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胸有成竹:\"北海孔融虽为名士,却不知兵。黄巾渠帅管亥屡犯其境,孔融必于会盟后邀使君同往平乱。\"
\"为何断定他必邀我而非他人?\"刘备追问。
姚广孝意味深长地吐出四字:\"正因...使君...势弱。\"
刘备闻言抚掌而笑,当即郑重行礼:\"愿拜先生为军师, ** 大业。\"
姚广孝微微欠身:\"此乃微臣之幸。\"
\"我得广孝,如高祖得子房啊!\"刘备开怀的笑声在营帐中回荡。
与此同时,赵匡胤帐内烛火通明。武安国抱拳致意:\"多谢赵将军与高兄弟相助之恩,连累高兄弟负伤,某实在过意不去。\"
赵匡胤连忙搀扶:\"武将军言重了,同为汉室效力,理当如此。\"
臂缠绷带的高怀德爽朗笑道:\"区区小伤何足挂齿。\"
赵匡胤似不经意道:\"只是孔北海对将军的态度,实在令人心寒。\"
武安国拳头紧握又松开,最终长叹一声:\"此事不提也罢。夜色已深,末将告退。他日将军若有差遣,武某定当效犬马之劳。\"
赵匡胤遥遥目送武安国踏入夜色深处,直至对方的身影完全消融在黑暗中。高怀德按捺不住心中疑惑,凑近问道:\"主上为何对此人如此礼遇?甚至不惜代价相救?\"
赵匡胤笑而不答,目光转向静立一旁的谋士赵普。赵普会意,轻抚长须道:\"青州黄巾猖獗,孔融势单力薄,唯有武安国可堪大用。若能将此人收归麾下,日后谋取青州便如虎添翼。\"
\"主上深谋远虑!\"高怀德恍然大悟,抱拳赞叹。赵匡胤负手而立,眼中闪烁着莫测的光芒,似在筹谋惊天棋局。
......
曹操军帐内烛火通明,新晋谋士戏志才正与主公密议。曹操凝视着案上舆图沉声问道:\"此次讨董之役,卿以为结局如何?\"
\"恕臣直言,\"戏志才躬身进谏,\"联军各怀异心,恐难竟全功。\"言罢担忧地望向主公。他深知曹操对此战寄予厚望,欲借机铲除盘踞西凉的劲敌。
曹操怅然长叹:\"兖州四战之地,西凉铁骑朝发夕至。本想借此役除患,如今...\"指尖重重敲在案几上,震得烛火摇曳。
戏志才见状劝慰道:\"董卓沉迷酒色,膝下无嗣。其麾下吕布、李傕等人拥兵自重,迟早生变。况且青徐沃野千里,正待明主取之。\"稍作停顿又补充道:\"主公首倡义举,天下归心。此战无论成败,贤才必将蜂拥来投。\"
\"善!\"曹操闻言拊掌大笑,眼中精光迸射,\"有卿等肱股之臣相助,何愁大业不成!\"挺直的身躯虽不甚高大,却已显露出枭雄气度。
戏志才暗自颔首,最欣慰的莫过于主公这份愈挫愈勇的坚韧。
......
\"未曾想刘玄德兄弟竟有这般能耐!\"冷哼声中透着震惊。
**文案
夜色深沉,袁绍在中军大帐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低沉的嗓音回荡在帐内:“公孙瓒得了此人相助,日后必成大患!”
谋士郭图上前一步,恭敬道:“主公,刘备虽与公孙瓒有同门之谊,却非甘居人下之辈。此等人物,岂会甘心受公孙瓒驱使?”
袁绍目光微动,转向另一谋士逢纪:“元图,你意下如何?”
逢纪略一沉吟,道:“主公,公则所言不差。刘备不过是暂附公孙瓒麾下,并未真心归附。眼下当务之急,是削弱诸侯之势,尤其是公孙瓒及其白马义从,必须尽早铲除。”
郭图闻言,连连点头。此时的袁绍麾下谋士尚少,子嗣年幼,仅有渤海一郡之地,郭图与逢纪尚未如同日后那般明争暗斗,反而同心协力。
袁绍停下脚步,目光深沉:“若无刘关张三兄弟相助,公孙瓒不足为惧。至于白马义从,日后再徐徐图之。明日我便令众诸侯强攻虎牢,借此消耗联军与董卓之力。”
夜风呜咽,不知多少人在暗处筹谋,又有几人辗转难眠。
另一边,伍奎结束战事回到府邸,沐浴更衣后独自闭门不出,在卧房中凝神 ** 。
片刻后,他低声默念:“系统,我要召唤一文一武。”
**“滴——”冰冷的机械声在脑海中响起,“宿主当前功德点150,业力点110,开启文士与武将召唤!”
“滴——随机召唤文士,恭喜宿主获得前秦名相王猛——武力50,统帅98,智力100,政治100。植入身份为北海郡剧县平民,怀才不遇,请宿主尽快招揽。”
系统话音刚落,伍奎心头剧震,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连呼吸都为之一滞。
“王猛……竟然是王猛!”他喃喃自语,眼中迸射出狂喜之色。
“从今日起,我也有了自己的谋主!这数据……简直令人眼红!”
强压下激荡的心绪,伍奎深吸一口气,脑海中闪过王猛的生平事迹——
王猛,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人,前秦丞相、大将军,辅佐苻坚一统北方,被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
王猛病逝前曾向苻坚进谏,提议铲除西羌与鲜卑的贵族势力,并告诫不可仓促征讨东晋。然而失去王猛辅佐的苻坚日渐骄纵,最终在淝水遭遇惨败,强盛的前秦帝国随之土崩瓦解。王猛的临终谏言虽简短,却关乎国家命运,字字千钧。八年后局势发展完全印证了他的卓识远见。苻坚兵败后追悔莫及,终成千古遗恨。
\"只是王猛尚在北海剧县,相距甚远...\"伍奎思及招揽之事颇感棘手,不由暗忖:\"须加快行动,若被他人捷足先登就麻烦了\"。
此时系统提示音响起:\"......成功召唤岳家军将领张宪,武力97,智力80......明日即将来投\"。伍奎欣然颔首——这位在牛头山单骑救主,枪挑金兀术的猛将,正是急需的将才。
晨光微熹时,身着铁甲的伍奎已在庭院演练蛇矛。忽闻张宪求见,当即安排其与狄青比试。眼见二人交战百余回合未分高下,伍奎当场任命张宪为行军司马。主臣相得,皆大欢喜。
三月光阴转瞬即逝,诸侯联军对虎牢关发起一轮又一轮强攻。关羽、张飞、罗成、高怀德等猛将轮番上阵,西凉军死伤惨重。若非吕布坐镇雄关,城关早已陷落。激战中吕布右臂中箭,暂别战场,守军士气大挫。董卓暴怒,数名侍卫无辜遭殃,被当众杖毙。
伍奎手持蛇矛浴血奋战,逐渐领悟乱世真谛:唯有心狠手辣才能存活。数十场恶战洗礼下,他蜕变成冷酷战士,武艺突飞猛进。
\"滴滴...宿主武力值突破90,已达当前极限。\"击退敌军后,系统提示突然响起。
\"这就到顶了?\"伍奎拄矛跪地,在脑海中咆哮,\"你不是说我有无限可能吗?\"
系统冷静回应:\"常规途径确实止步于此。但本系统可提供特殊提升方式:其一,收服武力超80的女子,自愿效忠可吸收其1点武力;其二,剿灭割据势力,全属性+1。\"
\"妙极!\"伍奎放声大笑,引得周围精疲力尽的西凉士兵纷纷侧目。在这生死难料的战场上,还能如此开怀,众人不禁对这位太师红人投去敬佩目光。
伍奎察觉到四周投来的视线,干笑两声,扛起蛇矛走下城头。
光阴似箭,转眼已是四月末,虎牢关前的战局依旧胶着。吕布伤势痊愈,董卓心头稍安。
董卓刚松口气,不料三日后探马急报:凉州逆贼韩遂率三万大军出凉州,直逼大散关,剑指长安。董卓闻讯色变,急召众将于虎牢关行辕议事。
\"韩遂老贼猖狂作乱,诸位有何良策?\"
董卓拧紧浓眉,环视堂下文武,声如雷霆。
众将缄默垂首,眉间深锁。
伍奎暗自惊疑:前世诸侯伐董时韩遂未曾出兵,莫非自己这只蝴蝶掀动了风云?
李儒越众而出,拱手道:\"近日洛阳童谣传唱'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长安道,方可避劫难'。臣以为西头当应高祖建都长安传承十二帝,东头当应光武定鼎 ** 洛阳亦传十二帝,此乃天命轮回。如今叛军势盛,韩遂又截断我军后路,不如迁都长安应谶,保全太师根基。\"
\"李儒!当初你说十八路诸侯不堪一击,今日又劝本相迁都,莫非戏耍于我?\"董卓拍案怒斥,却面露踌躇。
众将窥见董卓心意,纷纷进言:\"军师高见,请太师速决。\"
历经数月激战,西凉诸将早无当初骄狂,皆知死守非良策。
\"主公三思!\"
一声断喝突然响起。众人愕然回首,只见伍奎排众而出。
李傕厉声呵斥:\"伍将军如此喧哗,将太师威严置于何地?\"
李儒冷眼斜睨,其余将领则默默观察董卓反应。
董卓正自焦躁,见状怒道:\"莽夫放肆!\"
伍奎昂首抱拳:\"末将已有破敌之策,太师何不一听?\"
\"哦?\"董卓拽着虬髯的手猛然顿住,忽然想起眼前这员将领屡献奇谋,虎牢关能坚守至今多赖其智,当即沉声道:\"速速道来。\"
九十七
李儒与诸将皆露诧异之色,目光尽数汇聚在伍奎身上。
伍奎随即道出谋划多时的对策。
第二十九回 武关奇谋
伍奎立于堂中,对周遭异样眼神视若无睹,朗声道:\"《孙子兵法》有言:'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依某之见,当以我之长击联军之短,必收奇效,十八路诸侯定当退兵!\"
董卓暗自皱眉,心道:尽是空谈!三岁孩童也知扬长避短,此人前番献策守关,原以为有惊世之才,不想又是个纸上谈兵之辈。当即沉声道:\"伍德瑜,此等道理人尽皆知,可有何具体良策?\"
堂下诸将皆面露讥诮,尤以李傕、郭汜为甚。众人皆盼伍奎当众出丑,以泄象龙马赏赐之恨。
伍奎不慌不忙道:\"西凉铁骑冠绝天下,今用于守城实乃大谬!犹如以战车作耕犁,徒耗其能。昔年冠军侯率轻骑出塞,直捣黄龙。今主公不妨遣精兵固守虎牢,另遣铁骑出武关直捣中原。趁诸侯后方空虚,可断其粮道,毁其根基。诸侯闻讯必乱,届时尾随掩杀,大事可成!\"
此计实为伍奎金蝉脱壳之策。言毕,他悄然观察董卓神色。
\"妙计!真乃妙计!\"董卓拍案而起,眼中精光迸射。
李儒目光骤凛,狭长眼眸中闪过一丝阴鸷。众将各自沉吟,暗忖此计虚实。
堂末立一壮汉,年约四十,身长七尺八寸,听得伍奎之计,双目骤亮,低声自语:“此计竟与世民之策暗合,伍奎真乃我李家劲敌。”言罢目光如电扫过伍奎,复又垂首。
董卓举棋不定,转头问李儒:“文优以为此计可成否?”
李儒略作思量,知董卓心意已决,遂躬身道:“此计虽妙,然需智勇兼备之将执行,方能事半功倍。”
董卓捋须颔首,环视众将道:“尔等谁愿担此重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