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蔡邕府后的几日,刘辟那张“吐槽诗”竟在洛阳文人圈中不胫而走。虽被不少恪守传统的士人斥为“俚俗不堪”、“有辱斯文”,但其辛辣直白、切中时弊的风格,却也引得一部分厌烦了无病呻吟、虚浮辞藻的年轻士子私下传诵,甚至模仿其调调,创作些针砭时弊的“新体诗”。刘辟无意间,竟成了洛阳诗坛一股小小的“泥石流”。
这日,卢植再次派人送来请柬,却是当朝大儒、位列九卿的杨彪在其府邸举办一场赏荷诗会,受邀者皆是洛阳有头有脸的文士名流,蔡邕亦在列。卢植特意嘱咐,可带刘备与刘辟同往,见见世面。
“杨彪?他儿子是不是叫杨修?那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哥们儿?”刘辟捏着请柬,眼睛放光,“诗会?那不是我的主场吗?吐槽能量,准备收割!”
【叮!对历史名人杨修产生关联想象并期待诗会,能量+3!】
【当前能量:1936\/100!】
刘备却有些犹豫:“杨公府上,皆是清流高士,贤弟你若再如蔡府那般……恐惹人非议。”
“大哥放心!”刘辟拍着胸脯,“这次我走高冷路线,不,是走‘内涵吐槽’路线!保证句句有典故,字字带机锋,让他们挑不出毛病,还能憋出内伤!”
【叮!立下“内涵吐槽”的Flag,能量+2!】
【当前能量:1938\/100!】
关羽淡淡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贤弟若能以文会友,亦是美事。”张飞则嚷嚷:“俺就不去了,听着那些之乎者也脑仁疼!”
于是,刘备带着刘辟,与卢植、蔡邕一同前往杨府。杨彪府邸气象又自不同,亭台楼阁,曲水流觞,极尽风雅。荷塘之畔,早已聚集了数十位文士,个个宽袍博带,羽扇纶巾,谈笑风生。见到卢植、蔡邕到来,众人纷纷起身见礼,气氛融洽。刘备作为卢植学生兼“知名宗亲”,也得了不少关注。而刘辟这个“吐槽妙人”,更是吸引了许多或好奇、或审视、或不屑的目光。
诗会伊始,自然是惯例的饮酒赏荷,寒暄客套。随后,便有人提议以“夏荷”为题,限韵赋诗,以助雅兴。众人纷纷叫好,各自沉吟起来。
很快,便有才思敏捷者率先吟诵,词藻华丽,意境优美,引来一片赞誉。接着又有数人相继献诗,或咏荷之清姿,或赞荷之品格,或借荷抒怀,虽不乏佳句,但总体未脱传统窠臼。
刘辟听得昏昏欲睡,心里吐槽:“怎么全是这套路?荷花表示很忙,既要象征高洁,又要寄托相思,还得承担你们的仕途感慨……能不能来点新意?”
【叮!吐槽诗会题材陈旧,能量+4!】
【当前能量:1942\/100!】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士子起身,他容貌俊雅,眼神中带着几分聪慧与傲气,朗声道:“晚辈弘农杨修,有一拙作,请诸位前辈斧正。”正是杨彪之子杨修。
只见他踱步池边,略一思索,便开口吟道:“荷绽清波映日红,蜓立尖角自从容。污泥不染真君子,暗香浮动满庭中。莫道夏炎无冷趣,心静自然凉意生。且看鱼戏莲叶下,犹胜朱门斗侈风。”
诗成,满座皆惊。此诗不仅描绘了荷塘景致,更由“心静自然凉”引申出对“朱门斗侈”的暗讽,立意顿时高了一层,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好!德祖(杨修字)此诗,情景交融,立意高远,后生可畏!”杨彪抚须微笑,面露得色。众人也纷纷附和称赞。
蔡邕对卢植低声道:“杨德祖才思敏捷,确非常人。”
刘辟也点了点头:“嗯,这小子是有两把刷子,比前面那些强点。就是最后那句‘犹胜朱门斗侈风’,有点刻意,像是为了拔高而拔高,略显刻意。”
【叮!客观评价杨修诗作,指出其微妙不足,能量+5!】
【当前能量:1947\/100!】
杨修听到众人称赞,尤其见蔡邕、卢植这等大儒也微微颔首,脸上傲色更浓,目光扫视全场,颇有几分睥睨之意。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正在偷偷剥莲子的刘辟身上,嘴角微撇,忽然开口道:“久闻刘辟先生言语机锋,别具一格,日前那首‘洛阳城,真热闹’更是传遍坊间。今日盛会,先生何不也赋诗一首,让我等开开眼界?”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刘辟身上。有期待,有好奇,更多的则是等着看笑话的戏谑。谁都知道刘辟那“诗”上不得台面,杨修此举,分明是想让刘辟在众多名士面前出丑。
刘备心中一紧,暗叫不好。卢植、蔡邕也微微皱眉。
刘辟却不慌不忙地把莲子扔进嘴里,拍拍手站起来,笑嘻嘻地对杨修拱拱手:“杨公子有命,小子岂敢不从?只是小子读书少,不会那些文绉绉的调调,就会瞎说大实话。要是污了诸位尊耳,还请多多包涵。”
杨修轻笑一声,带着几分优越感:“无妨,但说无妨,我等皆愿闻高论。”
刘辟清了清嗓子,走到荷塘边,看着满塘荷花,又看了看在场这些衣冠楚楚的名士,忽然咧嘴一笑,开口吟道:
“大千世界荷花塘,啥样泥鳅都往里蹚。
有的花开红艳艳,专等贵人夸漂亮。
有的藏在水底下,浑身是泥不声张。
水面上,蜻蜓蝴蝶争着舞,
好像它们最风光。
谁知道,塘底下,王八螃蟹正掐架,
搅和得一池浑汤汤!
要问哪朵是真心?哪朵只是装模样?
且等秋风扫落叶,再看谁在梗上强!”
【叮!即兴创作“泥鳅王八螃蟹”版吐槽诗,映射诗会众生相及朝堂乱局,能量+25!】
【当前能量:1972\/100!】
诗声落下,满场死寂!
这……这叫什么诗?泥鳅?王八?螃蟹?这比喻……粗俗!太粗俗了!可细细一品,那“花开红艳艳”似在暗指阿谀奉承之辈,“水底下不声张”或指真正有才德却不得志者,“蜻蜓蝴蝶”像极了争名逐利之徒,“王八螃蟹掐架”更是直指朝堂权贵争斗!最后两句,更是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嘲讽和预言!
这诗毫无传统诗词的格律之美,却像一把淬了毒的匕首,撕开了风雅聚会的遮羞布,露出了底下赤裸裸的现实!
不少人的脸色变得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刚才极力吹捧杨修、或者自身就有攀附之嫌的人,更是面红耳赤,坐立不安。
杨修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本想看刘辟出丑,没想到对方竟抛出这么一首“怪诗”,看似粗鄙,却犀利无比,让他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蔡邕先是愕然,随即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忍不住抚掌赞叹:“妙!妙极!看似粗野,实则大巧若拙!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此诗……此诗可谓‘解构’之力十足!”他竟用了个自己刚领悟的新词。
卢植也捻须微笑,看向刘辟的目光充满惊奇与赞赏。刘备则是松了口气,随即又觉得贤弟这诗……攻击范围是不是太广了点?
杨彪脸色有些不好看,这诗把他精心营造的风雅氛围全破坏了。但他身为东道,又不能发作,只得干笑两声:“呃……刘小友此诗,倒也……别致。”
刘辟笑嘻嘻地环顾四周,最后目光落在杨修身上:“杨公子,你觉得我这‘泥鳅王八体’,比你那‘朱门斗侈风’,如何?是不是更接地气一点?”
杨修气得脸色发白,哼了一声,强自镇定道:“俚俗之语,难登大雅之堂!诗者,当言志抒情,陶冶性情,岂能如市井俚语般辱骂泄愤?”
“哎,杨公子此言差矣!”刘辟立刻反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只要是真情实感,管它是雅是俗?孔子还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呢!有些人诗写得花团锦簇,肚子里却尽是机心算计,那才叫真正的‘辱没斯文’!我这诗,虽然糙了点,但保证原汁原味,不含任何虚伪添加剂!童叟无欺!”
【叮!引经据典反击杨修,扞卫“吐槽诗”的合理性,能量+15!】
【当前能量:1987\/100!】
“你!”杨修被噎得说不出话。
就在这时,许久未出声的蔡邕忽然道:“老夫以为,诗文之道,贵在真性情,贵在有益于世道人心。刘小友此诗,虽不拘格律,然其洞察之深,讽喻之切,远胜许多无病呻吟之作。今日诗会,若论立意之新,警醒之力,当推此诗为魁首!”
此言一出,满座再次哗然!蔡邕乃文坛泰斗,他竟公开力挺刘辟这首“泥鳅王八诗”!
卢植也微微颔首:“伯喈公所言极是。玄德,你这位贤弟,确有非常之才。”
连杨彪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尴尬地附和两句。
杨修见状,心知今日已难挽回颜面,重重哼了一声,拂袖退到一旁,看向刘辟的眼神充满了怨毒与忌惮。
经蔡邕这一定调,诗会的气氛彻底变了。虽然仍有不少人不以为然,但更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刘辟和他的“吐槽诗”。一些年轻气盛的士子,甚至觉得这种风格痛快淋漓,暗中叫好。
刘辟得意洋洋地坐下,心里美滋滋:“搞定!文化人战场,照样通杀!吐槽能量,满载而归……嗯?”
就在这时,他忽然感觉体内澎湃的能量流微微一滞,仿佛被什么东西无形中吸走了一小部分,原本接近满溢的能量值,竟隐约下降了少许。
【警告!过度高频使用“吐槽共鸣”能力,且引发强烈负面情绪(如杨修的怨念),导致部分能量逸散或被抵消。当前能量:1980\/100!】
“卧槽?还有这设定?”刘辟心里一惊,“合着不光赚能量,还会因为拉仇恨太猛而掉能量?这算能量守恒定律吗?差评!”
【叮!吐槽系统能量损耗规则,能量+1!】
【当前能量:1981\/100!(损耗后略有回升)】
虽然只是微量损耗,但给刘辟提了个醒:吐槽虽爽,但不能毫无节制,尤其要注意化解因此产生的强烈负面情绪,否则可能入不敷出。
诗会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结束。刘辟的“泥鳅王八诗”和蔡邕的力挺,成了最大话题。刘辟“吐槽诗人”的名号,算是彻底在洛阳文化圈打响了, albeit in a very controversial way.
回府路上,刘备心有余悸:“贤弟,你今日可是将杨德祖得罪狠了。”
刘辟浑不在意:“大哥,杨修那种聪明外露、心胸狭窄的,得罪不得罪,他都会找茬。不如先下手为强,让他知道咱不是好惹的。你看,蔡先生多支持咱们!这波不亏!就是以后吐槽得注意点‘能耗’了……”
【叮!总结诗会得失,并意识到能量管理重要性,能量+3!】
【当前能量:1984\/100!】
洛阳诗坛的风向,因刘辟这一通乱入,悄然改变。而刘辟也明白,他的吐槽之路,需要更加精打细算,才能在这危机四伏的洛阳城中,走得更远。接下来的“董卓进京”,才是真正考验能量运用的大场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在三国靠吐槽称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