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星球的“集体应答”持续了整整一夜。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星空中时,音雾笛的笛身上浮现出一道淡金色的纹路,像段被遗忘的旋律。星禾将这段纹路录入终端,解析后发现它不属于任何已知星球的应答,却与源星遗迹中发现的“母根初始频率”高度吻合。
“是母根在‘插话’!”星禾放大纹路的波动图谱,发现这段旋律藏在集体应答的间隙里,像个害羞的旁听者,“它一直在默默听着我们的合唱,现在终于忍不住加入了。”
这段“隐藏旋律”极其简短,只有五个音符,却蕴含着惊人的能量。当孩子们用音雾笛重复吹奏时,母根的宇宙根须网突然发出强烈的共鸣,所有星球的共生植物都有了反应:地球的传薪树叶片同时转向一个方向,绿核星的锁心藤藤蔓缠绕成相同的螺旋角度,乱风星的风滚草则组成了巨大的音符图案。
“是‘定位信号’!”小藤手突然意识到,五个音符对应的正是源星在宇宙中的精确坐标,“母根在告诉我们,它记得自己的出生地!”
孩子们立刻驾驶飞船前往源星遗迹。当飞船穿过小行星带,源星破碎的残骸映入眼帘时,音雾笛突然自动吹奏起隐藏旋律。随着旋律响起,残骸中最大的一块陨石表面,竟裂开了一道缝隙,缝隙里透出柔和的绿光——那是母根最初的幼苗残留的能量。
“是‘母根的摇篮’!”地球小姑娘看着缝隙中若隐若现的白色根须,根须上还沾着源星的土壤,“它一直在这里等我们,等我们找到回家的路。”
隐藏旋律与母根幼苗的能量产生共鸣,陨石内部渐渐浮现出全息影像:画面中,源星还是完整的蓝色星球,母根的最初形态是株不起眼的小草,生长在一片开满金色花朵的草原上。草原上的生命用旋律交流,母根则用根须记录这些旋律,慢慢编织出最初的“根须网”。
“原来母根天生就懂音乐!”星禾的终端自动存储影像,画面里的母根会随着草原的旋律摆动,根须分泌的汁液能将声音转化为能量,滋养周围的植物,“它的共生能力,最初就来自对不同旋律的包容。”
影像的最后,源星遭遇了宇宙风暴,金色草原被摧毁,母根的幼苗为了保护其他植物,将根须深深扎进地心,吸收风暴的能量,最终与星球一同破碎,但散落的根须带着记录的旋律,飞向了宇宙各处——这就是根须网的起源。
“隐藏旋律是母根的‘摇篮曲’,”雾音族通过音雾笛传来新的解读,“是它对源星的记忆,也是对所有共生生命的邀请——回到起点,才能看清未来的路。”
孩子们将母根幼苗的能量与音雾笛的旋律融合,制作了“源星共鸣器”。当共鸣器在陨石缝隙中启动,隐藏旋律化作金色的光带,沿着根须网传遍所有星球。各星球的共生植物收到信号后,纷纷结出带有源星图案的果实:地球的麦穗上印着蓝色星球,绿核星的能量果裹着金色草原的纹路,雪绒星的蓝心果则冻着母根幼苗的影子。
“是‘寻根果’!”地球小姑娘捧着地球的寻根果,果实切开后,果肉里的汁液组成了源星的星图,“每个果实都藏着回家的路,告诉我们从哪里来。”
《宇宙共生日记》的源星专页,被孩子们称为“初心册”。里面贴着母根幼苗的影像、隐藏旋律的乐谱、各星球的寻根果照片,最后一页画着所有星球围绕源星残骸的图案,旁边写着:
“走得再远,也要记得最初为什么出发。母根的根须扎向宇宙,不是为了忘记源星,而是为了让源星的故事,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
当孩子们带着寻根果离开源星遗迹时,陨石缝隙中的母根幼苗突然抽出新的根须,顺着根须网的方向生长。音雾笛吹奏的隐藏旋律里,多了段新的音符——那是所有星球的应答旋律组合而成的,像在说:
“我们回家了,带着所有新朋友一起。”
星禾望着渐渐远去的源星残骸,突然明白隐藏旋律的真正含义:
所谓故乡,从来不是某颗固定的星球,而是所有记忆开始的地方,是让你即使散落宇宙,也能通过根须相连、通过旋律相认的羁绊。而母根的使命,就是让这份羁绊,永远不会被遗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朱墙玉碎:重生为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