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什么?”
“蔡邕?那个依附董卓的蔡邕?”
“大将军是不是搞错了!此人乃董卓党羽,怎可为九卿之首!”
刚刚还一片死寂的德阳殿,瞬间像是被投入了巨石的池塘,议论声嗡嗡作响。
站在百官之首的司徒王允,那张刚刚恢复了些许血色的脸,再一次变得惨白。
他再也忍不住了,猛地出列,躬身道:“大将军,万万不可!”
王允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既有愤怒,也有不解。
“蔡邕此人,虽有薄名,却无士人风骨!董卓篡逆之时,他欣然受其征辟,官至左中郎将,与国贼同朝为官,此乃助纣为虐!”
“如今大将军拨乱反正,朝堂气象一新,若用此等依附国贼之人为太常,岂不令天下忠义之士寒心?!”
“请大将军三思!”
“臣附议!蔡邕德不配位!”
“请大将军收回成命!”
立刻有几名与王允交好的老臣站了出来,纷纷附和。
他们看向刘景的眼神,充满了“你怎能如此糊涂”的痛心疾首。
刘景站在丹墀之下,冷眼看着这一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直到殿内的反对声渐渐平息,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说完了?”
王允等人一愣。
刘景的目光从他们脸上一一扫过,那眼神冷得让他们心头发寒。
“蔡伯喈先生,乃海内大儒,天下楷模。”
“董卓以其家小性命胁迫于他,他若不从,便是满门抄斩!敢问诸位,当时谁人能救他?谁人敢救他?”
刘景的声音陡然提高,如同惊雷炸响。
“我拨乱反正,正是要正本清源!正需要蔡公这等鸿儒巨擘,来为我大汉重整礼乐,教化万民!”
他向前一步,逼视着王允。
“还是说,在王司徒眼中,只有将蔡公这样的国之瑰宝一并打杀,才算是真正的清流,才算是与董贼划清了界限?”
“我……”
王允被这番话堵得哑口无言,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刘景环视全场,语气森然。
“我意已决。”
“谁,还有异议?”
满堂文武,鸦雀无声。
之前还义愤填膺的官员们,此刻全都低下了头,不敢与刘景对视。
在绝对的权势面前,所谓的清议,不过是个笑话。
“宣,蔡邕,上殿。”
片刻后,一名须发皆白,身形清瘦的老者,在内侍的引领下,步履蹒跚地走进了德阳殿。
正是大儒蔡邕。
他面容憔悴,眼神中带着惶恐与不安,显然,他以为自己是来接受审判的。
一入大殿,看到满朝文武和高踞御座之上的何太后,他立刻就要下跪。
“罪臣蔡邕,拜见太后,拜见大将军……”
然而,他的膝盖还未触地,一只强有力的手臂便扶住了他。
蔡邕愕然抬头,正对上刘景那双深邃的眼眸。
刘景亲自将他扶稳,声音温和了许多。
“先生不必多礼。”
“今日请先生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蔡邕彻底懵了,他呆呆地看着刘景,不知所措。
只听刘景朗声宣布:
“我欲上表太后,请蔡伯喈先生出任太常一职,总领宗庙礼仪,为天下表率!”
蔡邕的眼睛瞬间瞪大了,浑浊的眼球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他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最好的结果也是流放乡里,永不叙用。
却怎么也想不到,等来的竟是九卿之首的重任!
巨大的反差让他一时间竟没能反应过来。
刘景看着他,郑重地一拜。
“还请先生,为国为民,不要推辞!”
“老朽……”
蔡邕嘴唇哆嗦着,两行热泪毫无征兆地滚落下来。
他猛地挣开刘景的手,对着刘景的方向,深深地拜了下去,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地面上。
“老朽……何德何能,敢蒙大将军如此信重!”
“大将军不罪之恩,不弃之德,老朽粉身碎骨,亦难报答万一!”
“老朽,愿为大将军之盛世伟业,贡献这最后一点残躯!”
这一拜,是发自肺腑的感激与臣服。
刘景坦然受之,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已经彻底归心。
“好!”
“有先生相助,何愁礼乐不兴!”
刘景扶起蔡邕,随即转身,再次宣布。
“臣,上表太后,拜我恩师,前太学院博士范升,为博士祭酒,总领太学,为我大汉选拔栋梁之才!”
此言一出,朝野再无半点异议。
尊师重道,任人唯贤。
刘景用实际行动,向天下所有读书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王允和杨彪等人面如死灰,他们终于明白,刘景的手段和眼界,远非他们所能揣度。
这个年轻人,不仅要掌军权,更要握文柄!
他要的是整个天下的人心!
……
朝会散去。
刘景回到临时居住的宫殿,郭嘉、贾诩、沮授三人早已等候在此。
一张巨大的关中地图,被铺在了地面上。
刘景脱去朝服,只着一身常服,直接跪坐在地图前。
“洛阳的朝堂,不过是些迎来送往的虚名。”
刘景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地图上长安的位置。
“这里,才是我们的根基!”
“关中四塞,沃野千里,八百里秦川,乃龙兴之地!董卓虽死,但此地元气大伤,必须尽快恢复!”
郭嘉和贾诩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赞叹。
主公的眼光,从未局限于一城一地。
沮授上前一步,沉声道:
“主公所言极是。关中若定,则可东出函谷以制中原,西进可图凉州,南下可取汉中巴蜀。此乃王霸之基业!”
刘景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看向沮授,目光灼灼。
“公与,我需要一个人,去替我把这块地盘牢牢攥在手里。”
沮授心头一跳,他隐隐猜到了什么,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只听刘景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命你为司隶校尉,持节,总揽司隶、三辅地区所有军政、民生大权!驻节长安!”
司隶校尉!
总揽一州军政!
这几乎是封疆大吏的权力!
沮授激动得浑身颤抖,他猛地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
“主公信赖,授以方面之任,沮授,必不辱命!”
刘景走上前,亲手将他扶起,拍着他的肩膀,郑重地说道:
“公与,我把整个关中都交给你了。”
“我只有一个要求。”
刘景伸出一根手指。
“一年之内,让关中恢复元气,与民休息!”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两年之内,我要你把关中,变成我第二个冀州!”
第二个冀州!
这五个字,让沮授的热血瞬间沸腾!
“授,领命!”
“好!”
刘景又看向门外,沉声道:“传徐荣!”
片刻后,身材高大的徐荣快步走了进来,他神情紧张,不知道大将军单独召见自己所为何事。
“末将徐荣,拜见主公!”
刘景看着这个曾经的董卓麾下第一大将,眼神中充满了欣赏。
“徐荣,我欲命你为主将,率陷阵营一部五千人,并本部兵马,共三万精锐,随沮授共赴长安。”
“你的任务,就是辅佐沮授,荡平关中所有不服,为我大汉,镇守西面门户!”
徐荣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己一个降将,寸功未立,主公竟然将三万精兵,和整个关中的安危,都交到了自己手上?
这份信任……
这份气魄!
徐荣眼眶一热,这个八尺高的悍将,声音竟带上了几分哽咽。
他猛地单膝跪地,头颅深埋。
“主公不以荣为降将,委以心腹重任……”
“荣,愿为主公,万死不辞!”
郭嘉在一旁抚掌轻笑,对贾诩低声道:“文和,你看主公这一手如何?”
贾诩的眼中也闪烁着异彩,他抚着短须,由衷地赞叹道:
“沮公与,王佐之才,善治政。徐荣,熟知西凉军务,深谙关中地理。一文一武,一主内,一主外,简直是天作之合。”
“不出三年,关中必成主公王霸龙兴之地!”
安排好一切,刘景终于松了口气。
他站起身,对身旁的侍从吩咐道:“备车,再准备一份厚礼。”
“我们去蔡太常府上。”
侍从恭敬地应道:“是,大将军。是去祝贺蔡公履新之喜吗?”
刘景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是,也不全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