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崇祯起了个大早。
今天要上朝,原本崇祯是想将,每天的早朝,改成每半月一次的。
但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东林党的那些个文官,绝对要没事找事,暂时只得作罢。
要不说前身敬业呢!小冰河时期的京师,在农历十月之时,已经是滴水成冰的状态了。
这么冷的天,大清早的,就要摸黑起来上早朝。
就算后世的‘牛马’,也没这么早起来干活的,还让不让人活了。
可以这么说,要不是前身自身太多缺陷,其实崇祯十一年,是最有希望绝地翻盘的一年。
奈何前身的崇祯,跟咱们‘运输大队长’一样,没事就喜欢微操,关键还没有军事天赋。
等皇帝来到奉天门的时候,众大臣都到了,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聊着天。
随着太监三声净鞭,全场立即停止喧哗,按官位品级依次站好。
太监高呼:“陛下驾到,众臣朝拜!”
奉天门前的广场上,又响起了那,毫无营养的三呼万岁。
看着下面跪着的的众大臣,崇祯淡淡的说了声:“平身!”
众大臣起身后站定,太监高呼“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此时,胡须都有些发白的,户部尚书程国祥,出班拱手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崇祯点头出言道:“准奏”
程国祥拱手恭敬道:“启奏陛下,此次战争的军饷,臣己备好!不知陛下要发往何处?”
听到饷银准备好了,崇祯满意道:“此事不急,银两可暂放于东?阁,粮草可有备齐?”
程国祥再次拱手答道:“陛下,臣昨日视查,战时储备仓似有蹊跷,万望陛下明查!”
众大臣顿时感觉身上一凉,这也太拼了吧!这要是查出来,首先倒霉的不就是户部尚书?
战时储备仓有两把钥匙,一把是管理仓库的粮官身上,一把在户部尚书身上。
只有同时打开,才能调动,储备仓里的粮食。
储备仓出问题,只有两种可能,户部尚书或粮官身上的钥匙出了问题。
崇祯听得眉头微皱,这大明朝还真是烂到根里了,连战时储备粮仓都敢动歪心思。
崇祯也懒得生气,淡淡的回了句:“朕知道了,此次军事行动的粮食,是否足够?”
“如足够就行了,此事,朕自会派人查证。你们中哪个动过粮仓,自己奏上来饶你一命!”
“给你们半天时间,将事情写于密奏递上来。朕会根据密奏内容,视情况从轻处罚。”
“否则!朕!定要学学太祖的刑法,剥皮实草了!”
崇祯那深邃的目光,仿佛能洞穿世间一切虚妄,接触到皇帝的目光,瞬间就躲开了去。
户部的官员除了程国祥,其他人都噤若寒蝉,反而是这个丢钥匙的人,看似一点都不急。
其实在崇祯手底下当官,算是一个高危职业了,动不动就不分对错的砍人。
但是现在的崇祯,可太清楚这帮官员的德行了,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道德标准。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这帮官员,都两百多年不涨俸禄了,这搁谁身上不早就摆烂了。
这事要是放在后世,自由美丽坚的民众,早就罢工不干。
当然,崇祯朝这帮玩意,不摆烂是不摆烂。
但比摆烂更可恶的是,不仅不干人事,而且每天都想着,怎么搜刮民脂民膏。
可以说整个朝堂之上,屁股底下干净的人,一只手怕是都数得过来。
崇祯想着,等腾出手来搞好经济,就学学后世东南亚某国,也来搞一个‘高薪养廉’。
如果让他们活得滋润了,还对百姓动手,对国家银子动手,那完全就是取死之道了。
兵部尚书杨嗣昌,出班拱手道:“启奏陛下,如今军器局、兵仗局都有锦衣卫驻守。”
“臣,无法统计军事物资,无法对此次军事部署,作出物资的调度,臣恐有影响!”
瞧瞧,这就是大明朝的官员,做什么事得先把锅甩开,至于能不能做成,则毫不关心!
对历史上这个间接害,死卢象升、孙传庭的人,崇祯没有任何好感,整天只会争权夺利。
老早就想换掉这货,奈何短时间内事情太多,等忙完这段时间,定要想办法换掉这货!
崇祯淡淡回道:“军器局、兵仗局正在全力生产武器,但涉密太深不宜公开。”
“杨卿,暂时不用你调度,一切物资调度,朕会亲自安排人完成。”
见皇帝都这么说了,杨嗣昌也不好意思再提,只得退回队伍里。
有太监过来在崇祯耳边说了几句,崇祯面露喜色,随即示意太监。
太监会意后大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能在崇祯朝当官的,那都是人精,既然知道崇祯有事,自然也没有大臣出来,自找没趣。
宣布退朝后,崇祯急匆匆的,就朝东?阁快走而去,心下的迫切可见一斑。
太监传来的圣上口谕,告诉内阁四人(首辅离京督军),回文渊阁去办公就行。
崇祯回到东?阁时,这次的正主还没到。
于是崇祯把关于,建立特种作战的思想要领,训练纲领给写了出来。
大明朝自从‘成化犁庭’后,这么些年以来,永远是被侵略的身份,从来没有打出去过。
想要打出去,只有一个办法,建立两支高机动,高战斗水准的部队。
原本大明朝,是有类似的特种部队的,就是秦良玉的‘白杆兵’,擅长山地丛林作战。
但是,其有较高的局限性,关于特种作战,得足够生猛的将领来统领。
刚写完太监来报,人在门口听宣,崇祯让太监宣人进来。
只见来人身穿锁子甲,剑眉星目,下巴上有些许胡茬,身高在一米八五左右。
没错!来人正是曹文诏侄子曹变蛟,这可是个猛人!
在原本的时间线上,1642年松锦之战中,皇太极差点死在他手上。
曹变蛟上来单膝跪地拱手道:“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笑着挥手道:“小曹将军来了(他与曹文诏并称大小曹将军),平身、赐座!”
曹变蛟也跟卢象升一样懵,怎么皇上这么客气了,也不管曹变蛟懵不懵。
崇祯接着道:“朕可是一直盼着你来啊,李贼被你打得仅剩十八骑,跑商洛山里去了吧!”
曹变蛟中气十足的道:“启禀陛下,是的!臣本已经基本锁定,李贼藏身之地。”
“正想收缩包围圈,一举成擒拿下李贼,怎奈陛下急诏,末将只得率军返回。”
崇祯轻松道:“一条丧家之犬而已,完全不足为虑,朕这里有更重要的事情。”
听说有更重要的事情,曹变蛟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看曹变蛟如此,崇祯会心一笑道:“如今正值鞑子入关劫掠,朕已经做了全面安排。”
“这一次,朕势必要把鞑子,伸入关内的手给砍断。不仅要砍断,还要砍疼他。”
曹变蛟是了解崇祯的,知道自家陛下,说好听点是个微操达人。
说难听点,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