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二十分钟,志有的三轮车,就停在了柏林村儿的正街里。
柏林村儿,是附近十里八乡最小的村子,一共就四十几户人家,坐落在两座山之间,房子都是依山而建。正版山沟沟里的村子形态。
车只能停在这儿,再往里都是小路,特别窄,去刘建国家要步行才能过去。
弯弯曲曲的小路,勉强并排三人行都有些挤,加上小路两侧的石头和杂草,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一人带队,其它排成一排跟在身后前行。
此时,柏林村儿的人们,也看到了陌生人进村儿,有认识史宏政的,过来打招呼。史宏政勉强笑着回应。
远处,一个女人抱着孩子,看见他们后,转身进了胡同,绕道他们前面快步走远了。
在史宏政的带领下,一行人,左拐右拐的,在村里小路上,向北面上坡前进,沿途各家基本上都是石头房子,或者石头地基上面,是红砖垒的墙体。
大概,步行了十分钟左右,到了他们村儿,最北边的最后一家。志有见史宏政停下了脚步,问道:“是这家吗?”史宏政点点头
志有站在,那条东西方向,只能单人通过的小路上,顺着墙根儿抬头向上望去。
他觉得这不像户人家,怎么看着都像破败的古城楼,又像废弃的旧监狱呢。
石头垒的大斜坡有得50o,宽两米半,高也有三米,再加上院墙也有两米多,也是石头垒的。除此之外,里面什么也看不到。
小路南面的石头房子,好像不住人了,本来就在下坡,小路在它的半房高位置。这样一对比,显的特别矮。
志有没有多停留,径直上了斜坡,斜坡尽头北面是个大门口,一个木头绑的栅栏门。半开着,里面应该是有人。
透过栅栏,志有看到五间红砖房子,墙体连大白都没有刷,深绿色木头门窗口,镶着一块块儿,正方形玻璃。
院子不大,东西长,南北宽,有一分半地左右,成长条形。靠西边是个羊棚,还有猪圈。羊棚外拴着只大黑土狗,脸,眼睛周围和嘴巴,还有肚皮是黄褐色的毛儿。正因为他们的到来,对着门口狂吠着!
挨着大门口的东面,有两间不大的石头房子,近深很浅,应该是杂物房或者柴火房,村里的人家,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布局。一眼就能看个七七八八。
志有刚要伸手,想把栅栏门口,推大一点儿,史宏政上前一步,接过了推栅栏门的动作。一边推一边喊:“哥,嫂子,我是宏政,书辉她爹娘来了,你们在家吗?哥,哥”
志有和英儿一行人,还没有都进来,正屋靠西边的两间房里,就传出来了一个男人的答应声:“唉!唉”
紧跟着,一个趿(ta)拉着千层底步鞋,没有穿袜子。身上穿着黑色薄棉衣,扣子还是那种盘扣儿的,一看就穿了很多年,藏蓝色外套披在背上。黑色的(di)确良裤子上还有补丁。手里拿着个烟斗的男人,出现在门口。
他很瘦,也很黑。
虽然,几十年没见过。可志有,还是认出了他。是老棍儿本棍儿。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八零后父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