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站在旁边的聋老太太看着眼前这一幕,轻轻叹了口气,心里清楚,就算自己出面拦着,赵卫国也不会给她这个面子。
更何况,人家赵卫国根本没做错什么——他们不跟你讲“大院里的道德人情”,只跟你讲国家的法律规矩,你根本没什么办法。
而且人家说得也在理:要是这次退让了,等赵家的男人们都离开大院,他们家剩下的老弱妇孺,还不知道要被欺负成什么样呢。
就在赵家众人转身要走的时候,赵卫国特意回头对自己的妹妹叮嘱道:
婷婷,你看清楚了——以后家里要是出了什么事,或者遇到不公平的待遇。
不用跟大院里的任何人多费口舌,直接去找街道的赵主任;要是找不到赵主任,就去派出所报警。
我就不信了,一个小小的四合院,还能翻了天、造了反不成?还能不遵守国家的法律不成?
这番话的声音可不小,整个大院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易中海皱紧了眉头,心里瞬间就明白了——赵卫国这话是说给妹妹听的,更是说给大院里所有人听的。
傻柱根本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还在一旁咋咋呼呼地抱怨:
一大爷,您看看!这赵家小子也太嚣张了,一点都不懂得尊老爱幼!
秦姐他们家都难成这样了,他还咬着不放,这简直就不是人干的事!
一大爷,您不是认识赵主任吗?要不您去跟赵主任说说情?
听到何雨柱的话,秦淮茹立刻满怀期待地看向易中海。
可易中海毕竟不是傻柱他们,平时虽然爱给众人“洗脑”,但他自己心里门儿清——
这种事在大院里私下里说说也就罢了,真要是去找赵主任说情,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搞不好连他这个“一大爷”的身份都得保不住。
易中海看着何雨柱,无奈地叹了口气,但心里却在盘算:也就何雨柱这么拎不清的,才好控制,将来也方便让他给自己养老。
这也是易中海一直看不起二大爷刘海中、三大爷阎埠贵和赵铁柱的主要原因——他们家里孩子太多了:刘海中家有三个儿子,阎埠贵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赵铁柱家也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凭什么别人都有子嗣传承,偏偏自己没有?
所以易中海表面上装得大公无私,骨子里其实自私得很。
聋老太太听到何雨柱的话,脸色一沉,对着他喊道:
傻柱,你过来!
而另一边,许大茂看着赵卫国的做法,心里像是突然打开了一扇门——要是自己早像赵卫国这样硬气,何雨柱那小子早就被送进去了。
不过现在也不晚,何雨柱这个愣头青,根本不知道法律的厉害。
许大茂在一旁看了一会儿,便悄悄离开了。
众人见没什么热闹可看,也纷纷散去,只剩下贾张氏坐在自家门口,一边拍着大腿一边嚎啕大哭,嘴里还不停地咒骂着赵卫国。
赵卫国刚好从前院走过来,听到咒骂声,停下脚步,指着贾张氏严肃地警告:
贾张氏,我警告你——再让我听到你在这儿骂街,我马上就去报公安。
你可别忘了,“封建余孽”这顶帽子,可比盗窃的罪名重得多——你整天在家里念叨死去的老伴儿,这就是典型的封建迷信!
看在咱们同住一个大院的情分上,我今天先给你留点脸面;要是你再敢这么做,到时候可别怪没人肯帮你!
说完这话,赵卫国根本没理会贾张氏那难看的脸色,转身就回了自己家。
大院里还没走远的人听到赵卫国的话,都停下脚步若有所思——还真是这么回事,在这个年代,封建迷信可是天大的事,严重的话真能让人丢了性命。
众人回头看向坐在地上的贾张氏,眼神里都多了几分幸灾乐祸——以前大家都觉得贾张氏胡搅蛮缠,没什么好办法治她。
但现在,终于有人找到治她的法子了。
聋老太太看着眼前这一切,再次叹息着说:
赵家这小子,可真够厉害的——他这是给大院里所有人,都递了一把“刀子”啊!
何雨柱听得一头雾水,不解地问道:
老太太,什么刀子啊?那赵八犊子啥时候给别人送刀子了?我怎么没瞧见?
听到何雨柱这话,聋老太太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失望:
真是个傻柱子啊!我要是不在了,你可该怎么办才好?
易中海连忙上前打圆场,对着老太太说道:
老太太,您这说的是什么话?您身体这么硬朗,肯定能长命百岁!再说了,不是还有我吗?
有我在,怎么可能让傻柱吃亏呢?
老太太抬眼瞥了易中海一眼,心里暗自嘀咕: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
但她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只是淡淡地吩咐:
这件事,你们两个就别管了!
何雨柱一听就不乐意了,急忙反驳:
那可不行!要是咱们不管,棒梗岂不是就全完了?那样秦姐得多伤心啊?
要知道,这个年代可不像后来那么宽松——偷一只鸡,要是被人咬住不放,都能判两三年;要是偷一头牛或者一只羊,那基本就是“打靶”的下场。
更别说这次棒梗偷的东西,价值好几百块钱呢。
那个年代的法律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有些条款执行起来却格外严格。
所以这事,绝对不是忍几个月就能过去的。
听到何雨柱的话,易中海忍不住厉声训斥:
傻柱!你难道想把这件事扛到自己身上不成?
何雨柱被易中海这么一问,反而认真地琢磨起来,随后开口问道:
要是我站出来,说这事是我指使棒梗干的,他是不是就能被放出来了?
聋老太太听到这话,立刻厉声打断他:
你要是不怕死,就尽管去!棒梗年纪小,顶多也就蹲几年监狱;可你是成年人,涉案金额又这么大。
你要是敢替他背这个锅,你就得去“吃枪子”,而棒梗顶多就蹲几个月。
你要是真不想活了,就尽管去!
听到老太太这番话,何雨柱急忙使劲摇着头说:
那可万万不行!我还没活够呢,可不想就这么丢了性命!
何雨柱心里虽说一直惦记着秦淮茹,也愿意为她付出不少,但还没到愿意拿自己的命去“讨好”她的地步。
旁人都喊他“傻柱”,可他心里头一点都不傻。
就像原着里写的那样,他能为了秦淮茹,替棒梗偷鸡的事儿背黑锅;但当初秦淮茹让他去偷公家的棒子面,他却说什么也不肯,最后还是自己掏钱买了送过去。
所以说,何雨柱别看表面上大大咧咧的,其实心里头精明着呢。
要不是秦淮茹的手段更高明些,最后谁会落得“绝户”的下场,还真不好说。
因此,这种会掉脑袋的事儿,何雨柱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听到何雨柱这么说,聋老太太心里悄悄松了口气——看来何雨柱还没傻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不过一想到赵卫国之前说的那些话,老太太又没了多管闲事的念头。
以前她还觉得何雨柱是真傻,对自己好、对易中海好、对秦淮茹家好,是个实打实的老好人。
可听完赵卫国的话,老太太才琢磨明白:何雨柱除了对自己、对易中海,还有对秦淮茹一家好之外,对大院里的其他人根本没什么好脸色,甚至还动手揍过刘海中。
这么一看,何雨柱是真的不傻。
所以见何雨柱没打算去犯傻,老太太也就不再管他,但还是忍不住叮嘱了一句:
傻柱,赵家的人你可别去招惹,不然就算你真的进去了,我也没法把你捞出来!
其实老太太心里也曾想过:要是何雨柱真的去招惹赵家,说不定能借着赵家的手,好好整治一下秦淮茹——到时候何雨柱没了工作,以秦淮茹的性子,肯定不会再搭理他。
那样一来,何雨柱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可赵卫国那小子,算计人的时候根本不用自己动手,手段太狠。
所以老太太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别去招惹赵家为好。
更何况,赵卫国家里虽然没有现役军人,但一家老小,不管是老人、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在为支援祖国做贡献。
这种做法,简直就是“不灭金身”——就算真出了什么事,国家也会格外照顾他们家。
所以老太太心里清楚,就凭易中海和何雨柱,根本不是赵家的对手。
易中海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可他实在没什么办法——赵卫国这几天做的事,一件比一件出人意料,他根本应付不过来。
赵家众人回到家里后,吴桂芬还是有些担心,拉着赵卫国问道:
三儿,咱们今天这么做,会不会出什么事啊?
赵卫国轻轻摇了摇头,语气笃定地安慰道:
妈,您放心吧,没事的。
只要他们敢来咱们家找茬,就让妹妹直接去找赵主任;找不到赵主任,就去派出所报警。
多来几次,他们自然就不敢再招惹咱们家了——就算他们心里记恨咱们,也没什么办法。
其实我就是要让他们既记恨咱们家,又怕咱们家。
等将来我和大哥、二哥走了,也就没人敢欺负您和妹妹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四合院:从下乡开始的逍遥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