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厂家属生活院。
晚上回到家的李守正,把张华的第二个项目消息告诉了李文丽。
“张华这个混蛋,为什么我上次找他,他说没有?”
听到消息的李文丽,明显有些生气。
李守正听到女儿的抱怨,突然觉得自己多嘴了,连忙帮忙解释:
“这是小华临时起意的,说是准备在拍摄献礼片前,提前试验新的一批拍摄设备。”
“爸,这你都相信他,剧本都马上写好了,肯定早就准备好了。”
李文丽的语气有些着急,她心里都怀疑,是不是张华嫌弃她的演技,想找其他的女演员。
李守正闻言,愣了一下。
李文丽说的对,你说你临时起意,可剧本怎么解释?
一旁的吴阿姨心里也不乐意了,对李守正提醒道:
“小华现在有一帮厂领导看重,小心忘了本把你女儿扔在一边。”
让家里的两个女人一阵蛊惑,李守正语气变得不自信地道:
“张建国的儿子应该不是这样的人。”
“呵,明天我就去找张华亲自对质!”
李文丽闷闷不乐道,她就不信自己跟张华的关系,还比不上一个主角重要。
看着女儿一点女孩家子的矜持都没有,吴阿姨恨铁不成钢,
“让你爸去,你一个女孩也不懂的自爱。要是再这样子,家里以后禁止你拍电影。”
她心里害怕自家女儿,真的被张建国的儿子迷住了。
没见家属院现在的一些女孩,没事老跑张家附近溜达?
……
回来休息一段时间,张华想趁着八一厂年尾不忙,给自己搞一个小项目。
现在除了保障年初计划上映的项目拍摄制作,以及正在筹备大制作献礼片的因故。
本就资金预算紧张的八一厂,已经开始严格控制新项目的立项。
张华这次准备的新项目,还是一部简单的爱情叙事片。
知道这个消息的张芳,趁着张华正在写剧本,搭在他的手臂上撒娇道:
“老哥,你能不能让我出演一个角色?”
李文丽演了静秋,可受她班上男生的欢迎了。
不少男生、女生还为此打扮成,和电影里主角一模一样的形象!
张华苦笑一声,“拍电影可不是陪你闹着玩的事情!”
“我的要求就露个脸,没词也行!”
张芳哀求道,只是她还没等到答复。
苏萍听到张华房间的动静,连忙进拉扯着张芳责备道:
“出去,出去,不要打扰你哥写东西!”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凑热闹,不懂拍电影承担着的风险。
家属院以前多少导演、演员红极一时,随后归于平庸销声匿迹?
苏萍心里可不想张华,答应张芳一些无理取闹的要求。
张芳被母亲训斥,顿时脸上露出难过的表情。
心里不情不愿的缓慢跟着苏萍走出张华的房间。
张华见状,回过头安慰道:“只要爸同意,我就同意!”
“真的,那我去求爸!”
张芳收到答复,瞬间高兴的跑出房间。
只见门外传来更凶恶的训斥声。
“胡闹,我不同意!”
……
翌日的编剧部办公室少了张华,跟以往比起来,气氛瞬间变得冷清而寂寥。
待汤士明刚走进办公室门口,徐晓芸便迫不及地追问道:
“主任,编剧部什么时候来新人?”
汤士明一听,瞪了徐晓芸一眼,
“估计明年都没有这个计划!”
厂里最近效益有点堪忧,杨副厂长的儿子申请转岗编剧部,都让他拒绝了,怎么可能还会放人进来。
当然杨伟在八一厂是什么货色,汤士明心里也有数。
徐晓芸有些疑惑,“为什么啊?”
“晓芸同志,你应该像办公室的老同志学习,多试着发表文章,提高写作水平,不要过度关注本职工作之外的事。”
汤士明不忍心告诉她残酷的真相,年轻人还是缺乏社会经验。
现在部队在收紧、压缩,八一厂按照新政策只能自力更生。
既然厂里效益不景气,编剧部少一个人刚好省点钱。
徐晓芸心里一阵失落,但还是弱弱的问起:
“听说张华同志又写了个剧本,是不是以后都不需要编剧部的剧本?”
“唉~”
听着徐晓芸没有领悟到重点,瞎在那里操心,汤士明叹了口气,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额头。
徐晓芸和张华同样都是年轻人,思想觉悟为什么相差这么多?
张华有些事情一点就通,他不禁有点怀念他的上道了,
听到两人的谈话,周平主动站了出来,提醒道:
“徐晓芸同志,厂里在筹备明年的大制作献礼片,哪里还有制片预算立项目,明年可能对剧本的需求不高。”
似懂非懂的徐晓芸,还是忍不住问道:“那张华那本剧本…”
话音刚落,只见提醒她的周平选择埋头写文章,主任汤士明假装没听见,悄悄的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其他人更是选择沉默,只有陆国丰在思考着什么。
……
老书记的办公室,只见一本没有分镜头的普通剧本,摆在了桌上。
看了许久的老书记,忍不住揉了揉湿润的眼睛。
后劲有点大!
他实在搞不懂,现在年轻人的爱情都这么复杂?
陈俊苦笑,跟老书记解释道:
“小同志说,厂里要是不拍,他就改成小说出版!”
老书记一听,愣了一下,随后笑道:
“看来是厂里给的奖励不够,让我们的小同志产生情绪了!”
出版小说意味着张华,想自己赚一笔稿费。
表示以后拍不拍还要看他心情。
怕老书记心里会反感张华恃才傲物,陈俊主动帮忙解释起:
“这次他临时起项目,主要是想趁着献礼片的筹备期,让我们的人提前熟悉新引进的拍摄设备。”
老书记心里有些顾虑,询问道:“会不会影响到献礼片的上映时间?”
本来献礼片八一厂明年是没机会的,但上面对项目里面涉及的人物,突然有些上心。
陈俊不假思索,目光沉稳而坦诚,语气斩钉截铁:
\"小项目随时都能叫停,我作为《大决战》的负责人,要是离了副手就寸步难行,那这还当得有什么意义?\"
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拍摄想法,要不是设计的特写镜头有点多,他都不愿意找一个片场控制欲比自己还强的人当帮手。
老书记沉吟了一会,“唉,资金预算都是他挣的,就算亏了,明年我就卖个老脸往上面多跑几趟。”
陈俊点了点头,肯定道:“这故事片年轻人应该喜欢,也是他擅长的爱情题材,说不定明年还能挣出一部献礼片的钱出来。”
老书记想了想,询问道:“小同志,还有什么要求?”
陈俊面露难色,认真地回答道:
“没有港岛的拍摄设备,他不愿意把这个项目拍出来。”
老书记闻言,陷入了沉默。
张华明显是催着厂里用《山楂树之恋》的放映版权从港岛换取外汇,更换那一批拍摄设备。
可港岛那边愿意给设备,能不能用上新设备。
都还是一件未知的事!
老书记沉吟了一会,“看来还是要去部队一套,卖我的老脸啊!”
说完,不忘追问道:
“还有其他要求?”
“还有!”陈俊不假思索回应。
只见老书记顿时脸黑了下来,这小同志完全得寸进尺了。
……
几日后,港岛,西贡清水湾大厦。
电影公司业务收缩的邵亦夫,开始准备颐养天年,将公司的管理权下放给自己的长子邵维明。
只见邵维明拿着一封信件,来到面前说道:
“爹地,大陆的部队托关系发来一封信,需要你紧急审批一下。”
“部队的事不找霍先生,找我?”
邵亦夫感到惊讶,他的关系线主要是在政府。
邵维明解释道:“是大陆八一厂电影出海出售版权的事,他们想走我们的东南亚院线渠道,挣些外汇换设备。”
听到是大陆电影卖版权这个消息,邵亦夫犹豫了起来。
邵氏在港岛和东南亚有自己的院线,可是现在港岛还是大英的治下。
谁敢明目张胆的放映宣传红色思想的电影啊!
尤其是八一厂这种带着部队意识形态的制片厂。
邵亦夫犹沉吟片刻,“维明,你看能不能回信,说我们捐赠一批设备?”
他心里一直对大陆有些特殊的情感,一些电影拍摄设备运过去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他们猜到了我们的顾虑,特意强调电影是一部纯粹的爱情故事片。”
邵维明提醒了一句,说着抬手看了眼腕表,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胶片已经送过来了,要不一起去看看?”
邵亦夫闻言,有些出乎意料。
对方竟然能精准地预判到自己心中的顾虑,这无疑表明他们是有备而来的。
这背后,有没有着更为深远的谋划与考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