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是架空小说,此章架空,望勿较真!)
木盒开启,里面盛放的正是白糖。
《天工开物》有记载,极细的白沙糖,最早出现于明嘉靖年间。
前世曾在某音上,看过一个段子:一硫二硝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
崇祯此刻想法很简单,tNt与原子弹手搓不出来,但在这黑火药里掺入白糖。
做成威力更大的炸药包,理应是不成问题的,只是不知威力会大多少。
待火药与白糖搅拌均匀,直到再也看不见糖粒,崇祯便唤来老姜头。
命人重新称取五斤,这混合搅拌好的火药,依照先前之法,捆扎成一个新的炸药包。
众人再次来到试爆场,这次退到了两百步之外,并在三十步处增设了一圈木质假人。
又一名锦衣卫被派去点火,有了前次教训,此番引信足有三尺有余。
预留了充足的撤离时间,那锦衣卫吹燃火折子,点燃引信后便转身快速跑开。
待他跑出百步开外,身后才传来一声,闷雷般的巨响——“嘭隆!”
这一次,连军器局的地面感觉到震颤,气浪扑面而来,所幸距离较远并未将人掀翻。
爆炸声过后,众人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检视爆炸效果。
只见试爆场中央,被炸出一个深逾三尺、直径近两丈的大坑。
五步与十步的假人,已被彻底撕成碎片,部分碎木因爆炸高温,还有火苗在燃烧。
二十步处的假人,躯干大多被狂暴的力量,炸出了数条裂缝。
三十步处的假人,被气浪给强行掀倒,木头假人倒是并未看出伤痕。
崇祯微微点头,对此效果颇为满意,忍不住脸上挂了一抹笑意。
然而崇祯这抹笑意,落在周遭众人眼中,却是意味难明,只感觉脊背隐隐发寒。
洪承畴何等机敏,当即拉上孙传庭跪倒,高声赞颂道:“恭喜陛下,得此神物!”
“朝廷大军有此利器在手,何愁建奴不灭,流寇不平!天佑大明呀!”
见两位统帅如此,其余锦衣卫、太监、宫女,连同匠人们也纷纷跪地,齐声道贺。
崇祯心情舒畅,抬手道:“都平身吧!两位爱卿,如今对这入关的建奴,可有新看法?”
孙传庭抢先道:“陛下!若给臣一万个此等‘炸药包’,臣有信心将虏寇两部尽数歼灭!”
洪承畴不甘落后,拱手道:“陛下,臣只需五千个,便可击溃这两路敌军!”
崇祯闻言,难得开怀大笑道:“二位爱卿,不必在此相争。”
“朕即便抽空,京师所有火药库存,至多也只能为你们,每部赶制两千之数。”
崇祯话锋一转,语气肃然道:“数量虽不多,朕的要求却不低,必须重创其中一路。”
“若不能尽全功,或者我军伤亡过大,朕都唯你们是问!明白吗?”
听闻仅有两千炸药包,虽感觉不太够,但也知道朝廷困难,当即单膝跪地。
两人异口同声道:
“臣,洪承畴!”
“臣,孙传庭!”
“愿立军令状!此战若不能胜,甘当军法,提头来见!”
崇祯轻抚着颌下短须,满意颔首道:“好!二位爱卿的军令状,朕收下了。”
“若是做不到的话,到时候朕可是真要,找你们麻烦的。”
洪、孙二人即刻取来纸笔,写下军令状写上姓名官职,又掏出印章盖了个章。
对着笔迹吹了吹,待墨迹干透恭敬呈上,由小太监代为收好。
崇祯环视众人,声调转冷道:“此物关乎胜负,若有人胆敢泄密,致建奴知晓……”
崇祯稍作停顿,语气森然道:“今日在场之人,一个都别想活下去!可听明白吗?”
旋即,崇祯语气稍缓道:“当然,尔等皆有功劳。今日在场者,每人赏银十两。”
恩威并施,方才是高级的御下之道。若只知威吓而无恩赏,终究难以收服人心。
并非崇祯刻意狠厉,实乃如今的大明,早被渗透得千疮百孔。
若建奴提前获知此物,并设法加以仿制,日后战事将更为艰难。
真到那个时候,不如自己早些去,万岁山寻那棵老树了结算了。
众人回到军器局班房,崇祯再次召见老姜头,他挥退左右:“都退下!”
“朕有要事与他相谈,未得朕的传唤,本厅三丈之内,不得有人靠近!”
侍从们躬身退出,锦衣卫随即清场,并将班房团团围住。
老姜头独自面对皇帝,神情不免紧张。
崇祯语气平和道:“平身吧。自己去搬个凳子,坐近些回话。”
老姜头依言搬来圆凳,在离崇祯丈许远的位置,小心坐了半边屁股在凳子上。
崇祯看着他也不点破,随口问道:“你家住何处?家中几口人?每月例钱多少?”
老姜头擦了擦额汗,恭敬回道:“皇上,草民家住保定府郎房。”
“家中有老妻、高堂。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姜云,在辽东边军任小旗。”
“草民在京城,还收了个干儿子,原是城外乞儿,如今跟着草民学手艺,叫二狗子。”
“草民每月例钱是二两银子……只是,已有三个月未曾发放了。”
崇祯听罢略一沉吟,开口道:“朕会派人,将你的老妻与高堂,接入京师安置。”
“另外,朕再赐你城西一座,两进的小宅院。你的儿子姜云,调回朕身边担任亲卫。”
“从今往后,你的月例增至五两,你意下如何?”
老姜头在军器局多年,心思剔透,马上明白皇上这是要,以家眷为质托付机密要务。
他仅迟疑一瞬,便跪地叩首:“草民,叩谢皇上天恩!皇上但有差遣,草民万死不辞!”
崇祯语气转为威严道:“朕不要你死,方才两种炸药包的威力差异,你可看得明白?”
“朕现在将这提升,火药威力的法子传授于你。只是此法关系重大,越少人知道越好。”
“朕将你家人接来京城,确有为质之意。此方法,你一人知晓即可。若有半分泄露……”
崇祯剑眉倒竖,厉声道:“朕必将严惩不贷,你可明白?”
老姜头以头触地,恭敬叩首道:“皇上圣明!小儿能侍奉御前,已是天大的恩典。”
“即便皇上不召他们来,草民也会接其进京。此法关乎国运,草民纵死也绝不敢外泄!”
崇祯见他如此,终于满意点头。身体微微前倾,低声道道:“很好,附耳过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