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四年十月,南京。
秋日的金陵,梧桐叶落,六朝金粉之地虽经战火蹂躏,却难掩其王者气象。紫金山下,黄埔路国府礼堂前,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迎风招展,武装宪兵沿街肃立,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林文澜站在礼堂休息室的落地镜前,勤务兵正为他整理着崭新的大礼服。金色的穗带从肩头垂落,领章上三颗将星熠熠生辉,然而今日之后,这里将再添一星。
\"司令,时间到了。\"参谋长周志宏推门而入,见他仍在镜前伫立,不由笑道,\"怎么,紧张了?\"
林文澜转身,目光深邃:\"志宏,你还记得三年前我们在缅甸丛林里啃发霉饼干的时候吗?\"
\"怎么不记得。\"周志宏感慨道,\"那时你说,有朝一日定要打回国内,让弟兄们吃上热乎饭。现在何止热乎饭,整个华北都快是我们的了。\"
门外礼炮轰鸣,二十一响,宣告着典礼的开始。
礼堂内,将星云集。水晶吊灯下,何应钦、陈诚、白崇禧等军政大员依次端坐前排,美军顾问团的蓝色制服在将校呢的海洋中格外醒目。史迪威见到林文澜,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难得的赞许。
\"全体起立——\"
蒋介石身着特级上将礼服,缓步走上讲台。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停留在林文澜身上。
\"自七七事变以来,倭寇肆虐,山河破碎......\"蒋介石的声音在礼堂内回荡,\"然我忠勇将士,前仆后继,终使日月重光......\"
林文澜听着这熟悉的说辞,心思却飘向了远方。他想起了邢台突围时那些倒下的弟兄,想起了太行山整训时冻僵的双手,想起了天津攻城时燃烧的街道。这一切牺牲,难道只是为了今日的权位吗?
\"...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林文澜,指挥若定,战功彪炳,特晋为二级上将,加授青天白日勋章...\"
掌声雷动中,林文澜稳步上台。蒋介石亲自为他佩戴上第四颗将星,那枚青天白日勋章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胸前。
\"很好。\"蒋介石握着他的手,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华北就交给你了。第十战区改为华北剿总,你任总司令。\"
林文澜心中一凛。剿总——这个\"剿\"字,意味深长。
\"学生定不负校长重托。\"
授勋仪式后,国府宴会厅内觥筹交错。林文澜却被侍从室主任请到了隔壁的小会客室。
蒋介石已换上了常服,正在沏茶。见他进来,指了指对面的座位。
\"知道你爱喝龙井,这是刚送来的雨前。\"蒋介石推过茶盏,\"华北的情况,你怎么看?\"
林文澜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考验。他斟酌着词句:\"日军虽已投降,但伪军尚有二十余万亟待整编。各地武装势力错综复杂,此时若急于用兵,恐生变乱。\"
\"所以你的意见是?\"
\"先稳定接收,整训部队。待大局已定,再图其他。\"
蒋介石不置可否,转而问道:\"听说你在邢台保卫战时,用过投诚过来的参谋?\"
林文澜心中一震,知道这是有人打了小报告。
\"确有此事。当时人才奇缺,只要抗日,学生便量才录用。如今战事已毕,这些人大多已经遣散。\"
\"文澜,你要记住。\"蒋介石放下茶盏,声音转厉,\"日本人只是疥癣之疾,其他武装势力才是心腹大患!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尽快控制华北,准备出关接收东北。\"
\"学生明白。只是与苏军交涉...\"
\"这个你不用担心。\"蒋介石摆摆手,\"政府自有安排。你的任务就是带好兵,打好仗。\"
从会客室出来,林文澜只觉得胸前的勋章更加沉重了。
\"如何?\"等在门外的周志宏迎上来。
林文澜没有回答,直到坐进汽车,才缓缓说道:\"通知各部队,暂缓整编,加强戒备。\"
\"出什么事了?\"
\"山雨欲来。\"林文澜望着窗外繁华复现的南京街道,目光深远,\"告诉伯韬、立煌他们,做好出关准备。\"
当晚,林文澜在下榻的中央饭店召开了军事会议。不大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第十战区的主要将领齐聚一堂。
\"司令高升,这可是大喜事啊!\"黄伯韬率先举杯,\"华北剿总总司令,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了!\"
林文澜压了压手,待众人安静下来,正色道:\"今日之升迁,是荣耀,更是责任。诸位可知,'剿总'二字是何含义?\"
原本喧闹的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
\"各地武装势力已经进入东北,河北、山西等地局势复杂。\"林文澜走到地图前,\"而我们呢?经过连年苦战,部队减员严重,装备亟待补充,官兵思乡心切。\"
卫立煌皱眉道:\"司令的意思是,现在不宜用兵?\"
\"非是不宜,而是不能。\"林文澜敲着地图,\"当务之急是稳定华北,顺利接收东北。苏军虽然答应移交,但具体细节尚未谈妥。若此时与各方发生冲突,恐生变故。\"
\"可是重庆的意思...\"陈子忠欲言又止。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林文澜环视众人,\"我们要对得起肩上这颗星,更要对得起跟着我们出生入死的弟兄。\"
会议持续到深夜。送走众将后,林文澜独自站在阳台上,望着长江上的点点渔火。
周志宏为他披上外衣:\"司令,今天您在会上说的话,要是传到重庆...\"
\"传便传吧。\"林文澜淡淡道,\"志宏,你还记得戴安澜殉国前说的话吗?\"
\"记得。他说,军人最大的荣耀不是加官进爵,而是保家卫国。\"
\"是啊,保家卫国。\"林文澜长叹一声,\"可是现在,家在哪里?国在何方?\"
次日清晨,林文澜前往美军顾问团驻地拜访史迪威。
\"恭喜你,林将军。\"史迪威难得地露出笑容,\"二级上将,三十九岁,这在国军历史上也不多见。\"
\"将军谬赞了。\"林文澜开门见山,\"我今日来,是想请教将军对当前时局的看法。\"
史迪威点燃烟斗,沉吟片刻:\"苏联人不可信,这是肯定的。他们在东北拆迁工厂,运送物资,显然没安好心。至于你们的内部问题...\"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林文澜一眼,\"作为一个美国军人,我不便多说。但我个人认为,战争刚刚结束,人民需要的是和平。\"
\"如果我想要和平,将军认为可能吗?\"
\"那要看和平的代价是什么。\"史迪威吐出一口烟圈,\"有时候,维持和平比赢得战争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离开美军顾问团,林文澜的车队直接开往下关码头。华北剿总司令部的先遣人员已经在此集结,准备乘船北上。
\"司令,一切都安排好了。\"周志宏递上文件,\"总部先设在北平,待东北接收事宜谈妥,再迁往沈阳。\"
林文澜点点头,最后望了一眼南京城。
\"走吧,该去会会我们的新对手了。\"
汽笛长鸣,江轮缓缓驶离码头。林文澜站在甲板上,任江风吹动他的披风。青天白日勋章在阳光下闪耀,而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遥远的北方。
那里有广袤的黑土地,有强大的苏军,有错综复杂的各方势力,更有一个未知的未来在等待着他。从排长到特级上将的路,他才走了一半。而剩下的这一半,或许比已经走过的更加艰难。
\"司令,风大,进舱吧。\"
林文澜摇摇头,反而向前走了一步,迎向扑面而来的江风。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人。在战争与和平的十字路口,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命运。
而历史,正在他的脚下缓缓展开新的一页。
(本章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