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部报到的第二天。
张华刚迈进集体办公室门口,徐晓芸的热情招呼声便传来。
“张华同志,昨晚我在小礼堂看到你了!”
“我怎么没看到晓芸姐?”张华打了个瞌睡的呼气。
徐晓芸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你跟李技术员、杨老师的座位在前面,我到的比较晚在最后面呢。”
“那个杨老师?”张华疑惑,随即先将携带的小背包放在自己办公桌上。
“就是杨副厂长的儿子啊!”徐晓芸掩着嘴,小声道。
都是八一厂的子弟兵,张华昨晚跟着她们看电影。
徐晓芸潜意识里认为,都是互相认识的。
张华想了想,试探道:“那个……阳痿?”
“是啊,杨伟同志在演员剧团。”
“那你怎么不称我华哥?”张华心里暗暗暗忖道。
徐晓芸的反差,让张华忍不住重新打量起她。
没想到自己报到的第一天,就被她青涩的外表欺骗。
张华坐在位置上,解释道:“是文丽姐邀请我看的电影,我不认识杨伟同志他们!”
拿起笔准备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
只是徐晓芸那不和谐的声音把他打断。
“张华同志,汤主任交代,让你帮忙把剧本室整理归档一下,叮嘱你有时间多看看剧本。”
……
一间会议室的四方的会议桌上,正围坐着八一厂的重要领导。
有人拿起茶杯抿了一小口,有人手里夹着烟在吞云吐雾。
随着一位迈着坚韧步伐,穿着军便装的威严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茶杯被盖上重新放回原位,香烟被熄灭,身前的烟雾被扇开。
刚坐下,便询问道:
“人都齐了吧!”
“都到齐了,李书记。”旁边的助理回应。
“这个会议是关于八一厂今年任务指标的完成汇报工作,陈书记这周到总政汇报工作,暂由我来主持。”
李书记说完,翻开桌子上提前准备的材料继续念道:
“今年八一厂,总政下达的任务指非常艰巨,我们故事片指标,合格线是五部,总指标是七部,…………。”
一番材料细读,李书记看向主管生产部门的刘厂长,“创作部汇报一下进度吧!”
主管生产部的刘厂长,扶了扶眼镜:
“创作部今年完成一部军民融合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正在筹备中,……当代军事题材已完成2部,还有一部正在紧急制作中,预计年底上映”
……
“八一厂故事片实际完成6部,已经在及格线之上。”
汇报完合上材料,没有继续再讲话。
李书记沉吟了一会,“那就是厂里今年还差一个指标?”
“是的!”刘厂长点了点头。
李书记脸上满是不悦,“刘厂长,我们年底能不能增加一个项目?总政对我们的故事片指标非常关注。”
“况且总政给我们八一厂的指标任务,对比起其他几个兄弟厂,已经是最低的了!”
刘厂长听完,看向自己身旁的人,“老沈,还有四个月的时间,下面那个制作组现在是闲着的。”
被点名的沈季渊是八一厂副厂长,主要分管创作部故事片组,集导演、编剧、制片人的全能人才。
但现在领导要求加任务,他感到有些头痛,思索片刻后,介绍道:
“制作组二组的陈主任,听说马上从部队回来,他可以临时组建团队。”
话音刚落,主管财务部主任就发出不和谐的声音,提醒道。
“各位领导,我有个事要说明一下,八一厂今年的制片预算,已经大部分投入年底上映的《铁甲》及明年开春的《女兵》项目。”
李书记听到这句话,心里的一些想法瞬间被浇灭。
铁甲是八一厂宣传南边战争的主旋律电影,但南边那边还存在小冲突,拍摄现场大部分场景,只能通过在影棚搭建。
再加上战争片的实景特效花销大,光今年八一厂的制片的预算,就占去一大半。
“铁甲项目,部队非常重视,是我们今年八一厂最重要的任务,各部门一定要全力保障到位!”
李书记说完,看向会议室末席座位,
“铁甲项目的后勤工作,是建国同志在跟?”
坐在末席的张建国,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回应,
“是杨副厂长在跟!”
听到张建国的话,众人的目光不禁看向杨副厂长。
杨副厂长挪了挪身子,“请李书记放心,铁甲项目的后勤工作一定会全力保障到位。”
……
副书记办公室
会议散场后的李书记和张建国正在谈话。
李书记叉着腰,指着张建国的鼻子道:
“你真的是……真的是太令我失望了!”
想到自己给张建国争取的项目,就让他不清不楚就丢了,还没提前告诉他,李书记心里气的。
张建国摊了摊手,无奈的解释道:
“老团长,杨副厂长分管后勤,他想插手,我老张没办法啊!”
听到张建国的称谓,李厂长更加生气,
“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是团长,不....,书记!”
张建国感受到老团长的威严,条件反射的慌乱回应。
以前在部队没少挨老团长批评,威严一点都不减当年。
李书记一脸和气的安抚道:“你要团结创作部的同志,他们对你认可才能把项目牢牢抓在手里。”
“嗨,那群书呆子,一直嫌我老张粗鲁!”张建国不以为意的道。
李书记听到张建国的态度,瞬间火气又上来,怒吼道:
“张建国!你的思想觉悟什么能提高一下?收起你在部队的不良作风,这里的每一个同志,都比你早参加革命!”
意识到自己说错话的张建国,一时之间呆愣在原地。
李书记骂完,无奈地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随后深深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道:
“建国,在部队的时候你就应该清楚,有本事的人,才能让部队的人信服你。而在八一厂,只有懂电影的人,才能在厂里立足下去。”
“可是看看现在的你,让你管理后勤,你都管哪里去了?”
“老团长,我......”张建国刚想解释,就被打断。
“我什么我,之前争取让你担任项目副导演,就是为了让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志,在八一厂有更好的发展。结果创作部的人三番五次找到我,让你不要再插手项目的制作。”
“现在好了,人家后勤都不想让你管!”李厂长怒其不争气,语气愈发加重。
被老团长狠狠批评的张建国,恨不得把自己的头,埋在屁股下面,心慌的不敢再说话。
……
剧本存放室。
密闭的空间里,档案柜堆放着一本本剧本。
有的废弃剧本,甚至直接找了个角落杂乱的堆放在一起。
张华拿起翻看起剧本,看了好一会,惋惜道:
“这本是反战思辨类型的剧本,写的挺好的。”
剧本在书堆中毫不起眼,但细细品读下来。
可以从故事的内容中,看到有后世拿大奖的模子。
哪怕21世纪,老外都还喜欢这一套!
八一厂的剧本存放室,没被拍过的好剧本不少。
现在的副厂长、着名导演沈导拍摄过的一部经典改编作品《英雄龙胆》,就是从编剧部废弃的剧本中发掘出来的。
特殊年代审核太严,多少好剧本被埋没。
更何况是反战剧本,21世纪国内都没有几个导演敢碰这个。
这几年局势还非常紧张,敢搞反战思想,不被抓进去,就已经是万幸。
正在帮忙归档整理的徐晓芸,语气中带着一丝崇敬,
“张华同志,没有想到你对剧本的类型如此了解。”
通过张华辨别分类剧本,她自己归类放置,编辑部剧本室的整理工作,一上午就推进了一大半。
知识丰富的人,与之相处,日常中往往能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