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搬家呢,其实是把能先搬进去的物件儿搬进去,在厨房里开火做了饭,在炕上睡了几天觉。然后就又回去南屋里了,简单走了个形式。前面小屋里还没有床。
因为小卖部的买卖,英儿她们带着斌斌,和老五依旧睡在南屋,直到老大结婚后,才算彻底搬过去!他们怕老大结婚时弄脏了,到时候打扫起来也麻烦!
用现在的话说,斌斌可能安全感不足,他特别爱闻着他的小被子一角儿睡觉,哦!不是爱闻,是必须。还只能是那个角,有时候英儿觉得太脏了,给洗洗,可他找不到那个角就会哭闹,睡不着。直到挺大了这个毛病才改过来!
石榴映红霞,艾草拂清风,人间烟火处,岁岁皆安康!转眼又是一年的端午节了!
头一天,英儿还边包粽子,边对努力干中学的老五说:“明天你过生日,想吃什么?”
老五的注意力多在手里的粽子叶上,随便回答:“都行”因为对她来说,反正也没有什么区别。无非是粽子为主!
第二天,英儿就彻底忘了。早上,吃刚出锅的粽子。中午太热了,凑合吃两粽子算了,晚上做个挂面汤,饿的就着粽子!就这样吃了一天的粽子。
本来一般爱吃粽子的老五,早上吃一个比碗还大的粽子后,基本能顶到晚上,喝碗面汤!就算这天的全部饭食了?然后,等到初七、八了,母亲突然想起,哎呀!青婉过生日,没吃面条,给忘死了!
老五不以为意,因为她自己也总是记不住!也不知道过不过生日的,有什么区别。
除了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这大半年算是平顺的!可命运总是把生活推向一个又一个激流中才行!
端午节还没过几天,一个中午,英儿正在南屋的炕上睡午觉,大概中午一点半,因为她哄着斌斌睡着后看了一眼表。差不多一点了,她觉得她没睡多一会儿呢!
老二就来了,没有抱着孩子。是一个人来的。她进屋看见母亲在睡午觉,就坐在了炕头的煤火台儿上!那个时候冬天取暖,就生煤火,还不是炉子,就是用砖和黄泥垒的,比灶台高比炕矮。中空的,用厚厚的一层红土泥,把里面抹平,像个大肚子水壶。上面的口儿不大,用一个圆形铁盖儿盖着,中间有个通气孔儿,能拿下来。
冬天里面烧煤取暖,还能做饭,它还和灶台一样能通炕上,给炕取暖。煤火台另一边,挨着再垒一个小瓮进去,里面放上干净水,只要煤火一直着(zhao)着(zhe),瓮里的水就是热的,冬天用热水就很方便!劳动人民的智慧总是那么实用,又让人惊叹!
不过,那时候买的煤,好多都是烟儿煤,每年冬天都有中煤气去世的,隔壁的治安嫂子家的三爷爷就是这么死的!后来还有英儿的母亲。
现在是夏天,煤火是不用的。平时就当床头柜儿一样的存在。
美娟坐下,犹豫了一会儿开了口:“娘,娘”
英儿听见声音迷迷糊糊的嗯了一声!
美娟接着说:“娘,你借给我点儿钱吧!我想去县城自己开个理发店。”
英儿还是迷迷糊糊地“嗯”
可几秒后,她又猛的睁开眼,望着二姑娘,问道:“娟儿,你刚才说什么?”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八零后父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