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杯的半决赛赛场,气氛已如拉满的弓弦。李浩第七场的对手是韩国棋院的“黑马”朴灿宇,年仅十九岁,棋风刁钻诡谲,前六场比赛以“快刀斩乱麻”的风格连胜强敌,被媒体称为“最不讲理的棋手”。
直播屏幕前,九州道场的众人屏息凝神。谢寒洲捻着棋子,沉声道:“朴灿宇的棋路野,不按常理出牌,李浩得沉住气。”将老点头附和:“这孩子的‘无理手’防不胜防,就看李浩能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赛场内,朴灿宇执白先行,开局便在右下角落下一颗“五五”,打破常规定式,带着股初生牛犊的锐气。李浩执黑,指尖在棋盘上悬了片刻,落下一颗“小目”,稳如磐石。
“是弈理指归的路数!”盛景初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弈理指归》是清代围棋名着,讲究“理法自然,阴阳相济”,看似温和,实则暗藏天地运行的规律,正是克制“无理手”的良方。
朴灿宇的白子如疾风骤雨般落下,专挑黑棋的薄弱处下手,几步棋就搅得中腹一片混乱。台下的唐子妍手心冒汗,低声问程了:“他会不会被带乱节奏?”程了盯着屏幕里李浩的侧脸,他始终眉头微蹙,落子却依旧沉稳:“你看他的棋,看似被分割,其实每块都留着气口,像水里的藕,看着断了,底下的丝还连着。”
果然,当朴灿宇的白子在中腹形成优势,正欲猛攻时,李浩突然在左上角落下关键一子。这步棋看似远离主战场,却像一根无形的线,将原本散落的黑棋串联起来,瞬间盘活全局。
“妙哉!”谢长安猛地拍了下桌子,“这步‘隔山打牛’,正是弈理指归里的‘通变’之法!不与对方硬碰,却能借势反击!”
朴灿宇的脸色变了。他试图拆解黑棋的联络,却发现每一步都像撞在棉花上,看似用力,却落不到实处。李浩的黑棋如同春日流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顺着白棋的攻势迂回前进,不知不觉间,已在对方的地盘里扎下根来。
唐子妍忽然想起李浩曾给她讲过《弈理指归》里的话:“棋如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可强求。”此刻他的棋,就像顺应时节的作物,不疾不徐,却自有生长的力量。
中盘过后,局势渐渐明朗。朴灿宇的“无理手”在李浩的“理法”面前,渐渐失去锐气,如同狂风吹过麦田,看似倒伏一片,根却扎得更深。终局前,朴灿宇下出最后一搏的险招,试图在黑棋的包围圈里活出一块,李浩却轻轻落下一子,断了他最后的生路。
“李浩胜!七连胜!”
裁判宣布结果的那一刻,朴灿宇怔怔地看着棋盘,许久才抬头看向李浩,眼神里有不甘,更多的却是敬佩。他起身鞠躬,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你的棋……像山,我赢不了。”
李浩也站起身,微微鞠躬:“你的棋很有力量,只是还没找到根基。”
赛场外,记者们蜂拥而上。有人问他连胜的秘诀,李浩指着棋盘笑道:“秘诀都在老祖宗的书里。棋理如天理,顺着走,就不会错。”他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唐子妍身上,眼里的光芒比聚光灯还亮。
唐子妍跑过去,递给他一瓶水,声音带着笑意:“我就知道你行。”李浩接过水,悄悄捏了捏她的手:“赛前看了眼你给我带的《弈理指归》,心里就踏实了。”
九州道场里早已一片欢腾。曹熹和抱着丁岚转圈:“七连胜!决赛稳了!”将老喝着酒,红光满面:“这孩子,把老祖宗的智慧学活了!弈理指归,不仅是棋理,更是做人的道理啊!”
谢寒洲看着屏幕里李浩的身影,缓缓道:“围棋不只是胜负,更是传承。李浩这七盘棋,下的是棋,也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理。”盛景初点头,心里明白,李浩的胜利,不是靠一时的锐不可当,而是靠对棋道的敬畏与传承,如同《弈理指归》里说的——“理明则气顺,气顺则棋活”。
深夜的休息室里,李浩对着电脑复盘,唐子妍给他泡了杯热茶。屏幕上是他七场比赛的棋谱,每一步都标注着“弈理指归”的注解。“明天就是决赛了。”唐子妍轻声说。
李浩抬头,握住她的手,眼里带着笃定:“放心,我心里有数。”
窗外的月光落在棋谱上,照亮了“弈理指归”四个字。七连胜的荣光背后,是一个棋手对传统的坚守,对规律的尊重,更是对身边人的那份稳稳的牵挂。而这份坚守,终将在决赛的棋盘上,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舍我其谁之围棋少年李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