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紘带着长枫连夜前往李御史府邸请罪,盛府中众人皆悬心等待。林噙霜在房中坐立难安,墨兰陪着母亲,也是忧心忡忡。王氏则忙着安抚下人,吩咐紧闭门户,不得走漏风声。
明兰侍奉在祖母榻前,老太太虽面色平静,手中捻动的佛珠却比平日快了几分。
“祖母。”明兰轻声开口,“明兰有些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老太太抬眼看了看她:“但说无妨。”
明兰斟酌词句:“父亲带三哥哥去请罪,虽是正理,但恐怕还不够。李御史以刚直闻名,最恨权贵徇私。若是见父亲爱子心切,反而可能更加严厉。”
老太太点头:“你说得有理。那依你看,该当如何?”
明兰轻声道:“明兰以为,应当主动重罚三哥哥,以示盛家绝不徇私。如此或能争取李御史的谅解,甚至博得个治家严谨的名声。”
老太太沉吟片刻:“如何重罚?”
明兰道:“可让三哥哥闭门思过一年,期间抄写经书百卷,并捐出一年月例做善事。对外则称盛家子弟不肖,自当严加管教。”
老太太眼中闪过赞许之色:“好个以退为进之计。只是你父亲那里...”
正说着,盛紘回来了,面色凝重。长枫跟在他身后,脸色苍白,显然受了不小的惊吓。
“如何?”老太太问道。
盛紘叹道:“李御史倒是见了,但态度冷淡。只说依法办事,明日早朝自有公断。看来这场弹劾是免不了了。”
林噙霜闻讯赶来,一听此言,顿时泪如雨下:“主君,这可如何是好?若是弹劾成功,枫儿的前程可就毁了!”
盛紘烦躁道:“现在知道哭了?早怎么不好好管教儿子!”
老太太开口道:“紘儿,明兰方才有个主意,你听听看。”
明兰上前一步,谦逊道:“父亲,明兰愚见,或许我们可以主动重罚三哥哥,并将处罚公之于众。如此既能显示盛家绝不徇私,或许还能争取言官的谅解。”
盛紘皱眉:“重罚?如何重罚?”
明兰将方才的想法又说了一遍。盛紘听后犹豫道:“闭门思过一年?会不会太重了?长枫还要备考下一科...”
明兰温声道:“父亲,明兰近日读《史记》,看到一段故事,觉得颇有启发。”
盛紘看向她:“什么故事?”
明兰道:“汉文帝时,丞相申屠嘉之子犯法,文帝欲宽宥之。申屠嘉却坚持依法处置,亲自下令重罚其子。事后文帝不但没有怪罪,反而更加敬重申屠嘉,认为他公正无私。”
她顿了顿,见盛紘听得认真,继续道:“《道德经》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此次三哥哥惹祸,若是处理得当,或许反而能成为盛家立威的契机。”
盛紘沉吟不语。林噙霜却急了:“这怎么行!闭门一年,枫儿的前程就毁了!明兰,你安的什么心?”
明兰低头:“林小娘误会了。明兰是为盛家着想。若是轻罚,恐怕难以平息御史之怒;若是重罚,反而可能转祸为福。”
老太太开口道:“明兰说得有理。紘儿,此事关乎盛家声誉,不可因小失大。”
盛紘仍在犹豫:“可是长枫毕竟年轻,若是闭门一年,恐怕...”
明兰轻声道:“父亲可还记得前朝王宰相的故事?”
盛紘看向她:“什么故事?”
明兰道:“王宰相之子当年也曾因言获罪,王宰相不仅没有相护,反而主动上表请罪,要求重罚其子。结果皇上感其公正,不但没有处罚,反而更加重用。其子经过此次教训,后来也成才了。”
她顿了顿,补充道:“有时候,重罚反而是爱护。三哥哥经此一遭,若能深刻反省,未必不是好事。”
盛紘长叹一声,在房中踱步。良久,他终于停下脚步,下定决心:“你说得对。有时候重罚反而是爱护。就这么办吧!”
林噙霜还要再争,被盛紘厉声制止:“不要再说了!若不是你平日太过溺爱,长枫何至于此!这次就按明兰说的办!”
他当即吩咐:“来人!将三公子关进祠堂思过!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出门!明日一早,我会亲自上表请罪,并说明家法处置!”
长枫面如死灰,被下人带往祠堂。林噙霜痛哭失声,却不敢再争辩。
盛紘又对明兰道:“你方才说的捐月例做善事,也很好。就让长枫捐一年月例,在城外设粥棚赈济贫民吧。”
明兰谦逊道:“父亲明鉴。”
次日早朝,盛紘果然主动上表请罪,陈述长子酒后失言之事,并详细说明家法处置:闭门思过一年,抄写经书百卷,捐月例设粥棚赈灾。
皇上听后,果然没有重罚,反而称赞盛紘治家严谨,教子有方。李御史见状,也只得罢休,还私下对同僚说:“盛大人如此公正,倒是难得。”
消息传回盛府,众人都松了一口气。王氏对盛紘道:“没想到明兰的主意还真管用。”
盛紘感叹:“是啊。若不是明兰提醒,我恐怕还会想着如何相护,那才是真的害了长枫,也害了盛家。”
他特意来到寿安堂,对明兰道:“这次多亏了你。为父差点因小失大。”
明兰谦逊道:“父亲过奖了。明兰只是尽一份心力而已。真正决策的还是父亲。”
老太太欣慰道:“明兰近日读书颇有长进,懂得学以致用,很好。”
盛紘又问:“你方才说的申屠嘉和王宰相的故事,是哪本书里看的?”
明兰低头:“是祖母教导明兰的。祖母常说,读史可以明智,以往知来。”
盛紘感慨地看向老太太:“母亲教导有方。”
此事过后,盛家上下对明兰刮目相看。谁也没想到,这个平日不声不响的六姑娘,竟有这般见识和智慧。
长枫被关在祠堂思过,起初还不甘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林噙霜虽然心疼,却也不敢再溺爱,只得时常去祠堂看望,嘱咐儿子好生反省。
明兰则依旧低调如常,仿佛那日的献策只是举手之劳。但她知道,这次事件让她在盛家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父亲开始重视她的意见,祖母也更加放心地将一些事情交给她。
晚间,明兰在日记中记下:“兄长惹祸,家族危难;献策重罚,以退为进;父亲采纳,转危为安。”
她放下笔,想起祖母的教诲:智慧不在于显露,而在于适用。这次她适时献策,既帮助家族度过危机,又没有过分显露自己,正是恰到好处。
窗外月光如水,明兰吹熄烛火,安然入睡。她知道,在这深宅大院中,还会有更多的风波和挑战。但只要保持智慧与定力,就能在纷繁世事中安然前行。
而这一切,她都早已做好准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知否?藏慧于拙是真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