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吴国王宫
阖闾将记载孙武的竹简反复翻看,对身旁伍子胥道:“孙武率我吴军大败楚国,攻入郢都,这等战绩,比起当年姜太公辅佐文王武王,也不遑多让!他这以少胜多的本事,真当得起‘兵圣’二字。”
伍子胥躬身道:“大王所言极是。孙武不仅善战,更着《孙子兵法》传于后世,这才是真正的不朽之功。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如臣当年献策破楚,必先摸清楚军布防——打仗光靠勇力不够,得先算清楚才行。”
阖闾抚须笑道:“他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比白起一味歼灭,多了层更高明的境界。若当年伐楚能靠威慑令其臣服,倒能少些杀戮,只是楚国积威已久,怕是没那么容易。”
秦朝,咸阳宫
嬴政读完孙武的事迹,沉默片刻,对李斯道:“这孙武,倒是个难得的全才。既能领兵破城,又能着书立说,比白起只知征战,多了几分长远眼光。”
李斯道:“陛下明鉴。《孙子兵法》流传后世,可比一场胜仗的影响深远得多。就像我朝推行郡县制,不光是为了当下稳固,更是为了后世千秋万代——武力能定一时,制度和思想才能定长久。”
嬴政颔首:“‘不战而屈人之兵’,说得好。若六国能早日看清形势,归顺大秦,何至于血流成河?可惜他们不懂这个道理,非要逼得朕动刀兵。”
汉朝,未央宫
刘彻将竹简拍在案上,对卫青道:“这孙武厉害!领兵能破强楚,写书能传千古,比你我单靠战功,格局大多了。”
卫青道:“陛下,孙武的‘兵贵胜,不贵久’,与那拿破仑的‘速战速决’倒有相通之处,只是孙武更强调‘庙算’,战前算得清楚,打起来才能快准狠。臣当年奔袭匈奴,也是先算准其动向,才敢孤军深入。”
刘彻笑道:“他说‘上兵伐谋’,你用骑兵突击是‘伐兵’,都算得上学问。只是这《孙子兵法》,得让去病也好好学学,别总凭着一股冲劲蛮干。”
三国,洛阳
曹丕手持竹简,对司马懿道:“孙武这‘知己知彼’,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你当年对付诸葛亮,不就是靠着摸清他的底细,才敢坚守不战吗?”
司马懿躬身道:“陛下谬赞。孙武之学,博大精深。‘不战而屈人之兵’,比张辽在逍遥津死战更显智慧。若能用计谋让敌人不战自退,方能减少折损,保存实力——这才是用兵的上策。”
曹真插言:“话虽如此,但若没虎豹骑的实力做后盾,光靠计谋也吓不住敌人。孙武能破楚,终究是吴军够强,就像咱大魏能压得住蜀吴,还得靠将士能打。”
唐朝,大明宫
李世民对李靖笑道:“李靖啊,你说这孙武,和你比起来如何?你也着过兵书,也打过不少以少胜多的仗。”
李靖连忙躬身:“陛下,臣怎敢与孙武相比?《孙子兵法》乃兵家源头,臣的那些心得,不过是拾其牙慧。他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臣当年突袭突厥,正是悟了这个道理,才敢临机应变,改变原定计划。”
李世民点头:“说得好。用兵最忌墨守成规,孙武能留下这样的着作,是给后世所有将帅立了规矩,又破了规矩。这种既能立言又能立功的,才是真本事。”
明朝,应天府
朱元璋翻看着《孙子兵法》的节选,对徐达道:“这孙武写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像不像咱当年打陈友谅时的样子?该快的时候就猛冲,该稳的时候就扎营,不能一根筋到底。”
徐达道:“陛下说得是。咱当年能赢,就是因为比对手会变通。孙武强调‘庙算’,咱每次大战前都要反复商议计策,正是学的这个道理。不像有些将领,脑子一热就带兵往上冲,那是送死。”
马皇后在一旁道:“最难得是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想法,透着仁心。打仗终究是为了安定,能少死人总是好的。当年若不是陈友谅逼得太紧,咱也不想打那么多恶仗。”
朱元璋叹道:“可惜啊,这世上能懂这个道理的不多。大多时候,还得靠刀枪说话,但心里得装着孙武这些话,别打糊涂仗,别滥杀无辜——这才是将帅的本分。”
【盘点十大统帅第一名,伟人………】监测到天道干扰以直接输入脑海的形式播放。
赢政沉默了,不止是嬴政,其他各时空的帝王也沉默了。
把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国重新建起只用了百年时间,各方面都落后于他国。但就是这样的国家,在伟人的带领下,竟能让列强胆寒,让世界侧目。
嬴政率先开口:“此等人物,当真神也!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能让国家崛起,这等手腕和谋略,远非我等能及。”
刘彻感慨道:“他虽未经历过我们那个时代的战争,但他带领人民取得的胜利,比我们任何一场战役都要伟大。‘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他这里有了新的诠释。”
李世民赞道:“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坚韧,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国度,这份功绩,当永载史册。”
朱元璋抚须长叹:“从百废待兴到家国昌盛,这份成就,古往今来无人能出其右。他是真正为百姓谋福祉的伟人。”
【盘点吴国大脑中枢,周瑜!】各时空的帝王们再次将目光聚焦。
阖闾率先来了兴致,开口道:“这周瑜,可是我吴国之人,且让我看看他有何能耐。”
画面展开,呈现出赤壁之战的壮阔场景。只见周瑜羽扇纶巾,指挥若定,一把大火烧得曹军丢盔弃甲。
嬴政微微点头:“此子谋略不凡,以弱胜强,这火攻之计用得妙极。”
刘彻赞道:“他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大才,统兵御敌,丝毫不输那些老将。”
李世民笑道:“这周瑜不仅善战,还精通音律,当真是个全才。”
朱元璋摸着胡须道:“他在这乱世之中,能辅佐孙策、孙权稳固东吴,这份忠诚和本事,值得称赞。”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