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过去。
易忠海的情况不算太严重,伤口包扎好又输了一夜血之后,已无大碍,一早就出了院。
不过,断了的小拇指肯定是接不回去了。
这年头,还没有成熟的断肢再接技术。
易忠海从此左手就永远缺了根手指。
他的心情可想而知,一路上面沉似水,甚至变得暴躁易怒。
身为八级钳工,少根手指影响太大了,哪怕看起来最不起眼的小拇指也一样。不用想也知道,这一定会影响他双手的稳定性。
今后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时,就算勉强能完成,也肯定不如从前顺手。
只是,眼下易忠海还顾不上担心这个。
傻柱昨晚被抓走,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
出了医院,他们急匆匆赶到派出所打听情况。
也正是在那里,他们得知了举报人是谁——
秦京如!
“……”
秦淮如先是一愣,随即声泪俱下地哭诉秦京如没良心。
说自己好心带她进城,好吃好喝招待,她却反手举报她姐夫。
难道真要逼得她这个姐姐家破人亡吗?
白莲花不愧是白莲花,一开口就把错全推到了秦京如头上。
---
**只是,经过一整晚,尤其是在警察说明情况之后,秦京如已经看清了自家姐姐的真面目。
他们原本打算用的根本不是什么**——四九城里压根儿就没有那东西,而是想用助兴的药,直接让她和李进阳“生米煮成熟饭”。
傻柱和姐姐为了害李进阳,竟然不惜把她也搭进去。
想通这一点,秦京如气得肺都要炸了。
她是农村来的,说话也不绕弯子:
“呸,秦淮如,你还有脸在这儿哭?你要是有半点良心,也做不出这么歹毒的事!”
“你带我进城,压根儿就没安好心。”
“我不光要让傻柱坐牢,等回了村,我还要告诉所有人你有多坏。”
“从今往后,你别想再踏进秦家村一步,不然我爸绝对饶不了你!”
两姐妹在派出所大吵一架,彻底闹翻。
另一边,易忠海也向警察问清了处理结果。
对傻柱的处罚是:批评教育一次,认真写悔过书,并通报工作单位。
易忠海长舒一口气。
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处罚这么轻,其实也不难理解——虽然有秦京如举报,但阴差阳错,傻柱并没有得逞。那酒没被李进阳喝下去,就连误饮的易忠海也没闹出什么乱子。
民不举,官不究。傻柱被狠狠训了一顿,也就放了出来。
等他们一行人回到四合院,已是筋疲力尽。
这一趟折腾下来:易忠海少了一根手指,花了五百多块钱;秦淮如和妹妹彻底决裂,在村里的名声也臭了;傻柱更是走哪儿都被人指指点点,脊梁骨都快被戳穿。
接下来,轧钢厂还会有处分。轻则通报批评,重则……其实也重不到哪儿去——这年头开除一个工人不是小事,得工会大领导批准。而兼任工会领导的那位,级别比杨厂长还要高得多。
轧钢厂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向上级打报告,那等于自曝其短。
总而言之,易忠海他们赔得血本无归。而他们针对的李进阳不仅毫发无伤,还额外有所收获——没错,李进阳把那五百块钱弄到了手。
他对秦京如说这钱她不能收,否则就成了傻柱的同谋,说不定要一起被关起来。只有没拿任何好处,才算纯粹的举报人。秦京如哪懂这些,惊慌之下把钱交给了李进阳。
得知傻柱的处理结果后,李进阳略感惋惜。这么好的机会,竟没能彻底扳倒傻柱。但他也没太失望,那晚看到易忠海没和贾张氏搅在一起时,他就有了心理准备。买卖助兴药物不算重罪,不然也不会被傻柱这样的普通人买到。只能说,事情的结果都不够圆满——易忠海等人没能害成李进阳,李进阳也没能彻底整垮傻柱。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想利用规则,就得遵守规则。
李进阳本来还琢磨着再设个局接着周旋,但很快他就没精力继续折腾这帮人了——轧钢厂将有重要领导前来视察。李副厂长直接点名,让他全程负责领导在厂期间的安保工作,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来的不是原剧中傻柱认识的那位领导,而是李副厂长的靠山,他的岳父大人。接下来几天,李进阳全心投入准备工作,希望能借机搭上关系。自古朝中有人好做官,若能搭上这位领导,李进阳的处境将实现质的飞进。如今他在李副厂长眼里,不过是个懂事的下属,李进阳能做的事,换别人也能做。
若想让他人看重你,最好的方法并非阿谀奉承,而是成为无可取代的存在。
对多数人而言,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李进阳掌握多项专长,倒有不少机会实现这一目标。
连日来,他反复构思各种方案,思考如何能让领导自然而然地“偶然”发现自己的才能。
世间从无真正的偶然,所有看似偶然的背后,都是精心准备的成果。
对于这位领导,李进阳志在必得。能与他建立联系,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位领导能在风起之时将李副厂长推上轧钢厂的一把手位置,又能在风过之后保他平稳落地,其能量之大,可见一斑。
李旭东专注于自己的事业,院中众人见他许久未有动静,也渐渐放下心来。
易忠海近期请假频繁,回到车间后既要追赶积压的工作,又要适应缺了一根手指的生活。
傻柱在聋老太太的不断鼓励下,终于重拾信心,决心跨越难关,从头开始奋斗。
不久,他等到了一个机会。
二食堂的大厨即将调往兄弟单位,主厨的职位出现了空缺。
傻柱带着东拼西凑的几百块钱,走进了杨厂长的办公室。
秦淮如也安分下来,失去工作后,她每日在家做些街道派发的手工零活,比如糊火柴盒之类。
这类产品没有固定的生产工厂,因工序简单,被分配到街道,作为补助性工作分发给困难家庭。
傻柱一家六口仅靠他三十多元的工资生活,确实属于困难户。
聋老太太近日因情绪波动过大,心力交瘁,生了一场大病,终日卧床,由一大妈照料,难得不再惹是生非。
一时间,院里竟平静得让住户们有些不适应。
……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领导视察的具体日子越来越近。
这种级别的领导对下属单位的视察,行程至少会提前一个月确定,以便下属单位做好充分准备。
电视上那些动不动就轻装简行、微服私访的情节,看看就好,可别当真。
全是假的。
否则万一出现意外状况怎么办?闹出乱子怎么办?你撞见了不该看的事情,是管还是不管?
都是门道。
这天,李进阳刚到保卫科,就有手下凑上前来。
“李队,已经打听清楚了,事情不算秘密,大领导来要做什么,不少人都知道了。”
“前阵子厂里不是从**那边弄来几台二手机床吗?”
“可机床是运来了,却没人会用,说明书上全是英文,厂里没人看得懂。”
“这次大领导来,随行人员里有懂英语的专家,准备现场指导工人操作机器。”
“厂领导已经在选调技术骨干,找了不少八级工做准备。”
“听说那些机床比咱们现有的先进不少,如果能顺利运转,轧钢厂高端产品的产能还能再上一个台阶,所以上面很重视。”
李进阳扔了包大前门烟,把手下打发走了。
自己坐在椅子上琢磨起来。
眼里,渐渐浮现出笑意。
机会,果然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没白费这段时间往高中那个半吊子老师那儿跑了那么多趟,还博得个“语言天才”的名号。
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自从得知领导要来视察的消息,李进阳每时每刻都在做准备。
他的目的很简单——把自己的能力“洗白”。
比如英语。
前文提过,李进阳的高中老师曾去过**,懂一点英语,课余时间也教过一些。
这段时间,李进阳经常去拜访他,甚至还从图书馆借了些英文杂志去“请教”。
随着他展现的水平越来越高,他的高中老师惊叹不已。
感慨有些人天生就对语言有悟性。
三天前的最后一次拜访,高中老师已经没什么能传授给李进阳了。
反倒向他请教了几个问题。
望着老师眼中掩饰不住的羡慕,李进阳的虚荣心被结结实实地填满。
让人惊讶的感觉,确实过瘾。
有了这段经历,李进阳之后展现出语言能力,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至少,有人“见证”了他学习与成长的轨迹。
除了英语,李进阳还做了其他准备——比如与四九城一位知名中医讨论了一副方子。
理由是他“爷爷”留下一本旧医书,他从中自学了不少。
不必多问,问就是令人吃惊。
这两项技能,是李进阳认为最有机会接近领导的敲门砖。
他也为此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现在,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功夫不负有心人。
……
再说鹰酱那几台二手机床的事。
最近,毛熊专家撤走得越来越多,不少项目陷入停滞。
种花家正经历从农业大国转向工业大国的路上,最大的一场危机——
老师走了。
前方无人引路,怎么办?
李先生说得好:没人教,我们就自己来!
当然,动手不是乱来,得学、得模仿,再谈创新。
于是有人千方百计,从鹰酱一家机械公司高价买回几台机床。
对鹰酱来说,那几乎是濒临报废的落后产品。
那家公司差点笑疯,报废货竟比最新款还贵几倍,狠狠被宰了一刀。
可是,
对种花家而言,这样的机床,性能仍远超老奉天制造的产品。
能买回来,已是万幸!
百姓们节衣缩食,连棒子面都舍不得吃饱,才攒下那点外汇——
总算没有白费。
说起来,实在令人心酸。
此刻的种花家,仍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远非后来震撼世界的基建强国。
先辈们创业之初,可谓艰难困苦,家底微薄。
这几台机器运回来时,据说许多领导欢喜得彻夜难眠。
谁知运抵轧钢厂后,
竟发现出了大问题。
无人懂得如何操作,卖方只管售卖,不负责指导。
莫说无人教导,就连说明书也无人能看懂。
这下可犯了难。
当时国内精通英语的人才寥寥无几,即便有,也如钱老等历经万难归国的学者,早已奔赴大西北,为某项重大任务做准备。
绝无可能抽出宝贵精力来翻译几份说明书。
后来费尽周折,总算请来一位懂英文的专家。
这才有了此次视察。
……
“科长,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现在本该由我们二大队负责轧钢厂的驻守任务,一大队去执行送货任务,怎么突然又延期了?”
陈猛的办公室里,二大队长愤愤不平地问道。
他瞪着坐在一旁面带笑意的李进阳,眼中几乎喷出火来。
谁不想在领导面前表现一番?原本按计划轮到自己,高兴没两天,
科里却突然通知他们大队任务延期,
仍由一大队继续驻守轧钢厂。
实在过分!
知道李进阳是你徒弟,可也不能这样偏袒。
我们其他大队也是你手下的兵,难道就是后娘养的不成?
陈猛皱起眉头:“命令是厂办下的,李厂长亲自点名安排。有意见别冲我发,有本事去厂办找李厂长说!”
“行了,我和进阳还有事要谈,你先出去吧。”
!!!
二大队长脸色涨红,狠狠瞪了李进阳一眼,摔门而出。
李进阳一脸无辜:“啧,钱队长倒怪起我来了,又不是我让他任务延期的,这人可真有意思。”
---
**陈猛撇了撇嘴,“得了吧,别在这儿装模作样了。要不是你给李厂长塞了两瓶茅台,他能让二大队的任务往后推?”
“嘿嘿。”
李进阳笑了笑,没再接话。
老钱自己不会来事儿,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你那边安排得怎么样了?可千万别出岔子。”
“这种级别的领导要是在我们这儿出了事,你就算有八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陈猛提醒道。
李进阳收起笑容,神色认真起来。
“师父放心,明天在领导身边执勤的人都是我亲自挑的,没一个偷懒耍滑的。”
“而且今天下午领导的保卫人员就会提前过来布控,不会有事。”
“嗯,那就好,去忙吧。”
……
走出办公室,李进阳难得地有些紧张。
他倒不是担心领导的安全问题。
能出什么事?
人家身边肯定早就安排好了高手。这种级别的领导出行,必然有大内高手随行。
厂里保卫科不过是明面上的安排。
他紧张的,是明天能不能顺利搭上线。
能见到红墙里的人物不容易。
机会,很可能只有这一次。
只要能搭上关系,至少能让自己少奋斗十年。
人家就是有这个本事。
要不然,李副厂长不到四十岁怎么就成了副厅?
光靠他自己,别说祖坟冒青烟,就算烧成灰也没用。
有人提携,才能青云直上。
李进阳在轧钢厂随便转了一圈,就到了中午。
他拿起饭盒走向二食堂。
果然看见傻柱在窗口里打饭。
“李队来啦?来我这边,您工作忙,不用排队了。”
“胡说什么?想让我犯错误是吧?”
“嘿嘿。”
和熟悉的工友聊了几句,很快就排到了李进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