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时,晒秋场的灯笼全亮了。十几盏红灯笼挂在枫树枝上,映得枫叶更红,也映得村民们的脸更暖。木桌上摆满了菜:王屠户炖的腊肉,油亮油亮的,飘着枫树枝的清香;李大婶蒸的枫果糕,金黄金黄的,摆得像小山;李嫂煮的红薯,开花的红薯裹着糖霜,甜得能拉出丝;还有赵二柱熬的草药茶,放了枫果干,苦中带甜,解腻又暖身。
村民们都来了,围着木桌坐满了。张村长坐在主位,旁边是陈建国和赵二柱,小丫坐在陈建国身边,手里拿着个小勺子,眼睛盯着枫果糕,却没先吃,而是舀了块递给陈建国:“叔叔,你先吃,这个最甜了。” 陈建国接过,咬了一口,甜意从舌尖一直到心口,暖得很。
“今天是陈先生在枫溪的最后一晚,” 张村长端起茶碗,对着大家说,“陈先生来枫溪这么久,帮俺们挖井、救稻谷、解决假药问题,还教俺们很多新法子,俺们枫溪人都记在心里。今天这顿饭,是俺们的心意,祝陈先生明天一路平安,回去后阖家幸福!” 村民们都端起茶碗,跟着喊:“祝陈先生一路平安!阖家幸福!”
陈建国也端起茶碗,对着大家鞠了一躬:“谢谢大家,谢谢枫溪的每一个人。在枫溪的这些日子,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日子。你们把我当家人,给我温暖,教我成长,我会永远记得你们,永远记得枫溪。等我回去解决了家里的事,一定会回来看看大家,看看咱们的‘建国井’,看看咱们种的枫树苗。”
“好!俺们等你回来!” 村民们齐声喊,声音在枫树林里回荡,带着点颤,却很认真。王屠户站起来,舀了块最大的腊肉,放进陈建国碗里:“陈先生,你多吃点,这肉炖了三个时辰,烂得很,你腿伤没好,多补补。等你回来,俺再给你炖,炖得更烂!”
“还有俺的枫果糕!” 李大婶也站起来,“等你回来,俺给你蒸最大的枫果糕,放最多的枫果干,甜得很!” 李嫂笑着说:“还有俺的红薯,等你回来,俺给你煮最甜的红薯,让你吃个够!”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等他回来的话,让陈建国心里暖得发烫,眼泪又差点掉下来。
小丫坐在旁边,一边吃枫果糕,一边小声跟陈建国说:“叔叔,等你回来,俺带你去枫树林捡枫叶,去‘建国井’边看树苗,去晒秋场看灯笼,好不好?” 陈建国点点头,摸了摸她的头:“好,叔叔都听你的。” 小丫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又舀了块枫果糕,放进陈建国碗里:“那叔叔现在多吃点,吃饱了,明天才有劲回去见婶婶和哥哥。”
宴会上,村民们还表演了节目:张村长的老婆子唱了《枫溪谣》,声音虽然有点哑,却很有韵味;私塾先生念了首自己写的诗,诗里写的是枫溪的秋,写的是陈建国的好;王屠户的儿子表演了翻跟头,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小丫也唱了《枫溪谣》,声音脆生生的,比张村长的老婆子唱得还好听,村民们都跟着拍手。
陈建国看着眼前的热闹,听着大家的笑声,心里却有点酸 —— 明天就要离开这里了,离开这些可爱的人,离开这个温暖的地方。他拿起怀表,摸了摸,表盘已经不烫了,却像是在提醒他:这里的暖,要记在心里,回去后,要把这份暖,带给林慧和乐乐。
“陈先生,俺有个东西给你。” 赵二柱忽然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递给陈建国。布包是用蓝布做的,上面缝着片枫叶,是赵二柱自己缝的,歪歪扭扭的,却很认真。“这里面是俺的草药包,” 赵二柱说,“有治腿伤的,有治风寒的,还有治头疼的,你带回去,路上用,家里人用都方便。俺爹以前说,‘草药能治身体的病,暖能治心里的病’,你带着这些草药,也带着枫溪的暖,回去好好过日子。”
陈建国接过布包,里面的草药还带着点清香,他紧紧攥着:“谢谢二柱,谢谢你。” 他刚想说话,张村长也站起来,从怀里掏出块木牌,递给陈建国。木牌是用枫木做的,上面刻着 “枫溪挚友” 四个字,还有片小枫叶,是张村长自己刻的,比赵二柱缝的枫叶还好看。“这是俺给你的木牌,” 张村长说,“你带着它,就像带着枫溪的大家,不管你走到哪,俺们都是你的朋友,都是你的家人。”
陈建国接过木牌,摸了摸上面的刻字,心里暖得发烫。他把木牌和赵二柱的草药包,还有小丫的枫叶、村民们送的东西,都放进一个大布包里 —— 这个布包是赵二柱昨天整理的,现在装满了枫溪的心意,也装满了他的牵挂。
宴到深夜才散。村民们都回去了,张村长和赵二柱送陈建国回济世堂。路上,张村长说:“明天早上,俺们会去‘建国井’边送你,你早点起来,别误了时辰。” 陈建国点点头:“谢谢村长,谢谢二柱。” 赵二柱拍了拍他的肩膀:“早点休息,明天才有精神回去见家人。”
回到济世堂,小丫已经睡着了,趴在陈建国的炕上,手里还攥着片枫叶。陈建国走过去,轻轻把枫叶从她手里拿出来,放进她的小布包里。他坐在炕边,看着小丫的睡颜,又看了看桌上的大布包,心里暗暗发誓:明天回去后,一定要好好陪林慧和乐乐,一定要把枫溪的暖,带给他们;等解决了家里的事,一定要回枫溪,看看这些把他当家人的村民。
窗外的枫叶还在飘,红灯笼的光透过窗纸,洒在炕上,暖得很。陈建国摸了摸怀里的怀表,又摸了摸口袋里的枫叶,心里踏实得很 —— 他知道,明天会是新的开始,是带着枫溪的暖,回归现实的开始。
(本章结尾哲思:一盏灯笼映得出枫溪的暖,却映不尽跨时空的牵挂;一顿宴席道得出离别的情,却道不完心中的不舍。中年人的 “归来”,从来不是 “忘了过去”,是带着异乡的暖,去填补现实的遗憾;是带着别人的爱,去爱身边的人 —— 原来所有的相遇,都是为了 “更好的相见”,不管是现实的家人,还是异时空的挚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