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嘴角微扬,虽然张合沉默不语,但他明白对方内心已有所动摇。只是眼下人多口杂,不便多言。若要彻底说服张合归降,还需一个能击溃其心理防线的契机。
此刻刘苍与袁绍的激战方才拉开序幕,胜负尚未可知。在这种局势未明之际贸然站队绝非上策,况且张合目前的处境尚可,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返回高阳城后,将士们皆被张合的骁勇所折服,纷纷上前关切问候。但疲惫不堪的张合无心理会众人,只想尽快休憩。
摆脱众人后,张合径直回到居所。此时淳于琼意味深长地望了他一眼——虽夜色已深,但他分明看见张合与敌将张辽密谈多时。虽不知具体内容,但此举难免令人起疑。
翌日清晨,张合刚在晨练时,仆人慌慌张张跑来禀报:\"将军,淳于将军命您即刻前去。\"
\"莫非张辽又来叫阵?\"
仆人支吾答道:\"不...听说淳于将军要问罪于您。门外候着十余精兵,说是若您不从,便要强行押解...\"
张合闻言暴怒:\"淳于小儿安敢如此!\"但转念想到若贸然反抗,正中对方下怀。他心知昨日违令出战,又与敌将密谈,确实招人猜忌。遂冷声道:\"某倒要看他有何话说!\"
来到院外,果然见十余名彪形大汉严阵以待。众人虽恭敬行礼,却将张合团团围住。张合冷眼环视,冷哼一声随他们前往。
见到淳于琼时,张合当即质问:\"淳于琼!你这是何意?\"
淳于琼冷哼一声,反唇相讥:\"我倒要请教张将军!昨日违抗军令执意与张辽交手,虽未分胜负暂且不论——可昨夜归城前,你与敌将张辽阵前对峙,战不战退不退,究竟密谈何事?\"
\"你二人素未谋面,初次交锋便惺惺相惜?张辽乃刘苍帐下虎将,尔身为袁公麾下统帅,两军对阵之际竟与敌首暗通款曲!本将如何放心将兵权交付于你?\"
\"今日张辽若再来叫阵,你便留在营中静养罢!\"
张合闻言恍然,胸中顿生寒意。这淳于琼竟疑心自己通敌!此刻他方知何谓臭味相投——袁绍用人之道,果真是蛇鼠一窝。\"好个淳于琼!\"他突然仰天大笑,\"他日高阳城破时,莫怪我未曾提醒——张辽此人,绝非等闲!\"
他强抑心绪未露分毫,说罢大步流星返回营帐。
日昳时分,张辽果然卷土重来。听闻淳于琼以\"张将军染恙\"搪塞,立即会意——昨日阵前那番做作,原是故意让城楼上的淳于琼瞧见的反间计!见计策奏效,他便佯装撤兵转攻周边郡县,实则暗中调遣陷阵营直插冀州腹地。
袁绍得报高阳告急,惊得掷碎了茶盏。这囤粮重地若失,数万大军顷刻便要断炊!急调五千精驰援,倒让淳于琼自觉高枕无忧:\"纵使张辽率四五万兵来,有此雄兵何愁守城不下?\"
殊不知此时此刻,高顺率领陷阵营已如利刃出鞘,绕过安平郡防线直抵信都城下。铁甲映着残阳,在冀州大地上投下森然阴影。
安平郡乃战略要地,袁军的后勤补给皆需途经此处。倘若高顺能在安平郡制造混乱,必令袁绍暴跳如雷。信都周边河网密布,除广袤农田外更有大片森林——此刻陷阵营就藏身于距城仅二里的密林中,因其位置隐蔽,守军全然未设防。
\"禀将军,探子已从城中返回。\"
\"带上来。\"
片刻后,斥候上前禀报:\"城内守军千余,北门驻防百人,每刻有巡卒经过。郡守府位于城 ** 。\"
高顺沉吟道:\"两刻钟足以行事。入夜后由我亲率百人夺取城门,尔等随后接应。\"
\"诺!\"
暮色四合时,乌云蔽月,天地昏黑。身着玄甲的陷阵勇士如同夜魅,至四更天,高顺已率部潜至城墙下。守军懈怠,竟无人察觉绳索已悄然悬上城垣。
高顺率先攀援,士卒紧随其后。这些经特殊训练的战士动作矫健,不消半刻已有数十人登城。只见守军横七竖八酣睡正香,高顺果断拔出短刃,率众将这些守军永远留在了梦乡......
夜半时分,一名守军猛然惊醒,瞥见高顺漆黑的身影,当即就要喊——
“敌”字未出口,高顺飞掷的兵刃已贯穿其喉。陷阵营士卒见状,眼中尽是敬佩,高顺却面不改色拔出利刃,血溅三尺。
不出半刻,城头守军尽数伏诛。高顺令部属换上敌甲,静候在登城梯口。
两刻后,巡哨如期而至。十二人小队踏着台阶而上,忽觉异样——平日此起彼伏的鼾声竟消失了。正要探查,地上“ ** ”骤然暴起!滚烫的血从喉头喷涌时,他们徒劳地按着伤口,却阻挡不了生命的流逝。
城门处二十余守军正昏沉欲睡,哪料“巡哨”去而复返。寒光乍现间,大半已成了枪下亡魂。待北城门尽数易主,高顺急遣人通知密林中的陷阵营。
城外铁骑闻讯而动,如惊雷碾过旷野。然整座北门早落入掌中,无人察觉这隆隆蹄声。入城后高顺厉声分配:“四百人取三门,余者随我攻太守府!”
“诺!”
直到大军横穿街巷,沉睡的城池才被铁蹄惊醒。
**【高顺率军突入太守府,将正与小妾厮混的太守一把擒住,干脆利落地了结其性命。此时的信都城尚未从混乱中回神,转眼间已落入高顺掌控之中。
城内堆积着预备运往北方的物资,高顺只扫了一眼,下令士兵留下必要粮草,余者尽数焚毁。\"带不走的东西,留给袁绍也是资敌。\"他冷然道。百姓因昨夜厮杀声胆战心惊,直至晌午仍紧闭门户,街上空无一人。
高顺根本无意驻守。补充完军粮,他立即带领陷阵营南下。信都城?不过是个弃子——他比谁都清楚,深入冀州只为搅乱袁绍腹地,而非攻城略地。若困守一城,反倒违背初衷。
大军自北门撤出后迂回转向南方,百姓们目瞪口呆:\"昨夜才打下城池,今日怎就弃了?\"几个袁绍亲信趁机北逃报信。
沿途遭遇袁绍运粮队,尽是老弱残兵。高顺毫不犹豫挥军冲杀,战后必灭口绝踪。\"信都之事已打草惊蛇,接下来绝不可泄行踪。\"他盯着地图喃喃自语,将目标定为清河郡——此地毗邻青兖二州,守备空虚,远比巨鹿郡更适合隐蔽行军。
(张燕仅在常山留了数千兵马,主力早已深入太行山脉。太行山幅员辽阔,魏郡以西便是其势力范围——当年黑山军正是从山中突袭邺城得手。只要掌控这片山脉,毗邻的冀州诸郡随时可能遭遇山中奇袭。
高顺原计划与张燕合取邺城,但既已转道清河郡,便决定暂缓此计。此刻他正故意制造迷雾,令袁绍难以预判其动向。摊开地图,他决意劫掠清河后经界桥突入巨鹿郡,最好能攻占一两座城池,营造出北往常山郡的假象。待袁绍注意力被引向北方,再突然调头直扑邺城。
此刻袁绍正焦头烂额。信都信使带来噩耗:高顺从北门出城后一路北上。袁绍怒不可遏地斥责群臣,稍平怒气后问道:\"这支神出鬼没的刘苍残部已成心腹大患,诸位可有良策?\"谋士们面面相觑——冀州精锐尽在前线,各郡守军不过百余人,陷阵营可谓所向披靡。见众人默然,田丰急谏:\"报信者称敌军北上,但很可能是疑兵之计!应速遣两千轻骑回防,并令沮授死守邺城!\"
我帮您重新组织这段文字,保持原有情节但采用不同表达方式:
烽烟将起之时,袁绍营帐内争执不休。
\"邺城遇袭?荒谬!\"袁绍拍案而起,\"区区千余贼寇敢深入我军腹地?沮授麾下四千精兵难道是摆设?\"
田丰仍不死心:\"主公,防患未然总不为过...\"
\"够了!\"袁绍厉声喝断,\"元皓莫非当不得这'主公'二字?\"
待田丰退下,袁绍环视众谋士:\"刘苍如此猖狂,诸位可有良策?\"
审配率先谏言:\"当务之急是肃清后方扰敌,待粮道畅通...\"
\"哼!\"袁绍面露不豫。
逢纪等人连忙附和:\"正南所言极是...\"
\"哈哈哈!\"郭图突然大笑出列,\"主公,在下倒有一计可破刘苍!\"
(帐中谋臣见郭图再度出列献计,都暗自心惊。众人皆知郭图最擅揣摩袁绍心意,专拣主公爱听的说。
袁绍素来好大喜功,听闻刘苍派兵袭扰后方,早已坐立不安,就等着有人替他出这口恶气。见郭图献策,当即抚掌大笑:\"公则速速道来!\"
郭图环视众谋士,扬声道:\"幽州城距此不过四五个时辰马程。刘苍既能扰我后方,我军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待幽州告急,刘苍必乱。届时我军倾巢而出,可一举平定北方!\"
这番话正合袁绍心意。他拍案而起:\"诸君方才都说无计可施,公则此策岂不妙哉?\"
\"主公三思!幽州必有重兵把守......\"
\"此时分兵恐损我军战力......\"
几位谋士接连劝谏,却被袁绍厉声打断:\"吾意已决!命文丑率四千轻骑即刻出发!\"
文 ** 言立即领命。自颜良战死后,他日夜想着 ** 雪恨。此刻满脑子都是破城后要如何泄愤。
待袁绍与郭图离去,帐中谋士焦急万分。审配急问田丰:\"元皓,如今该当如何?\"
田丰沉声道:\"唯有速报沮授加强邺城防务。\"
\"难道就由着主公......\"逢纪话未说完。
审配叹道:\"再去劝谏吧,这已是唯一生机。\"
[袁绍与谋臣们商议后,决定紧随主公而去。审配赞同田丰的提议,众谋士便以他二人为首,匆匆追赶远去的袁绍。
就在此时,一名士兵慌慌张张地冲到袁绍面前,颤声禀报:\"主公,刘苍派人送来一件物品,指明要您亲自过目。\"说着呈上一个木匣。
众人围着木匣,好奇其中奥秘。袁绍厉声道:\"打开!我倒要看看刘苍耍什么把戏!\"士兵揭开盖子,一颗鲜血淋漓、热气未散的头颅赫然在目,吓得他失手摔落木匣。
头颅滚落到袁绍脚边,正是其外甥高干狰狞的面容。\"元才啊!\"袁绍发出撕心裂肺的悲呼。一众谋士同样震惊失色,他们深知常山郡失守已成定局。此刻袁绍情绪极端不稳,这份\"礼物\"无疑是雪上加霜。
袁绍将头颅放回木匣,目眦尽裂地拔剑怒吼:\"刘苍小儿!我定要将你千刀万剐!\"随即厉声命令文丑:\"立即整军攻打幽州!我要用全城人头祭奠元才!\"
田丰仍坚持劝谏:\"主公三思!此乃刘苍奸计......\"话音未落,袁绍暴怒转身:\"再敢多言,军法处置!\"这一声厉喝令所有谋士噤若寒蝉。后续内容由指定平台首发。
袁氏军营议事厅内灯火通明,众谋士缄默不语。袁本初执意要与刘氏决战,众人虽觉不妥,却无人敢再劝谏。
忽见田元皓离席跪地,额间青筋暴起:\"主公!冀州儿郎经不起这般消耗啊!暂且收兵以图后计,方为上策!\"
话音未落,袁本初拍案怒喝:\"拖出去!杖责二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