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厉陆路进攻的挫败,让陆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东海郡的未来,绝不能仅仅局限于陆上防御。浩瀚的海洋,既是天然的屏障,也应是通往财富、力量乃至战略主动的坦途。且清徽真人曾提及,建康方面可能动用阴晦手段,若能从海上建立一条相对独立、隐秘的联络与物资通道,其战略价值不可估量。
于是,在春耕夏耘的间隙,一项名为 “碧涛” 的绝密计划,在东海郡沿海几个被严格封锁的港湾内悄然启动。主持此事的,是陆昶新近提拔的一位特殊人才——原疍民首领,周鲲。
周鲲年约四旬,皮肤黝黑粗糙,是常年海上生涯的印记,但一双眼睛却锐利有神,对海流、季风、暗礁了如指掌。他麾下原本聚集着数百名被陆上人轻视、生活困苦的疍民,胥民是指古代沿海水上居民的统称。陆昶颁布的《募兵令》和惠民政策,并未因他们身份低微而将其排除在外,反而因其熟悉水性而格外看重,这深深打动了周鲲。
这一日,陆昶与谢玄、高啸,在周鲲的引导下,秘密视察了位于郯城以东一处隐蔽峡湾内的“碧涛营”。此地戒备森严,外围由高啸的内卫层层设卡,内部则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传统的楼船巨舰,而是数艘外形奇特的新式船体。它们比寻常渔船大,却又比朝廷的官船显得更为修长、低矮,船首尖锐如刀。
“府君请看,”周鲲指着其中一艘已接近完工的船只,语气中带着自豪,“此乃按使君所绘图样改造的‘海鹘船’。船体采用新式榫卯与铁钉混合结构,更加坚固;以‘水密隔舱’之法,即便一两处船舱破损,亦不致沉没。最重要的是,我等依照使君指点,改进了帆装与舵效,使其在侧风、逆风下亦能较好行驶,远比旧船灵活迅捷!”
陆昶仔细观察,点头认可。他带来的现代船舶知识虽然零散,但结合此世工匠的经验与周鲲等疍民的实践,已然初见成效。他又看向船侧安装的几具改良型床弩和一种新打造的、带有倒钩的拍杆,问道:“弩箭射程与威力测试如何?拍杆操作可还便利?”
周鲲答道:“回府君,弩箭射程可达一百五十步以上,在海上已属难得。拍杆由绞盘驱动,虽不及床弩迅捷,但近身接舷时,一击之下,足以碎木断桅,威力巨大!弟兄们正在加紧练习配合。”
谢玄看着这些与北府军水师风格迥异的战船,眼中异彩连连:“陆兄,此船看似不大,然其设计理念先进,兼顾速度、灵活与防护,若成规模,在近海作战,必将是一支奇兵!”
陆昶道:“此仅为第一步。我们的目标,不仅是防御近海,将来更要能驰骋远洋,护我商路,甚至……跨海击敌!”他的目光仿佛已穿透海湾,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
离开船坞,众人又来到一处由巨大岩洞改造而成的营地。数百名被选拔出来的青壮,正在此接受严苛的水军训练。他们中既有原疍民子弟,也有熟悉水性的沿海农户,甚至还有一些被赦免、愿意效力的原海寇。
训练内容远超寻常水师。除了必学的操帆、划桨、接舷格斗外,还包括利用罗盘与星象进行初步的航海定位、识别海图、应对海上风暴与疾病的常识,甚至还有在颠簸船只上使用弓弩和操作床弩的专项练习。陆昶还特意要求,所有水军士卒必须半数以上通晓水性,能进行简单的水下作业或泅渡作战。
“水性训练最为艰苦,但也最为重要。”周鲲指着那些在冰冷海水中奋力泅渡的士兵,“府君有令,不会水者,不得为‘碧涛’正兵!如今已有近半人可在风浪中泅渡百步以上。”
高啸看着这支初具雏形、纪律严明且充满活力的新军,低声道:“府君,有此水军,不仅可防慕容厉从海上偷袭,将来或可北上骚扰青州沿海,断其盐路,甚至……南下与江东进行一些‘特殊’的贸易,避开桓温的耳目。”
陆昶微微颔首。建立水军,是他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陆上防御体系让他立于不败之地,而水军,则将是他未来打破僵局、开拓局面的利刃。这支隐藏在碧涛之中的力量,目前虽还弱小,但其蕴含的潜力,或许将远超世人的想象。
他看向周鲲,郑重道:“周校尉, ‘碧涛营’乃我东海机密,亦是未来之希望。物资、人手,郡府会全力保障。我要你在一年之内,练成一支可堪一战、拥有二十艘新式海鹘船的精锐水师!可能做到?”
周鲲胸膛一挺,眼中燃烧着被信任与重用的火焰,肃然抱拳:“末将,必不负府君重托!定让我东海‘碧涛’之名,响彻瀚海!”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东晋风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