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署的公开查验,如同一次绝佳的宣演,将“张氏工坊”与“龙凤天香”酱油的名声推向了新的高度。如今,不仅是酒楼富户,连一些讲究饮食的公卿之家,也纷纷派人前来采购。李薇适时推出了不同规格的礼盒装,以满足达官显贵们送礼和自用的需求。工坊门前车水马龙,一派欣欣向荣。
李薇并未被繁荣冲昏头脑。她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尤其刘理事那边绝不会沉寂。她一方面严格控制核心酿造区域的出入,将所有关键工序分由最可靠的老师傅掌握,自己则总揽全局并继续改良工艺;另一方面,她通过同仁堂和周博士的关系,更有意识地结交一些地位清贵、与百草堂利益瓜葛较少的文官及其家眷,逐步编织一张属于自己的、更稳固的人情网络。
然而,真正的风暴中心,始终在那九重宫阙之内。张氏工坊的酱油既然得了“宫用”的默许,其影响便不再局限于老贵妃的素斋。一些消息灵通、善于揣摩上意的妃嫔,或是想要讨好老贵妃的皇子公主,也开始在自己的小厨房里尝试使用这种风味独特的酱油。尚膳监感受到来自各宫主子们的需求,对张氏工坊的采购量虽仍控制,但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这一日,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与危机同时降临。皇帝为庆贺边疆传来的一场小胜,决定在宫中设一场小型家宴,与后宫嫔妃、皇子公主共乐。负责宴席的尚膳监总管为了讨巧,特意在几道精致菜品中,适量使用了“龙凤天香”酱油提鲜,以期博得圣心一悦。
家宴之上,歌舞升平。一道看似普通的“金银蹄髈”(用酱油和清汤分别炖煮,拼盘而成),因其咸鲜适口、酥烂入味,尤其受到几位年轻皇子的喜爱。皇帝见孩子们吃得香甜,自己也多尝了几口,只觉得这蹄髈风味确实与往日不同,鲜香醇厚,却不腻口,便随口赞了一句:“今日这蹄髈,味道甚佳。”
皇帝金口玉言,一句随口称赞,立刻让尚膳监总管心花怒放,连忙跪奏:“谢陛下夸赞!此乃用了京中张氏工坊所产‘龙凤天香’酱油调味,此酱酿造得法,最是提鲜。”
“哦?张氏工坊?”皇帝日理万机,早已忘了之前老贵妃安神羹之事,只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
就在这时,席间一位素来与百草堂背后势力交好、又嫉妒近日老贵妃颇得圣心的妃嫔,忽然轻笑一声,曼声道:“陛下,臣妾听闻,这张氏工坊的东家,似是位年轻女子呢。一介女流,能酿出如此妙物,倒真是稀奇。也不知是何等人家出身,竟有这般手艺?”她话语看似好奇,实则暗藏机锋,点出李薇女子和出身不明的身份,在等级森严的宫廷中,极易引人猜疑。
尚膳监总管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皇帝闻言,果然微微挑眉,看向总管:“女子?”
宴会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若此时应对不当,之前所有的努力可能顷刻覆灭。
此刻,一位坐在下首、平日沉默寡言的老王爷(或是某位德高望重的宗室),却缓缓放下筷子,开口道:“陛下,老臣倒是听说,这张氏工坊乃承袭古法,其技艺源远流长。这酱油之妙,在于时间沉淀,倒与男女无甚干系。好比江南苏绣,亦多出自女子之手,岂不亦是巧夺天工?” 这位老王爷地位超然,素来不参与后宫纷争,他此言一出,顿时将妃嫔那点小心思化解于无形。
皇帝闻言,释然一笑:“皇叔所言极是。技艺精湛便好,何分男女。这酱油确实不错,尚膳监用心了。”
一场潜在的危机,暂时化解。但李薇是女子且出身寻常的消息,却已在这最高层的圈子里传开。这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因其独特而引人注目,也可能因其“不符常规”而授人以柄。
消息很快经由各种渠道传到了宫外。刘理事得知宴席上的插曲,阴冷一笑:“女子之身?哼,这倒是个好由头。京城水深,一介女流想站稳脚跟,痴人说梦!看来,得从‘规矩’和‘风评’上,再给她好好上一课了。”
李薇得知家宴风波,心中凛然。她意识到,随着产品进入更高层面的视野,她自身也必然会被推到台前。来自性别和出身的质疑,将是比商业竞争更加根深蒂固的挑战。她必须未雨绸缪,进一步巩固工坊的根基,并开始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公众形象——一个并非依靠家族背景,而是凭借精湛技艺和诚信经营立足的“女商人”形象。
她吩咐下去,工坊日后对外文书往来,一律用“张李氏”这个更符合当下习惯的称谓,既表明身份,又不失稳重。同时,她开始考虑,是否应该选择性地接受一些品行端方的文人雅士的来访,让世人更直观地了解工坊的纯粹与匠心。
宫墙内外,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更加汹涌。李薇知道,她走的每一步,都需更加谨慎。但此时的她,目光更加坚定,心中已有了迎接更大风浪的准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儿媳揭开婆婆的秘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