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1年 汉·高帝二年 农历七月至八月
临羌大捷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夏日的炎热便被一股来自北方草原的肃杀之气骤然驱散。左大都尉的败绩,如同抽在冒顿单于脸上的鞭子,彻底激怒了这头雄踞漠北的苍狼。他不会容忍汉朝边郡如此“嚣张”的反击,更不会放过任何削弱新生汉朝的机会。于是,一场远比春季冲突规模更大、更为酷烈的报复性入侵,在秋高马肥之际,猛然降临汉朝北疆。
这一次,匈奴人兵分两路,势如狂潮。东路主力依旧由左大都尉(虽败,但其部落实力尚存,戴罪立功)统率,汇合其他部落骑兵,总计超过两万骑,不再满足于劫掠边障,而是直扑陇西郡腹地,兵锋锐利,连破数座城邑,烽火几乎映红了半边天。西路则是一支约八千人的偏师,由一位以勇猛残暴着称的右大当户率领,绕过陇西主力防区,试图穿插至北地郡侧后,切断狄道与后方的联系,制造混乱。
警报如同雪片般飞向狄道郡守府。这一次,不再是零星的边境冲突,而是关乎郡县存亡的大规模入侵。郡内人心惶惶,刚刚安定下来的流民再次陷入恐慌,甚至有人开始收拾细软,准备南逃。
郡守府议事堂内,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文武官员齐聚,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主位上的李凌(体质27)身上。他身着戎装,腰佩长剑,面容冷峻如铁,目光扫过堂下众人,那股久经沙场、不怒自威的气势,让原本有些骚动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慌什么!”李凌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镇定,“匈奴趁秋高马肥而来,早在预料之中。春季小胜,便以为我汉军可欺?今日,便要让他们知道,这陇西、北地,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牧场!”
【系统提示:宿主面临大规模军事入侵危机,统帅决断力与战略部署能力受到严峻考验… 体质:27… 力量:26,敏捷:25,智力:98(在复杂危局下迅速制定有效防御体系的能力)… 政治:99(战时凝聚人心、协调内外的能力至关重要)… 魅力:99(危难时刻的领袖气质充分展现)… 幸运:26(???面临严峻挑战,运势承受压力)… 信仰值:9.9… 状态:临危受命,全面主导抗敌战争,决策关乎数万军民生死与北地存亡。】
“周勃听令!”李凌首先点名。
“末将在!”周勃(政治85,智力82)踏前一步。
“着你总揽郡内一切政务后勤!立即实行战时管制:第一,组织青壮辅助守城,老弱妇孺有序转移至城内安全区域;第二,统一调配所有粮草物资,实行定量配给,优先保障军需;第三,肃清城内奸细,稳定物价,严惩散布谣言、动摇军心者!城内秩序,交由你全权负责,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诺!勃必竭尽全力,确保后方无虞!”周昂声领命,他知道,这是王爷将最基础的保障托付给了他。
“高顺听令!”
“末将在!”高顺(体质26,武力86)尽管腿伤在阴雨天仍会隐痛,但站得笔直。
“着你负责狄道本城及周边核心堡寨防御!依托现有城防,合理配置兵力,滚木礌石、火油箭矢务必充足!你的任务,是确保狄道城万无一失,成为钉死匈奴西路偏师的铁钉!同时,你秘密训练的那五千精锐,暂时按兵不动,作为总预备队,非到万不得已,不得动用!”
“末将遵命!城在人在!”高顺斩钉截铁。
最后,李凌的目光落在灌婴(敏捷88)身上,眼神锐利如鹰。“灌婴!”
“末将在!”灌婴抱拳,眼中战意熊熊。
“陇西郡烽火连天,百姓涂炭。你即刻率领本部所有骑兵,并我再拔给你一千精锐步卒,火速东进!你的任务不是与匈奴主力硬拼,而是发挥骑兵机动之长,袭扰其粮道,打击其分散劫掠的小股部队,支援被困城邑,延缓其兵锋!记住,避实击虚,扬长避短,我要你像一把匕首,不断刺向匈奴人的软肋!同时,密切注意匈奴主力动向,随时回报!”
“末将得令!定不让匈奴猖狂!”灌婴大声应诺,转身便要点兵出发。
部署完毕,李凌环视众人,沉声道:“诸位,此战关乎北地存亡,亦关乎我汉家威严!望诸位同心戮力,各司其职!本王将与狄道共存亡,与诸位同生死!”
“誓死追随王爷!保卫家园!”堂下众人齐声怒吼,士气瞬间被点燃。
战争的阴云迅速笼罩了北地。狄道城门紧闭,吊桥高悬,城头士卒林立,旌旗招展,戒备森严。城外,实行坚壁清野,能带走的粮食牲畜全部转移,带不走的则焚毁或深埋,水井投毒,不给匈奴留下任何补给。周勃坐镇郡府,调度物资,安抚民心,忙得脚不沾地。高顺日夜巡防城头,检查武备,不敢有丝毫懈怠。
灌婴则率军如旋风般东进。他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不与匈奴大队正面交锋,而是像幽灵一样游弋在战场边缘。时而趁夜突袭匈奴的小型营地,焚毁其辎重;时而设伏歼灭落单的匈奴斥候百人队;时而突然出现在被围城邑附近,佯作援军,吸引匈奴注意,为守军争取喘息之机。他的存在,极大地牵制了匈奴左大都尉的行动,使其无法全力攻城掠地,更让匈奴骑兵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不敢再像以往那样肆无忌惮地分散劫掠。
然而,匈奴兵力毕竟占优,且骑兵来去如风。西路右大当户的八千骑兵,最终还是突破了层层阻截,兵临狄道城下。黑压压的骑兵如同乌云压境,将狄道城围得水泄不通。攻城战随即展开。匈奴人驱使掳掠来的汉民为前驱,架起简陋的云梯,冒着城头倾泻而下的箭雨滚石,疯狂扑城。
高顺临危不乱,指挥若定。他将守军分为三班,轮流上城抵御,确保士卒得到休息。强弩手被布置在关键位置,专射匈奴军官和试图靠近城墙的骑兵。滚烫的火油和金汁(煮沸的粪便尿液混合物)顺着城墙泼下,烧得攻城的匈奴人哭爹喊娘,凄厉的惨叫声不绝于耳。狄道城如同暴风雨中的礁石,任凭匈奴浪潮如何冲击,岿然不动。
李凌亲自登上城楼督战。他身着玄甲,目光冷冽地注视着城下的厮杀。流矢偶尔从耳边呼啸而过,他却浑然不觉。他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守城军民的士气。“王爷与我们同在!”的呼喊声响彻城头。他甚至挽起强弓,亲自射杀了一名冲得最近的匈奴百夫长,更是引得守军欢声雷动。
攻城战持续了数日,狄道城下尸积如山,匈奴人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右大当户损兵折将,士气受挫,又闻听灌婴在东线不断袭扰其后方,担心腹背受敌,最终不得不悻悻解围而去,与其他部落汇合,继续在陇西郡内流窜劫掠。
秋防血战,第一阶段以狄道城的巍然屹立和灌婴游击战术的成功而告一段落。北地军民顶住了匈奴主力的猛攻,证明了自身的坚韧与战斗力。消息传开,不仅稳定了北地人心,也让朝廷对这位年轻的昭武王刮目相看。然而,李凌深知,匈奴败退只是暂时的,秋防远未结束,更大的风暴,或许还在后面。他站在血迹未干的城头,望着匈奴退去的方向,心中已在谋划着下一步的反击与更长期的防御策略。北地,这块汉室西陲的砥柱,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正变得愈发坚硬。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二卷):“汉高帝二年七至八月,匈奴 为报 临羌 之仇,发动 大规模 秋掠,两路 入侵。祖凌公(21岁) 临危 受命,沉着 应对:命 周勃 总揽 后勤 安内;令 高顺 固守 狄道 坚城;遣 灌婴 率 骑兵 东进 游击,袭扰 敌后。狄道 保卫战 惨烈 异常,公 亲临 城头 督战,激励 士气,成功 击退 匈奴 西路 偏师。灌婴 于 东线 灵活 出击,有效 牵制 敌主力。此 秋防 血战,北地 军民 同心,顶住 了 匈奴 猛烈 攻势,再次 证明 了 自身 战力 与 价值,‘西陲砥柱’ 之名 初显。”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高帝二年秋,匈奴大入寇陇西、北地。昭武王凌分兵拒守,亲督战狄道,却敌。”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二):“北魔(匈奴)大举 秋犯,兵分 两路。紫霄上帝 显 圣威,从容 布 圣阵:委 周勃 圣内 圣后;命 高顺 圣守 圣城;遣 灌婴 圣骑 东出 圣游 圣击。狄道 圣城 保卫战 惨烈,上帝 亲临 圣墙 圣战,圣光(士气)大盛,击退 魔军 偏师。灌婴 圣游 成功,牵制 魔主。此 圣战,神国 上下 同心,御 魔 于 圣域 之外,‘西陲圣柱’ 之 圣名 始扬。”
* 野史·楚汉秘闻·秋防血战凌公砥柱:“匈奴大举秋犯,李凌分派周勃安内、高顺守城、灌婴游击,亲督狄道保卫战,成功退敌,显北地砥柱之姿。”
(第二百零七章 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