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公主转而赞叹起苑中一株品相极为罕见的“金带围”芍药是如何得其不易,花开又是如何绚烂夺目,仿佛预示着国朝祥瑞。众人心领神会,纷纷附和,气氛顿时从方才的凝肃转为一片轻松闲雅的赏花氛围。
王忱得以借机下台,面色稍霁,低头默默饮茶,不再言语。王坦之则眼神阴鸷地扫过陆昶与谢道韫,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就在这看似和谐的氛围中,**王璎**轻笑一声,声音如出谷黄莺,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她**身姿摇曳地走到那株“金带围”旁**,金红色的裙摆与富丽堂皇的芍药相映成辉,人比花娇。
她并未直接看向陆昶,而是对着临海公主及众人笑道:“殿下说得是,这‘金带围’确是祥瑞之兆。不过呀,璎看着这花,倒忽然想起论道时提到的‘材与不材’之辨了。” 她巧妙地将已被公主按下的话题,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再次勾起,却不再具有攻击性。
众人皆好奇地望向她,不知这娇艳的女郎又能说出什么妙语。
王璎**伸出纤纤玉指,虚点着那饱满艳丽的花瓣**,眼波流转,**最终含笑落在陆昶身上**,声音带着几分娇憨与俏皮:“**您们想啊,这芍药若生于幽谷,无人得见,再美也是‘不材’;如今它得遇殿下,移栽至此凤池苑,绚烂盛放,引得我等皆来观赏赞叹,这便是它的‘材’了吧?可见这‘材’与‘不材’,有时也看际遇缘分呢。**”
她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陆昶**,语气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与好奇:“**就像陆参军,若无机缘施展抱负,或许便如深谷幽兰,我等也无缘得见其经纬之才。如今立下不世之功,名动天下,正是良材得遇其时!却不知参军于这‘材’与‘不材’、‘遇’与‘不遇’之间,可有如这芍药般的感悟?可能说与我们听听?**”
她极其聪明地将一个沉重的哲学命题,**转化为一个关于机遇、才华与赏识的、更易于发挥也更贴近陆昶个人经历的话题**。借花喻人,既赞美了陆昶是“良材”,又暗示了他的成功离不开“际遇”,问题本身显得灵动而不乏深度,更带着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撩拨。
这一番话,既避开了再次引发激烈争论的风险,又成功地将全场的焦点和一个颇具意味的问题抛给了陆昶,完美地达到了她吸引陆昶注意、并与之对话的目的。
谢道韫在一旁静听,**唇角几不可察地微微弯了一下**,似是对王璎这小聪明的欣赏,又似是觉得有趣。
桓婧在远处**“噗嗤”一声笑出来**,低语道:“这比喻倒是新鲜,倒是会借花献佛!”
庾清萱也稍稍松了口气,觉得这个问题似乎不那么凶险。
陆昶闻言,不禁对王璎的急智和巧妙心思刮目相看。他微微一笑,从容答道:“王女郎妙喻,昶受宠若惊。愧不敢比名花。然女郎所言‘际遇缘分’,确乃至理。**材之美恶,固然在天;而能否成器,却需际遇与自身砥砺相辅相成。譬如良木,遇明匠方成栋梁;譬如璞玉,待良工乃现光华。昶深感此生之幸,在于得遇明公赏识,将士用命,方有尺寸之功。岂敢以此自矜?唯有惕厉自省,不负天恩,不负机遇而已。**” 他的回答,谦逊而得体,将功劳归于上位者的赏识和团队的努力,再次明确了自己的位置,滴水不漏。
王璎听了,眼中光彩更盛,她就喜欢陆昶这份沉稳和滴水不漏。她**以团扇轻掩朱唇,笑得花枝乱颤**:“**参军真是的~总是这般谦虚!不过您这‘不负天恩,不负机遇’说得真好,璎记下了!**” 她得到了回应,心满意足,**留下一个明媚动人的笑容**,便翩然融入身旁的贵女群中,继续赏花说笑去了。
经她这么一搅动,场间气氛更加活络起来。众人皆觉得王璎聪慧可爱,陆昶应对得体,方才那点辩论的硝烟味彻底消散,真正进入了雅集赏花、交际应酬的环节。
然而,陆昶心中那根弦并未放松。他知道,王璎只是一个小插曲,真正的风波,或许并未远去。他看了一眼王坦之的方向,只见他正与身边人低语,眼神闪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东晋风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