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南京·紫禁城(永乐时期)
明成祖朱棣立于殿中,身旁站着姚广孝、夏原吉,听完天幕对范雎的介绍,目光锐利如炬,朗声道:
“范雎‘远交近攻’助秦统一,其战略眼光非凡!今我大明需应对北元残余势力,亦可效仿——联络瓦剌、鞑靼各部中愿归附者(远交),集中兵力征讨顽抗之敌(近攻),以绝北方边患。其削贵族、强君权之策,亦合朕稳固皇权之意。”
姚广孝躬身道:“陛下所言极是!范雎晚年主动退位,避祸全身,此点更需谨记。如今陛下迁都北平、修《永乐大典》,虽功在千秋,却也需防朝堂势力结党,如范雎般‘留有余地’,方能避免被动。”夏原吉亦补充:“治国如用兵,范雎‘蚕食’之策,可用于恢复民生、发展漕运,循序渐进,方能让大明根基更稳。”
天幕用这种搞怪的声音介绍下一位文臣“说起来,这位文臣跟始皇帝秦始皇嬴政还是有一点渊源的,这里是什么渊源呢?具体的懂的都懂”
秦朝嬴政看着天幕从天幕说出口的那一刻他便已经知道是谁了直接冷哼一声朝堂下众大臣们不敢轻易开口
天幕继续道:“想必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谁了吧?没错,他就是吕不韦!”
【吕不韦出身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早年以经商为生,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积累巨额财富,往来于各国之间,是战国时期“阳翟大贾”的代表。
在赵国邯郸发现作为质子的秦国王孙嬴异人(后改名子楚),认定其“奇货可居”,主动出资相助,不仅为其提供资金、疏通关系,还将姬妾赵姬(秦始皇生母)赠予异人,最终助其返回秦国并成为太子。】
【公元前249年,嬴异人继位(秦庄襄王),吕不韦被任命为相邦,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正式从商人转型为秦国核心执政者。
庄襄王在位仅3年去世,13岁的嬴政(秦始皇)继位,吕不韦以“仲父”身份辅政,独掌秦国大权,成为实际掌权者。
期间他主持编纂《吕氏春秋》,汇合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兼儒墨,合名法”),试图为秦国统一后提供治国理念。】
【在秦始皇嬴政嬴政成年后(公元前238年),吕不韦与赵姬的旧情及嫪毐(吕不韦推荐给赵姬的假宦官)的叛乱事件爆发,嬴政平定嫪毐之乱后,次年免去吕不韦相邦之职,将其流放至蜀地。
吕不韦担心被进一步追责,同时深知嬴政已对自己失去信任,最终在流放途中饮鸩酒自杀。】
春秋战国·秦国朝堂
嬴政指尖抵着御座扶手,指节泛白,冷哼声在殿中掷地有声:“商贾出身,以朕父为‘奇货’,以朕母为筹码,竟还敢称‘仲父’!”
阶下李斯垂首,却沉声补充:“陛下,吕不韦辅政时编《吕氏春秋》,汇百家之学,其治国思路或有可取之处;然其私德不端、权势过盛,恰为后世权臣之戒——今我秦欲统六国,当严防臣下借‘拥立’之名揽权。”
赵国平原君赵胜立于邯郸宫,望着天幕中“邯郸质子”的字眼,抚须长叹:“当年异人在赵,我等皆轻之,唯吕不韦识其‘货’,此商客眼光确非寻常。
然以姬妾赠人、搅乱秦国王室,终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蔺相如则皱眉:“秦之强盛,既因范雎之策,亦因吕不韦稳固内政;可权臣与君主的矛盾,若不厘清,纵是强秦,亦会生乱。”
唐朝·大明宫
唐太宗李世民手指轻点御座,对房玄龄、杜如晦笑道:“吕不韦有‘奇货可居’的眼光,却无‘功成身退’的智慧——便如隋之杨素,助炀帝上位,最终仍难逃猜忌。
朕用你们辅政,既信你们之才,亦盼你们知‘君臣之界’。”
房玄龄躬身:“陛下英明。吕不韦辅政时编书、稳政,确有治国之才;可他荐嫪毐、乱后宫,是为‘私’所累。
今我唐初定天下,当学其‘循序渐进’稳固根基,却要避其‘私德误国’之祸。”
杜如晦则补充:“远观秦之兴衰,近看隋之覆亡,皆因权臣与君主权责不清。吕不韦的结局,当为我朝百官之戒。”
宋朝·紫宸殿
宋太祖赵匡胤握着玉斧,沉声道:“吕不韦掌秦国大权,却不知‘君臣相疑’的凶险——朕当年‘杯酒释兵权’,正是怕石守信等人成了宋朝的‘吕不韦’!商贾谋国虽有奇招,可‘权柄过重’终是隐患,我宋重文轻武、分化相权,便是要防此祸。”
寇准立于阶下,朗声回应:“陛下所言极是。吕不韦编《吕氏春秋》欲为秦谋长远,却因‘仲父’之名忘了‘臣下之本’;今我宋与辽、西夏对峙,当学其‘稳固内政’之法,却不可学其‘私权凌驾公权’之失。”
范仲淹则叹息:“吕不韦若能如范雎般主动退位,或可善终;可他恋权、私德不端,终是自寻死路——此乃‘有才无德’者的前车之鉴。”
秦末汉初·咸阳旧地与汉中王府
秦末·咸阳(赵高掌权时期)
赵高站在残破的咸阳宫,看着天幕中吕不韦的结局,嘴角勾起冷笑:
“吕不韦自诩聪明,却不知‘权柄烫手’——他能扶立庄襄王,却压不住始皇帝;我能辅佐二世,却也需防‘功高震主’。不过,他至少还落个‘饮鸩自尽’,比那些被诛九族的权臣,已是幸运。”
一旁的子婴垂首不语,心中却暗忖:吕不韦因“私”败亡,赵高因“狠”乱政,秦之亡,早从权臣乱纲开始。
汉初·汉中王府(刘邦未称帝时)
刘邦正与萧何、韩信商议取关中之策,见天幕中吕不韦的事迹,拍案道:“这吕不韦是个狠角色!以商人之身谋国,比我这泗水亭长的路子野多了!
可他错就错在‘恋权’——始皇帝何等刚猛,怎容得下‘仲父’压头?”萧何躬身道:“主公所言极是。
吕不韦能‘奇货可居’,是因其有眼光;能辅政稳秦,是因其有才;可最终败亡,是因其无‘进退之智’。他日主公若得天下,当学其‘识才用才’,避其‘权欲过盛’。”韩信则补充:“他荐嫪毐乱宫,是为‘私’;掌大权不放手,是为‘傲’。主公日后掌权,当戒‘私’与‘傲’,方能安天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