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育苗是花生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后续的生长、产量和品质。一个良好的育苗阶段能为花生植株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较高的生产力。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花生品种。例如,在温暖湿润地区,可选择耐湿、抗病性强的品种;在干旱地区,则应选择耐旱、适应性广的品种。同时,要确保种子来自正规渠道,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发芽率。
晒种?:在播种前 2 - 3 天,将花生种子摊放在阳光下晾晒 2 - 3 小时,以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但要注意避免在水泥地面等高温场所长时间暴晒,以免种子失水过多。
选种?:剔除破损、霉变、虫蛀的种子,选择颗粒饱满、大小均匀、色泽鲜亮的种子。可采用风选、水选等方法进行选种,风选是利用风力将秕粒、杂质吹走;水选是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沉底的为饱满种子,浮起的为秕粒。
浸种催芽?:用温水(50 - 55c)浸种 15 - 20 分钟,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然后,将种子放入 30c左右的温水中浸泡 4 - 6 消时,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浸种后,将种子捞出沥干水分,用湿布包裹,放在温暖处进行催芽。催芽期间要保持温度和湿度,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 1 - 2 次,防止种子发霉。当有 5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选择地势平坦、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作为苗床。避免在低洼易积水、盐碱地或重茬地块上育苗。
深耕细耙?:对苗床进行深耕,深度一般为 25 - 30 厘米,以打破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结构。深耕后,进行细耙,使土壤细碎、平整。
施肥?:结合整地,每亩苗床施入腐熟的有机肥 2000 - 3000 公斤,过磷酸钙 20 - 30 公斤,硫酸钾 10 - 15 公斤。将肥料均匀撒施在苗床上,然后翻入土中,与土壤充分混合。
做畦?:根据地形和灌溉条件,做成宽 1 - 1.2 米、高 15 - 20 厘米的畦。畦面要平整,畦沟要畅通,便于排水和灌溉。
花生的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来确定。一般来说,春季播种应在土壤 5 厘米深处地温稳定在 12c以上时进行;夏季播种应在雨季来临前,确保有足够的生长期。
将处理好的种子直接播种到苗床中。一般采用条播或穴播的方式,条播时行距为 30 - 40 厘米,株距为 10 - 15 厘米;穴播时每穴播种 2 - 3 粒种子,穴距为 15 - 20 厘米。播种深度一般为 3 - 5 厘米,过深会影响出苗,过浅则容易受旱。
在苗床中集中育苗,当幼苗长到 2 - 3 片真叶时,再进行移栽。育苗移栽可以延长花生生长期,提高产量,但操作较为繁琐,成本较高。
播种后,及时覆土,覆土厚度一般为 2 - 3 厘米。覆土要均匀,避免种子裸露。覆土后,用镇压器或脚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种子吸水发芽。
花生苗期需水量较少,但也不能过于干旱。在播种后,要保持苗床土壤湿润,以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如果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但浇水要适量,避免积水导致烂根。浇水时,最好采用喷灌或滴灌的方式,避免大水漫灌。
花生是喜温作物,苗期适宜的温度为 20 - 25c。在春季育苗时,如果遇到低温天气,可以覆盖地膜或搭建小拱棚来提高温度。覆盖地膜时,要注意及时破膜放苗,防止幼苗被灼伤。夏季育苗时,要注意遮阳降温,避免高温干旱对幼苗造成伤害。
当花生幼苗长出 2 - 3 片真叶时,要进行间苗,去除弱苗、病苗和过密苗。间苗后,每穴保留 1 - 2 株健壮的幼苗。间苗时,要小心操作,避免伤及保留的幼苗。
花生苗期常见的病虫害有立枯病、根腐病、蚜虫、地老虎等。对于立枯病和根腐病,可以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对于蚜虫,可以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对于地老虎,可以在苗床周围撒施毒饵诱杀。在防治病虫害时,要注意药剂的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产生药害。
当花生幼苗长到 4 - 5 片真叶时,就可以进行起苗移栽。起苗前 1 - 2 天,要浇一次透水,使土壤湿润,便于起苗。起苗时,要小心操作,尽量保持根系完整,避免伤根。
将起出的花生幼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移栽到大田中。移栽时,先在定植穴中施入适量的基肥,然后将幼苗放入穴中,覆土压实。覆土深度以子叶节与地面平齐为宜。移栽后,要及时浇定根水,促进幼苗成活。
花生不宜连作,否则容易导致病虫害加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在育苗时,要选择前茬未种过花生的地块。
育苗时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合理确定播种密度,避免过密或过稀。过密会导致幼苗生长不良,过稀则会影响产量。
苗床中要及时除草,避免杂草与花生幼苗争夺养分和水分。除草时,要小心操作,避免伤及幼苗。
花生育苗是花生种植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种子选择与处理、苗床准备、播种技术、育苗期管理以及起苗与移栽等措施,可以提高花生的发芽率、成苗率和幼苗质量,为花生的高产优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育苗过程中,种植者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和品种特性,灵活调整育苗技术,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确保花生幼苗健康生长。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农人的种植技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