那你为什么选择‘江工工作室’?”林婉追问,“以你的能力,去做调查记者,或者进入大公司做风控,似乎更顺理成章。”
赵小伟看了一眼旁边似乎已经沉浸在木材世界里,对面试毫不关心的江城,深吸一口气,说道:“因为我觉得,这里可能是唯一一个,不需要我‘编故事’,甚至鼓励我‘去伪存真’的地方。我看过招聘启事,也研究过……江老师。”他用了这个略显正式的称呼,“他好像一直就在做一件事——把最真实的一面,不管是好的坏的,懒的勤快的,展露出来。我觉得,在这样一个老板手下,做信息相关工作,至少心里踏实。我想试试,把我这点见不得光的手艺,用在……稍微阳光一点的地方。”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江城,忽然放下了手里的书,抬眼看向赵小伟,问了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如果,以后有对家或者什么人,想通过你,打听我们工作室的内部消息,或者制造点什么黑料,你怎么办?”
赵小伟迎上江城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他甚至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点曾经作为王牌狗仔的自信和冷冽:“江老师,只有我挖别人黑料的份,想在我这儿搞小动作?他们得先问问,能不能过我这一关。我熟悉所有套路,知道怎么反制,怎么取证。而且……”他语气郑重起来,“我签了这里的合同,拿了这里的薪水,就会守这里的规矩。这是我的职业操守,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江城重新拿起那本《木材干燥与变形控制》,遮住了脸,懒洋洋的声音从书后传来:
“行了,就他吧。公关总监的位置,不是还空着吗?让他试试。”
林婉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老板,这……”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江城的声音带着点困意,“而且,有个能提前预判所有黑招,还能反手把对方老底摸清的人看家,以后你和我,都能睡得更安稳点。省心。”
赵小伟显然也没想到面试会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他怔在原地,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林婉看着江城,又看看一脸错愕的赵小伟,最终,职业素养让她迅速压下所有疑虑,对赵小伟露出一个专业的微笑:“赵先生,欢迎加入‘江工工作室’。具体待遇和职责,我们稍后详谈。”
就这样,前王牌狗仔赵小伟,摇身一变,成了“江工工作室”首位公关总监(暂代)。这个消息如果传出去,恐怕又要在圈内引起一轮地震。
而拍板决定的江城,已经在思考下一个问题:那块木头,到底该怎么刨,才能做出最符合他脊椎弧度的懒人支架呢?
对于第一位“奇葩”员工的入职,系统似乎都无语了片刻,才默默刷出一条新信息:
【检测到宿主招募特殊人才,成功拓展“反内卷”阵营边界。奖励:被动技能“谣言嗅觉”提升至Lv.2,可更早察觉并对抗针对宿主及所属团队的恶意信息散布。】
江城瞥了一眼,不置可否。
招个前狗仔来看家,看来,比想象中还要……省心。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说好的摆烂,粉丝非要我当顶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