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刚爬上枫溪的山头,晒秋场就热闹起来了。村民们从早上就开始忙活:赵二柱和几个汉子把昨天挂在架子上的玉米、红辣椒重新整理好,摆得更整齐;李大婶和王婶在架子下支起锅,熬着枫果粥,蒸着枫果糕,甜香飘得老远;小丫带着村里的孩子们,把捡来的红枫叶撒在晒秋场的路上,像铺了条红地毯。
陈建国拿着个布袋子,挨家挨户地去收村民们送的东西:张屠户塞给他块腊肉,说 “回去给林慧炖红烧肉,补补身子”;王婶给了他双新布鞋,说 “路上穿,别像来的时候那样狼狈”;李大婶装了袋枫果干,说 “给乐乐尝尝,比城里的糖健康”…… 布袋子很快就满了,沉甸甸的,像装着整个枫溪的暖。
“陈先生,快来尝尝俺刚蒸好的枫果糕!” 李大婶在晒秋场喊,手里拿着块热乎乎的糕。陈建国跑过去,接过糕咬了一口,甜香里带着点枫果的酸,好吃得眯起了眼睛:“李大婶,您的手艺真好,比城里的蛋糕还好吃。” 李大婶乐了,又给了他块:“好吃就多吃点,明天回家,可就吃不着了。”
赵二柱正在给晒秋场的灯笼挂枫叶,见陈建国来,赶紧喊:“建国,快来帮俺看看,这枫叶挂得好看不?俺想让你走的时候,看着漂漂亮亮的。” 陈建国凑过去看,灯笼上挂满了红枫叶,风一吹,像红蝴蝶在飞:“好看!二柱,你越来越会布置了,以后济世堂的灯笼,都能让你挂。” 赵二柱挠挠头,笑了:“俺也是跟你学的,你教俺垃圾分类的时候,说‘东西要摆整齐才好看’。”
张村长拿着个账本,正在给晒秋的东西记账:“玉米五十串,红辣椒三十斤,枫果二十斤……” 见陈建国来,赶紧把账本递给他:“陈先生,你看俺记得对不对?以后俺们就按你教的法子记账,用玉米籽当‘钱’,好记。” 陈建国接过账本,上面画着玉米、辣椒的简笔画,旁边写着数量,字迹歪歪扭扭,却记得详细:“对,村长,记得真好!以后你们就能自己记账,再也不用怕忘事了。”
小丫跑过来,拉着陈建国的衣角,手里拿着个小布包:“叔叔,这是我给乐乐弟弟的礼物,里面有枫叶书签、奥特曼卡片,还有我画的枫溪地图,让他知道枫溪有多美。” 陈建国接过布包,摸了摸,软软的:“谢谢丫头,我一定亲手交给乐乐,告诉他这是小丫姐姐送的。” 小丫点点头,又把一个枫叶发卡戴在陈建国头上:“这是给叔叔的,让你回家的时候,也带着枫溪的枫叶。”
陈建国摸了摸头上的发卡,红色的枫叶贴在头发上,暖暖的,心里一阵不舍 —— 明天这个时候,他就不在枫溪了,不在这个满是暖的地方了。他蹲下来,抱着小丫:“丫头,叔叔会想你的,会想枫溪的所有人,以后我会常回来的,给你带城里的糖,带乐乐来跟你玩。” 小丫把脸贴在陈建国的怀里,小声说:“叔叔,我也会想你的,我会把枫叶寄给你,让你知道枫溪的枫叶红了。”
中午,村民们在晒秋场摆了 “送别宴”,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枫果粥冒着热气,腌肉泛着油光,凉拌薄荷清爽可口,还有刚蒸好的枫果糕,甜香扑鼻。“陈先生,快坐!这是俺家最好的腌肉,你多吃点!” 张屠户拉着陈建国坐下,给他夹了块肉。
陈建国看着满桌的菜,看着村民们热情的笑脸,眼泪差点掉下来 —— 枫溪的人,总是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你最真的热闹。他举起酒杯,跟大家碰了碰:“谢谢大家这半年来的照顾,我在枫溪过得很开心,是你们让我知道,什么是温暖,什么是勇气。我会永远记住枫溪,记住你们,以后我会常回来的!”
村民们都举起酒杯,喝了一口,有的眼里也红了:“陈先生,俺们也会想你的,你要常回来看看!”“要是在城里受了委屈,就回枫溪来,俺们还等着你给俺们讲城里的事!” 陈建国点点头,喝了口酒,甜香里带着点涩,像枫溪的日子,有甜有苦,却让人难忘。
下午,陈建国带着赵二柱和小丫去老井边,最后看一眼爷爷刻的 “枫火映心”。井栏上的刻字在阳光下很清晰,陈建国伸出手,摸着刻字,轻声说:“爷爷,我要走了,要回现实里去了,我会像你当年一样,带着枫溪的暖,面对现实的难,把家里的日子过好,把枫林场管好。” 怀表在怀里发烫,像是爷爷在回应他。
小丫拉着陈建国的手,指着老井里的倒影:“叔叔,你看,水里有枫叶,还有你的影子,像画一样。” 陈建国低头看,井水里映着枫叶、蓝天,还有自己的影子,旁边是赵二柱和小丫的影子,像一幅温暖的画。“是呀,像画一样,我要把这幅画记在心里,永远都不忘记。”
夕阳落在老井里,映得井水通红,像一团燃烧的枫火。陈建国牵着小丫的手,赵二柱跟在旁边,往晒秋场走。路上的灯笼已经亮了,红色的灯笼串在枫树枝上,像条火龙。明天就是枫火夜了,他就要回家了,可枫溪的暖,却像这灯笼的光,缠在心上,舍不得放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