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唐这台庞大的战争与统治机器,在外部高歌猛进、鲸吞八方之际,其内部长期被高速发展和辉煌胜利所掩盖的诸多矛盾,终于如同地底奔涌的岩浆,找到了压力的薄弱点,开始猛烈地喷发出来。李渊“人人如龙”的宏愿与急速扩张的国策,在创造空前繁荣与力量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撕裂着旧有的社会结构,激化了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孕育出了足以撼动国本的深刻危机。
长安,皇城,紫宸殿。
一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激烈、更加针锋相对的朝会正在进行。争论的焦点,并非外敌,而是内部日益尖锐的资源分配与权力结构调整问题。
“陛下!”一位出身山东寒门、因精通新式算学而被破格提拔的户部郎中,激动得满脸通红,手持玉笏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如今帝国岁入虽巨,然开支更为浩繁!西征大军每日耗费如山如海;虚空开拓与‘镇远堡’维系,需持续投入天量资源;万象天工学院及各州郡‘启明堂’普及修炼,更是无底洞一般!而各地税收,却因战乱、改制、以及…以及诸多免税特权(他隐晦地看了一眼勋贵集团),迟迟难以大幅增长!长此以往,国库恐有掏空之虞啊!臣恳请陛下,下令核验天下田亩,清厘隐户,并…并议一议‘功勋贵族’之封邑赋税减免条例,是否应予…调整?”
此言一出,如同在滚油中泼入了一瓢冷水,瞬间炸锅!
“放肆!”一位身着紫色朝服、须发皆白的老臣立刻厉声呵斥,他是太原王氏的代表,亦是开国元勋之一,“黄口小儿,安知治国之艰?功勋贵族之特权,乃陛下酬功之举,国之柱石,岂容轻易动摇?核田清户,更是扰民乱政,徒然引发地方动荡!眼下当务之急,是开源,而非节流!应加大对新附之地的征税力度,而非盘剥旧臣!”
“盘剥?王公此言差矣!”另一位来自江南士族、同样因新政而得重用的年轻御史立刻反驳,“新附之地本就民心未定,强行横征暴敛,岂非逼其再生变乱?如今内部挖潜,方是正途!更何况,如今朝中诸多要职,仍被…被某些只知抱残守缺、不通新学之人把持,效率低下,贪腐时有发生,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浪费吗?”他意有所指地扫过那些传统门阀出身的官员。
“你说谁抱残守缺?!”
“谁贪腐?拿证据来!”
“尔等寒门骤贵,便如此目中无人吗?”
朝堂之上,迅速分化成两派,甚至多派。以传统关陇贵族、山东士族为代表的“旧勋”集团,与凭借军功、新技术、新治理理念上位的“新贵”集团(包括寒门官员、归化异族才俊、学院系技术官僚)之间的矛盾彻底公开化、白热化。双方围绕着权力、资源、话语权,展开了赤裸裸的攻讦。
龙椅之上,李渊面沉如水,静静地看着这纷乱的场面,并未立刻出声制止。他深知,这是发展必然带来的阵痛,压制绝非良策,但如何引导和平衡,却关乎国运。
然而,朝堂之争,仅是冰山一角。更大的危机在地方和军队中酝酿。
河西,凉州。
一场骚乱刚刚被驻军血腥镇压下去。起因是官府为了保障西征军和长安的供应,再次提高了今年的粮赋和“修炼资源特别捐”,并强征民夫前往西域修筑新的“龙气共鸣塔”。本地百姓虽因仙唐到来而生活有所改善,但沉重的负担依旧让他们不堪重负,尤其是那些修炼资质低下、无法通过从军或修炼改变命运的平民,怨气最深。
“凭什么那些老爷们就能享用无尽的资源修炼?凭什么我们的子弟就要被征去西域吃苦受累?仙唐的恩泽,难道就只有这些吗?”类似的言论在民间悄悄流传。
虽然骚乱被镇压,但仇恨的种子已然埋下。当地官员奏报中“民心不稳”四字,背后是无数压抑的怒火。
军中,矛盾同样尖锐。
一支由凉州本地子弟和新附波斯人混编的部队中,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冲突起因仅是因为分配“培元丹”时,一名唐人士兵抱怨“为何要分给这些昨日之敌”,而一名波斯裔士兵则反唇相讥“若无我们带路,你们早在沙漠里渴死了”。口角迅速升级为械斗,虽然很快被军官弹压,却反映了军队内部日益严重的身份隔阂与资源争夺。
那些最早跟随李渊起兵、修炼《军用进阶版》功法已久的老兵,看着新来的、甚至曾是敌人的异族士兵也能获得修炼资源,心中难免不平。
而那些凭借高亲和度迅速提升、却缺乏战阵经验的新锐,又对那些占据着中高层职位、却可能修炼进度已缓的老兵颇有不屑。
本土军团与归化外族军团之间的信任危机,更是如同一道深深的裂痕。
万象天工学院内部,亦非净土。
以凌霄为首的“技术至上派”,崇尚效率与突破,认为一切资源都应向最能产出成果的项目倾斜,对伦理、成本甚至安全限制感到极度不耐烦,常与袁天罡、李淳风等强调“平衡”与“风险”的“传统稳健派”发生激烈冲突。
更有一批深受希腊哲学影响的学者,开始公开质疑仙唐高度集权的体制,在学院内鼓吹“有限的自由辩论”和“学术独立”,虽未直接否定李渊,但其言论已触及红线,引起了魏征领导的“审查司”的高度警惕。
各地“启明堂” 则成为了社会矛盾的放大镜。龙气亲和度的差异,正在事实上制造着新的社会分层。高亲和度者一步登天,低亲和度者则难以突破阶层,失望与嫉妒的情绪在不断蔓延。甚至出现了数起低亲和度者恶意破坏“启明堂”设施,袭击高亲和度学员的事件。
所有的矛盾,最终通过无数奏疏、密报,汇聚到了李渊的案头。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魏征等核心重臣齐聚,人人面色严峻。
“陛下,”房玄龄声音沉重,“内外交困,其势已成。若不能妥善疏导,恐生大乱。轻则延缓西征,重则动摇国本!”
杜如晦补充道:“尤其是新旧之争与资源分配之弊,乃心腹之患。需尽快拿出章程,平衡各方,稳定人心。”
李靖则从军事角度出发:“军中隐患,亦不可不察。需严明纪律,同时优化赏罚晋升机制,确保军队绝对忠诚与战力。”
魏征最为激烈:“陛下!诸多乱象,根源在于法度不全,监察不力!臣请陛下赋予‘审查司’更大权柄,彻查贪腐,整肃纲纪,无论涉及何人,绝不姑息!尤其对那些妄议朝政、心怀叵测之徒,必须严惩!”
李渊的目光扫过每一位臣子,他们的担忧、他们的诉求,他都了然于胸。
内部矛盾始爆发,这是仙唐急速扩张必须经历的考验。压制,只会积累更大的爆发;放纵,则可能导致分崩离析。
他缓缓站起身,周身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威严与冷静。
“乱象已生,慌有何用?”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矛盾爆发出来,比隐藏在暗处更好。正好借此机会,涤荡污秽,重塑规矩。”
“玄龄,克明,你二人牵头,三日之内,给朕拿出一个《资源优化与利益调节新策》来,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激励能者,亦需安抚人心!”
“药师,整军之事,由你全权负责。推行《官兵一致条例》,打破出身隔阂,唯功勋与能力是举!凡有拉帮结派、挑动对立者,无论军阶高低,皆以军法论处!”
“魏征,予你临机专断之权,给朕狠狠地查!无论勋贵旧臣,还是新晋官吏,凡有贪渎枉法、结党营私、通敌卖国者,查实一个,处置一个!但要记住,证据确凿,程序合法,勿枉勿纵!”
“至于学院和民间…朕自有计较。”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正好借此机会,看看这仙唐上下,有多少忠贞之士,又有多少…魑魅魍魉!这场风波,是危机,亦是…试金石!”
李渊的决心已下。一场内部的风暴,即将以更猛烈的方式席卷仙唐。这场风暴过后,仙唐是变得更加凝练强大,还是就此留下难以愈合的裂痕,无人可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龙魂震贞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