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秘境试炼持续了整整三日。这三日里,小洞天中上演了无数争斗、合作、背叛与机遇。清风凭借“无垢剑心”的敏锐感知和特训后精进的实力,并未参与大规模混战,而是如同一个幽灵,游走在秘境边缘和危险地带,又成功找到了两枚论道符,并顺手解决了几只不开眼想来抢夺的妖兽和修士,整个过程低调而高效。
当秘境出口再次开启时,原本涌入的数千名修士,只剩下不足千人活着(被传送)出来,个个带伤,神色疲惫,但能留下来的,无疑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清风混在人群中,并不起眼,他注意到战无双、叶孤影、紫衣青年(后来得知名叫凌绝霄)等人都顺利晋级,阴符公子并未露面,想必是伤势未愈或在暗中谋划。
接下来是第二阶段的比试——文试。这并非考校诗词歌赋,而是设置在论道峰专门的“问道殿”中,以神念进入一个幻境空间,回答关于大道感悟、功法原理、天地法则、乃至心性磨砺的各种难题。这些问题千奇百怪,没有标准答案,旨在考察修士的道心、悟性和知识底蕴。
问道殿内,晋级者们盘膝坐在一个个蒲团上,神念沉入面前的问心玉璧。清风也依言照做,只觉眼前景象变幻,出现在一个空白虚无的空间中,一个毫无感情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问:道为何物?”
第一个问题便直指核心。若是儒家弟子,或许会答“仁义礼智信”;若是道家丹鼎派,可能答“阴阳五行生化”;若是佛门,则会说“缘起性空”。
清风沉吟片刻,心念微动,并未直接回答文字,而是将自己的剑道感悟凝聚成一道意念——那是一柄无形之剑的虚影,简单,纯粹,却蕴含着斩破虚妄、守护本真、追求自在的意蕴。剑即是道,道即是剑,他的道,就在手中,就在心中。
那虚无空间微微波动,似乎在进行评判。片刻后,声音再次响起:“通过。下一问:术与道,孰重孰轻?”
这又是各家争论不休的命题。清风再次以意念回应:术为道之用,道为术之本。无道之术,如无根之木;无术之道,如空中楼阁。二者本是一体,何分轻重?他意念中浮现出自己用剑切葱花、挡雨滴、破邪法的种种场景,皆是术,却皆蕴含着道。
“通过。下一问:若遇不可抗力之灾劫,当如何自处?”
清风想起万剑谷中面对天魔虚影的那一刻,意念中涌现出决绝与守护:若力所不及,便尽力周旋,保存火种;若退无可退,便拔剑向前,虽死无悔。但求问心无愧,但求剑出无悔。
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有的深奥,有的刁钻,有的考验心志。清风皆以自身剑道为基,结合一路走来的见闻感悟,给出直指本心的答案。他没有引经据典,没有华丽辞藻,只有最朴素的剑修逻辑,反而往往能切中要害,透过现象看本质。
当最后一个问题“汝之剑,为何而挥?”响起时,清风眼前仿佛闪过师父邋遢的笑容,白小芷的关切,墨铁的憨厚,赤芍的善良,以及路上遇到的种种不公与黑暗。
他的意念变得无比坚定:为守护该守护之人,为斩断该斩断之恶,为追寻剑道之极致,亦为…心中自在。
嗡!
所有幻象消失,清风神念回归本体。他睁开眼,发现周围不少人眉头紧锁,显然在文试中遇到了困难。玉璧上开始浮现出每个人的评分,并非分数,而是“甲、乙、丙、丁”的等第。
清风的玉璧上,赫然浮现出一个龙飞凤舞的“甲”字!而且是罕见的“甲上”!
这一结果,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一个来自没落剑修一脉、名不见经传的小道士,竟然在汇聚了百家精英的文试中拿到了最高评价?这简直不可思议!
看台上,一些大佬也投来了惊讶的目光。儒家一位大儒抚须沉吟:“此子答案,虽不合经典,却直抒胸臆,暗合大道至简之理,难得。” 兵家一位大将点头:“心志坚定,是个好苗子。” 就连对清风有意见的玉玑子,也脸色难看,无法反驳这公开的评判。
清风自己倒是很平静。文试的肯定,让他更加确信自己的道路没有走偏。剑道,同样是通天大道之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剑道独尊:江湖小道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