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一块温润的墨玉,轻轻裹住云栖村。陆砚辞书房的灯还亮着,暖黄的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庭院的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影。书桌上,一本摊开的《江湖志·侠影篇》原着旁,放着刚打印好的定档海报样稿——海报上,草原的晨雾漫过蒙古包顶,华山的云海托着侠客衣袂,桃花岛的落英飘进澄澈溪流,郭靖与黄蓉的剪影并肩立于襄阳城头,下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八个字烫金发亮,连角落的出品方落款“云栖文创”,都透着一股沉淀后的厚重。
门被轻轻推开,林舟手里攥着一份还带着油墨温度的报告,脚步比往常轻快了几分,报告的边角被他攥得微微发皱,眼底亮着压抑不住的光。“砚辞,好消息!”他快步走到书桌前,将报告摊开,指尖落在“预售票房”一栏,“《侠影篇》正式定档明年春节黄金档,今天上午十点开启预售,仅三小时,票房就破了五千万,现在已经突破一亿元了!更关键的是,购票平台的‘想看指数’高达98.7,是今年春节档所有影片里最高的。”
他顿了顿,又指向另一页:“海外平台那边也定了,Netflix、disney+会在国内上映当天同步上线,还特意做了‘武侠文化专题页’,把《侠心》歌曲、《侠影人物志》还有实景拍摄特辑都放进去,说是‘让全球观众沉浸式感受东方江湖’。另外,‘真诚创作联盟’的成员单位昨天刚突破一百家,连之前比较保守的几家传统出版社,都主动申请加入,想跟着我们一起做‘非遗题材图书’。”
最让林舟振奋的,是最后一段内容:“文旅部今天下午给我打电话,说准备把‘云栖模式’纳入下一步的‘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规划’,还要在明年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设‘云栖模式案例展区’,邀请我们分享‘新人培养’‘非遗融合’‘文化输出’的经验,说是‘要让更多企业看到,真诚创作既能守得住文化,也能走得向市场’。”
陆砚辞静静地听着,指尖轻轻拂过海报上襄阳城的轮廓,动作缓慢却带着珍视。他的脸上没有林舟那般明显的激动,只有一种历经沉淀后的平静,可若仔细看,会发现他眼底深处,藏着比星光更亮的光芒——那是对“付出有回响”的欣慰,更是对“未来有方向”的笃定。
“一亿预售,一百家联盟单位,文旅部的认可……这些都是好消息,但也只是阶段性的成果。”他放下海报,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望向窗外——夜色中的云栖村一片静谧,只有村小的窗户还亮着灯,隐约有孩子们唱《归来》的歌声飘来,稚嫩却清亮,像撒在夜色里的碎钻,“《侠影篇》不是终点,是我们想做的‘文化叙事’的一个开始。”
他拿起笔,在一张空白纸上轻轻画了三个圈,分别标注“人”“作品”“文化”:“未来的路,我们要在这三个方向上走得更稳、更远。在‘人’的方面,不能只培养文学、影视、音乐的新人,还要联合非遗传承人,培养‘懂传统、会创作’的复合型人才——比如让竹编匠人学设计,把传统纹样融入现代文创;让古法造纸师傅学故事创作,把造纸技艺写成绘本。在‘作品’的维度,不能只停留在武侠、现实题材,还要挖掘更多元的传统文化载体——比如做一部关于‘中国节气’的动画,让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民俗故事;拍一部关于‘传统医药’的纪录片,讲中药炮制里的匠心。”
谈到“文化输出”,陆砚辞的眼神多了几分深远:“不只是把作品翻译成多语言,还要做‘深度文化陪伴’——比如《老街》英文版后续,我们可以联合海外书店,办‘竹编体验沙龙’,让读者一边读小说,一边亲手编小竹篮;《侠影篇》海外上线后,我们可以邀请海外华人学者做‘武侠精神解读’直播,讲‘侠之大者’和西方‘骑士精神’的异同,让文化输出不是‘单向传递’,而是‘双向共鸣’。”
林舟看着纸上的三个圈,突然明白了陆砚辞平静背后的底气——他们追求的从来不是“某一部爆款”“某一个成绩”,而是想搭建一个“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走出去”的生态,一个“让真诚创作者有舞台、有未来”的平台。
“不用太急,我们一步一步来。”陆砚辞将纸折好,放进抽屉,里面还躺着三年前云栖刚成立时的创业计划书,封面已经有些泛黄,却依旧能看清“让好故事被看见”的初心,“就像我们当初拍《侠影篇》,从草原到华山,从海选到特训,从来不是靠‘快’,而是靠‘稳’。未来也一样,培养一个新人可能需要三年,做一部好作品可能需要五年,把文化讲给世界听可能需要更久,但只要方向对了,慢一点也没关系。”
窗外的歌声渐渐淡了,村小的灯却依旧亮着,像一颗温暖的星。陆砚辞走到窗边,望着远处云栖村的灯火,想起第一次来这里时,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弃的村办厂区,如今却成了“文化微光”的发源地——从《讲台》照亮乡村教育,到《老街》唤醒手艺记忆,再到《侠影篇》传递武侠精神;从三十人的小团队,到一百人的大家庭,再到一百家联盟单位的集结……那些曾经微弱的光,早已汇聚成炬,照亮了一条属于“真诚创作”的路。
《侠影篇》上映的前夜,没有喧嚣的庆功,只有这份对未来的笃定与期待。陆砚辞知道,春节档的票房、海外的口碑,都只是新征程的“序章”——真正的征程,是让更多传统文化在创作中“活”起来,让更多真诚的故事跨越山海“走”出去,让“云栖模式”的初心,在更多人心里“扎”下根。
夜色更深了,书房的灯依旧亮着,像一座小小的灯塔,照亮着属于文化传承与真诚创作的,漫长却光明的新征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