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媳妇跟在后面,也警惕地斜了胡烨一眼,双臂交叉抱在胸前,把自己怀里的书护得严严实实,眼神里明晃晃写着“别打我家书的主意”,那警告的意味,比当面说“离远点”还直白。
胡烨尴尬地站在原地,手还僵在半空,楼道里只剩下老张夫妇上楼的脚步声。他愣了几秒,突然灵机一动,冲着老张已经踏上半层楼梯的背影,拔高声音喊:“老张!老张!晚上来家里吃饭啊!我炖了一大锅大骨头,小火慢炖了一下午,肉都烂乎了,香得能飘出三条街!”
这话一出,老张的脚步明显顿了一下,胡烨甚至能看见他肥硕的肩膀动了动,喉咙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老张平时最爱吃炖骨头,以前每次胡烨家炖骨头,他都能啃两大块。
可也就犹豫了一秒,老张低头看了看怀里的书,那崭新的书脊在灯光下泛着光,仿佛比炖骨头更有吸引力。他猛地甩了甩脑袋,跟拨浪鼓似的,头也不回地喊:“不去!不去!没空!”声音里还带着点咬牙切齿的坚定。
胡烨望着老张夫妇消失在楼梯拐角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扯出一抹苦笑:“好你个老张头!真是抠门到家了!平时好酒好肉可没少请你,现在连本书都不让看!”
心里虽有点气,但转念一想,胡烨也释然了。这都啥时候了?家家户户都有孩子要高考,尤其是像他们这样有知青子女的家庭,孩子的命运全系在这几本书上。对那些在农村苦熬的知青来说,这书就是改变命运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通往大学的唯一船票。好不容易抢到了,谁舍得轻易让人看?自己家多一份希望,别人家就少一份机会,这无声的竞争,虽然有点残酷,可也透着那个年代里,父母为了孩子前程孤注一掷的心酸。
想到这儿,胡烨心里的紧迫感一下子上来了,跟揣了个火炭似的。他不再耽搁,转身冲回家,从抽屉最深处翻出一个旧铁盒,打开来,里面是一沓用橡皮筋捆着的钱,有毛票,有块票,还有几张十元的大钞——这是家里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他数都没数,抓了一把塞进兜里,又匆匆披上外套,脚步如飞地冲了出去,汇入了往新华书店方向涌去的人流中。
南京东路上,新华书店的门口早已被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排队的队伍像一条长龙,从书店门口蜿蜒出去,沿着山东路、九江路、汉口路,一直延伸到了河南路,把附近的马路都堵得严严实实,连自行车都难以前行。
队伍走得极慢,跟凝固的溪流似的,可也在一点一点往前挪。不少人手里提着军用水壶,壶里灌满了水,显然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还有更多人带着小板凳,每当队伍往前挪一小步,大家就拎起小板凳,往前挪一点,再稳稳放下,坐好。小板凳在地面上摩擦发出的“刺啦”声,夹杂着人们的交谈声、叹息声,还有偶尔传来的孩子哭闹声,构成了这特殊时刻独有的背景音。
胡烨站在街角,看着这望不到头的队伍,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队伍里有不少年轻的面孔,应该是本地准备高考的学生,可更多的是头发花白、神情紧张的中老年人,不用想也知道,他们都是来给远在外地的知青子女抢书的。
“同志,劳驾问一句,”胡烨凑到队伍旁边一位戴帽子的中年男人身边,小心翼翼地问,“今天这是啥日子啊?怎么排这么长的队?”
“嗨!你还不晓得伐?”那男人头也没回,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好像怕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个竞争者,“抢书!都在抢一套书!”
“啥书这么金贵?”胡烨赶紧追问,心脏都跟着提了起来。
“啧!”男人不耐烦地咂了下嘴,扭过脸看了胡烨一眼,眼神里满是“你别多管闲事” 的意思,“跟你说了,你也不知道!”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穿蓝布褂子、学生模样的小伙子忍不住插话:“是《数理化自学丛书》,高考复习专用的!现在到处都在抢,晚了就没了!”
先前那男人立刻扭过头,狠狠剜了小伙子一眼,眼神里的埋怨都快溢出来了,仿佛小伙子泄露了什么天大的秘密。胡烨心里一下子明白了:这人是怕消息传出去,来抢书的人更多,自己就更难买到了。
他放眼望去,队伍里好多都是全家总动员,老两口带着儿子儿媳,或者兄弟姐妹一起上阵,每个人手里都拎着袋子,显然是想多买几套,赶紧寄给远在江西、安徽、云南等地的知青亲人。那个年代,谁家没有一两个在农村插队的孩子呢?这套书承载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全家人改变命运的希望。
胡烨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在那些偏远的山村里,知青们坐在漏风的土屋里,眼睛紧紧盯着门口,盼着来自上海的邮包,盼着那套能改变他们命运的书。一想到儿子胡伟在农村着急等待的样子,他心里就更急了。
可看着这绵延几公里的队伍,胡烨心里也清楚,这么老老实实排队,恐怕等到天黑也买不到书,跟大海捞针没啥区别。他定了定神,决定另想办法。他沿着队伍边缘慢慢往前挤,脚步放得很轻,还时不时跟旁边的人说“不好意思,借过一下”,生怕被人当成插队的,引来不满。
挤了没一会儿,他突然瞥见前面不远处,供销社的老熟人老崔正扛着一个沉甸甸的长条布袋子,脸憋得通红,在人缝里艰难地挪动,额头上全是汗。胡烨赶紧快走几步,伸手托住布袋子的底部,往上一抬:“老崔,我来帮你一把!”
老崔顿感肩上一轻,诧异地回过头,一看是胡烨,黝黑的脸上立刻堆起笑容:“哎哟老胡!你也来这儿排队买书啦?”
这话刚说完,旁边排队的人立刻齐刷刷地投来警惕又愤怒的目光,像无数把小刀子似的,死死盯着胡烨,有人还小声嘀咕:“怎么回事啊?想插队啊?”
胡烨心里一紧,赶紧摆着手高声解释:“没有没有!我不是来排队的!我是去供销社办点事,这不路堵死了嘛!正好看见老崔扛着重东西,过来搭把手!”说着,他还朝老崔使了个眼色。
老崔多机灵啊,立刻会意,乐呵呵地应和着:“对对对!老胡是来帮我的!咱们俩这就走,不耽误大家排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1977年高考又一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