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八年二月,华北平原的积雪初融。林文澜站在北平南苑机场的塔台上,俯瞰着下方整齐列队的钢铁雄师,看着几年前自己收复的北平城和现在的人民解放军。经过整编补充,他的部队现已拥有四个装甲团、六个机械化步兵师,成为解放军中装备最精良的战略突击力量。
司令员,中央军委急电。周志宏快步登上塔台,要求我部作为渡江战役的北突击集团,在安庆至芜湖段突破长江防线。
林文澜展开地图,目光落在蜿蜒的长江防线上:汤恩伯把江防重点放在南京上下游,安庆段相对薄弱。这正是我们的机会,看看我曾经的老部下能否抵挡住我现在的钢铁洪流。
他转身对等候命令的将领们说:此次渡江,装甲部队要发挥关键作用。命令工兵部队立即南下,搜集所有可用渡河器材。
二月十日,先遣工兵部队抵达安庆对岸。面对宽阔的长江,工兵团长王振华面露难色:司令员,江面宽达两公里,我们的架桥设备最多只能架设八百米浮桥。
林文澜沉思片刻:那就采用分段架设法。先在江心岛建立前进基地,再向对岸延伸。
就在工兵部队紧张准备时,对岸的国民党军也加强了防备。侦察机拍摄的照片显示,敌军在江岸修筑了大量钢筋混凝土工事,还部署了装甲巡逻艇。
必须摧毁他们的江防火力点。林文澜命令刚组建的炮兵集群,进行为期三天的火力准备。
二月十五日,解放军炮兵开始对南岸敌军阵地实施精确打击。美制155毫米榴弹炮展现出惊人威力,重要工事接连被摧毁。但敌军很快还以颜色,用舰炮进行反制。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林文澜在指挥部里踱步,必须想办法压制敌军江防舰队。
这时,装甲团长赵铁柱提出一个大胆建议:司令员,我们的坦克是否可以改装成自行火炮,在江北岸直接打击敌军舰艇?
林文澜眼睛一亮:立即试验!
工兵部队连夜改造了十辆坦克,加装了大口径迫击炮。二月二十日,这些坦克自行火炮首次投入战斗,成功击伤两艘敌军巡逻艇。
然而,渡江的最大难题仍未解决——如何让重型装备渡过长江。
司令员,我们在芜湖江段发现一个国军废弃的渡口。侦察兵报告,那里水深较浅,河床坚硬,适合架设重型浮桥。
林文澜亲自前往勘察。这个被称为老虎口的江段虽然水流湍急,但确实具备架设重型浮桥的条件。
就在这里突破!他下定决心。
三月一日,渡江战役总攻开始。林文澜命令部队在多个渡口实施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与此同时,工兵部队在老虎口秘密架设重型浮桥。
快!再快一点!工兵团长王振华亲自在江心指挥。战士们冒着敌军零星炮火,奋力拼接浮桥组件。
凌晨四时,第一条重型浮桥终于贯通。林文澜立即下令:装甲第一团,立即过江!
赵铁柱率领坦克部队隆隆驶上浮桥。由于载重过大,浮桥在激流中剧烈摇晃。最前面的坦克差点滑入江中,幸亏驾驶员技术娴熟,及时稳住车体。
放慢速度,保持间距!赵铁柱在无线电中提醒。
就在先头部队即将抵达南岸时,意外发生了。敌军一支装甲巡逻队发现了渡江行动,立即开火拦截。
炮兵掩护!林文澜在江北岸命令。
刹那间,北岸炮兵群万炮齐鸣,炮弹如雨点般落在南岸敌军阵地上。刚刚过江的坦克部队也立即展开还击。
不要停留!继续前进!赵铁柱大喊。坦克冒着炮火冲上南岸,迅速占领滩头阵地。
与此同时,机械化步兵乘坐特制的两栖运输车开始渡江。这种新装备大大提高了渡江速度,仅用两小时就输送了一个整编团过江。
报告司令员,南岸登陆场已经巩固!通讯兵兴奋地报告。
林文澜却没有丝毫松懈:命令后续部队加快渡江速度。敌军很快就要反扑了。
果然,上午八时,国民党军两个装甲营在空军掩护下发起反击。刚刚过江的解放军装甲部队面临严峻考验。
采取防御队形!赵铁柱沉着指挥,利用地形掩护,放近了打!
坦克手们展现出精湛技艺。他们利用江南水网地带的特点,将坦克隐蔽在堤坝后,待敌军进入射程后才突然开火。
激烈的装甲对战在长江南岸展开。美制谢尔曼与国民党军的m3斯图亚特在田野间追逐厮杀。由于装备性能占优,解放军很快取得上风。
司令员,赵团长请求炮火支援!观察哨报告。
林文澜看了看地图:命令江北炮兵实施超越射击,注意避开我军阵地。
在精准的炮火支援下,敌军反击被彻底粉碎。到中午时分,林文澜的部队已经在南岸建立起一个纵深五公里的桥头堡。
立即拓宽登陆场!林文澜命令后续部队,我们要在今天天黑前,确保足够空间让全军渡江。
工兵部队连夜又架设了两座浮桥。到三月二日黎明,林文澜兵团主力已经全部渡过长江。
站在南岸的土地上,林文澜感慨万千。他转身对周志宏说:传令全军,严格执行群众纪律。我们现在是在新区作战,更要赢得民心。
渡江成功后,林文澜兵团如出鞘利剑,直指杭州方向。钢铁洪流在江南水乡中势如破竹,为后续部队打开了胜利之门。
长江天险已被突破,全国解放的曙光就在眼前。这支从东北一路南征的铁军,正在书写着中国战争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