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穗拼字寄乡思,枫影摇窗忆故人”
烘干工作进入尾声的那天下午,晒粮场的稻子堆已经堆得像小山一样高了。村民们都在忙着把烘好的稻子装袋、运回家,陈建国闲下来,坐在晒粮场旁边的枫树下,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心里满是踏实。
小丫背着小竹筐,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叔叔,大家都把稻子运回家了,俺们没事干了,你教俺认字吧。” 她的小手里攥着一把稻穗,是刚从烘好的稻子堆里捡的,金黄饱满,还带着稻香味。
陈建国点点头,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在枫树下的空地上画了个 “枫” 字:“这个字念‘枫’,就是咱们镇的枫树的枫。” 小丫凑过来看,跟着念:“枫,枫树的枫。” 她拿起手里的稻穗,在 “枫” 字旁边拼了起来,一会儿拼出个 “丫” 字,一会儿拼出个 “叔” 字,虽然拼得歪歪扭扭,却很认真。
“叔叔,俺拼的‘陈叔叔’,好看吗?” 小丫指着地上用稻穗拼的字,眼里满是期待。陈建国笑着说:“好看,小丫真聪明,拼得真好。” 小丫高兴得跳了起来,又拿起稻穗,拼了个 “家” 字:“这个是‘家’字,俺们的家。” 陈建国看着地上的 “家” 字,心里一下子软了 —— 他想起了现实中的家,想起了林慧和乐乐,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赵二柱走过来,手里端着两碗红糖小米粥:“你们俩在这儿干啥呢?快喝碗粥,歇会儿。” 他把粥递给陈建国和小丫,看到地上用稻穗拼的字,笑着说:“小丫真能干,都会拼字了,比俺小时候强多了。” 小丫接过粥,喝了一口,甜丝丝的,脸上满是笑容。
“二柱,俺想跟你说个事。” 陈建国喝着粥,忽然说,“等稻子都烘完了,俺想回俺的世界看看,俺的家人还在等着俺。” 赵二柱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应该的,家人重要,你放心回去,要是想回来,枫溪镇永远欢迎你。” 陈建国的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赵二柱是真心把他当朋友,才会这么说。
小丫听了他们的话,眼里一下子就红了:“叔叔,你要走了吗?你还会回来吗?” 她拉着陈建国的衣角,生怕他走了就不回来了。陈建国摸了摸她的头:“俺会回来的,等俺看完家人,就回来陪你,陪大家。” 小丫点点头,把手里的稻穗都塞给陈建国:“叔叔,你带着这些稻穗,想俺的时候,就看看它们,就像俺在你身边一样。” 陈建国接过稻穗,心里满是感动 —— 这个小小的姑娘,虽然年纪小,却懂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牵挂。
傍晚的时候,最后一户村民的稻子也烘完了。张村长领着村民们,捧着一块木匾,来到了晒粮场。“陈先生,这是俺们全村人凑钱做的木匾,谢谢你帮俺们烘稻子,救了俺们的口粮。” 木匾上刻着 “爱民如子” 四个大字,红漆涂得亮亮的,旁边还刻着几片小小的枫叶。
陈建国接过木匾,心里很感动,却有点不好意思:“村长,俺只是帮大家做了点小事,不用这么客气。” 张村长笑着说:“这不是小事,是救了俺们全村人的命,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俺们枫溪镇的人。” 陈建国只好收下,心里暗暗决定,等晚上没人的时候,把 “民” 字改成 “粮” 字 —— 他不是什么官,只是帮大家烘了粮,“爱粮如子” 才更合适。
村民们都围了过来,有的给陈建国送枫果干,有的送草药,有的送自己做的布鞋,还有的送小孩们画的画。陈建国的怀里很快就塞满了东西,心里也塞满了温暖 —— 这些东西虽然不值钱,却是村民们的一片心意,比他在城里收到的任何礼物都珍贵。
回到济世堂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陈建国把村民们送的东西放在桌子上,看着那块 “爱民如子” 的木匾,又看了看小丫送的稻穗,心里满是感慨。他摸了摸怀里的怀表,表盘突然亮了起来,传来林慧的声音:“建国,你在哪?我和乐乐都很想你,你快回来吧。” 陈建国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对着怀表哽咽着说:“林慧,我很快就回去了,你们再等等我。”
怀表的光慢慢暗了下去,陈建国坐在桌子旁,看着窗外的枫树林,月光把枫树叶的影子映在窗户上,像一幅流动的画。他忽然觉得,不管是在枫溪镇,还是在现实世界,只要有牵挂的人,有想做的事,就是幸福的 —— 以前他总觉得中年很苦,是因为他忘了,苦的背后,还有这么多暖的人和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