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山西涉县。
寒风呼啸着刮过太行山麓,第十战区残部在临时搭建的营地里艰难地休整。林文澜站在指挥部门前,望着山下蜿蜒的小路,那里正有零星的士兵互相搀扶着归队。
\"总座,今天又收容了三百多名失散官兵。\"周志宏拿着一份名册走来,\"第14集团军汤司令也找到了,他带着最后十七个弟兄穿越了日军三道封锁线。\"
林文澜接过名册,手指在那些熟悉的名字上轻轻划过:\"告诉后勤处,把所有能用的被服都发下去。天气越来越冷,不能让伤员再受冻。\"
临时医院设在村里的祠堂内,军医赵明德正在为一名重伤员做截肢手术。没有麻药,伤员咬着一根木棍,额头上青筋暴起。
\"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好。\"赵明德手上动作不停,额头的汗水却被护士擦去。
手术完成后,赵明德疲惫地走出祠堂,正好遇见巡视医院的林文澜。
\"总座...\"
\"情况怎么样?\"
赵明德摇摇头:\"药品奇缺,很多伤员因为感染...昨天又走了二十三个。\"
林文澜沉默地走进祠堂。伤兵们看到他,纷纷挣扎着想坐起来。
\"都躺着。\"林文澜示意,\"弟兄们受苦了。\"
一个失去左臂的年轻士兵突然哭起来:\"总座,我们输了吗?\"
祠堂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林文澜身上。
\"不。\"林文澜声音坚定,\"我们只是暂时后退。记住,只要还有一个中国军人站着,这场战争就没有结束。\"
他走到祠堂中央,提高声音:\"邢台的血不会白流,牺牲的弟兄们不会白死。总有一天,我们要打回去,用胜利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伤兵们的眼中重新燃起光芒。
十二月二十八日,重庆派来的特使抵达涉县。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来的居然是军政部长何应钦本人。
\"文澜兄,受苦了。\"何应钦一反常态地热情,\"委座特意让我带来嘉奖令和急需的药品。\"
在临时指挥部里,何应钦宣读了蒋介石的亲笔信,对第十战区的英勇奋战给予高度评价,并承诺优先补充兵员装备。
\"不过...\"何应钦话锋一转,\"委座认为,第十战区损失过大,建议暂时撤销番号,部队分散补充到其他战区。\"
指挥部内顿时一片哗然。黄伯韬第一个站起来:\"何部长,第十战区可以重整!我们...\"
林文澜抬手制止了他,平静地对何应钦说:\"请转告委座,第十战区请求三个月时间。如果到时候不能恢复战斗力,我林文澜自愿解甲归田。\"
何应钦沉吟片刻:\"好,我就替你争取这三个月。\"
送走何应钦后,林文澜立即召开军事会议。
\"诸位,我们只有三个月时间。\"林文澜开门见山,\"现在开始,全军投入整训。\"
他转向孙立人:\"抚民,你负责新兵训练。从明天开始,所有新兵都要完成基础战术训练。\"
\"是!\"
\"伯韬,你负责整编现有部队。把各部队残部重新编组,保留骨干。\"
\"明白!\"
\"立煌,你负责防御工事。我们要在太行山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交给我!\"
\"恩伯,你负责后勤。想尽一切办法筹措粮食药品。\"
\"是!\"
会议结束后,林文澜单独留下周志宏:\"给史迪威将军发报,请求美军提供训练援助。\"
\"总座,这个时候向美军求援,会不会...\"
\"顾不了那么多了。\"林文澜斩钉截铁,\"第十战区必须重生!\"
一九四五年一月五日,第一批新兵抵达涉县。这些从河南、山东征召的新兵大多面黄肌瘦,很多人连枪都没摸过。
训练场上,孙立人亲自示范持枪动作。
\"记住!枪就是你们的第二生命!\"他大声说道,\"在战场上,枪就是你们最可靠的战友!\"
新兵们笨拙地模仿着,但进步很快。那些从邢台突围出来的老兵主动担任教官,把用鲜血换来的经验传授给新兵。
一月十五日,第一批美援装备运抵。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急需的武器弹药。
\"总座,这是清单。\"后勤处长王承业兴奋地报告,\"五百支m1步枪,二十挺轻机枪,还有一批医疗物资。\"
林文澜亲自检查了新装备:\"优先配发给特务团和教导队。\"
一月二十日,更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美军顾问团即将抵达。带队的居然是史迪威将军本人。
\"文澜将军,\"史迪威见到林文澜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听说你们被打垮了。\"
林文澜坦然相对:\"我们是被击退了,但没有垮。\"
史迪威满意地点头:\"很好,这才是我想听到的。美军将全力帮助你们重建部队。\"
在史迪威的建议下,第十战区开始了美式训练。训练强度之大,让很多老兵都感到吃力。
\"太严格了。\"一些军官私下抱怨,\"弟兄们刚经历苦战,需要休整。\"
林文澜得知后,在操场上对全体军官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今天的严格,是为了明天让更多的弟兄活着回家!\"
二月一日,整训初见成效。部队完成了初步整编,新兵也具备了基本战斗技能。
这天,林文澜接到侦察报告:日军正在向太行山方向调动。
\"来得正好。\"林文澜对众将说,\"就用这场战斗来检验我们的整训成果。\"
二月五日,日军一个联队进犯太行山根据地。林文澜决定亲自指挥这场防御战。
\"命令第11集团军正面阻击,第15集团军侧翼包抄。\"林文澜部署道,\"记住,我们要的不是击退,而是全歼!\"
战斗在摩天岭打响。日军显然轻敌了,他们以为面对的还是一支残兵败将。
当日军进入伏击圈时,孙立人一声令下,密集的火力顿时笼罩了日军行军纵队。
\"八嘎!支那军怎么还有这么强的火力?\"日军联队长又惊又怒。
更让他吃惊的是中国军队的战术配合。各部队协同默契,步炮配合娴熟,完全不像是一支刚刚重建的部队。
三小时后,战斗结束。日军一个整编联队被全歼,第十战区仅伤亡二百余人。
\"总座,我们赢了!\"孙立人兴奋地报告。
林文澜却没有太多喜悦:\"这只是开始。告诉部队,立即转移阵地,日军很快就会报复。\"
果然,第二天日军就出动了一个旅团进行扫荡。但第十战区主力已经转移至深山,日军扑了个空。
二月十五日,整训进入第二阶段。在美军顾问指导下,部队开始进行特种作战训练。
\"总座,这是新组建的特种作战大队。\"周浩向林文澜汇报。这位在邢台血战中幸存的特种兵队长,如今负责训练新的特战队员。
林文澜视察了训练情况,特别注意到战士们在进行攀岩训练。
\"很好。\"林文澜点头,\"太行山地形复杂,这些技能很有用。\"
二月二十八日,三个月期限将至。何应钦再次来到涉县,这一次他的态度明显不同。
\"文澜兄,了不起啊!\"何应钦看着训练有素的部队,由衷赞叹,\"委座已经同意第十战区保留番号,并且优先补充装备。\"
林文澜平静地说:\"第十战区不是为了番号而战,是为了把日军赶出中国而战。\"
当晚,林文澜独自登上山顶。望着东方,那里是他的家乡,也是日军占领下的华北平原。
\"总座,天气冷,回去吧。\"周志宏为他披上大衣。
\"志宏,你说我们什么时候能打回去?\"
周志宏坚定地说:\"很快,总座。等到春天,等到第十战区重新壮大,我们一定能打回华北!\"
林文澜点点头,目光坚毅。太行山上的第十战区,就像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正在积蓄力量,准备着新一轮的搏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