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断,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暗夜孤灯,乱世羁愁
在那动荡不安的大唐末年,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杜甫,这位一生忧国忧民的诗人,辗转漂泊,来到了这座陌生的府衙。夜幕降临,他独宿于此,四周的寂静与内心的波澜交织,千般思绪涌上心头,于是,一首饱含深情的《宿府》在这暗夜中诞生。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秋意渐浓,清冷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幕府之中。庭院里的梧桐树,在秋风的吹拂下,瑟瑟发抖,仿佛也感受到了这浓浓的寒意。每一片飘落的梧桐叶,都像是岁月的叹息,诉说着时光的无情。杜甫独自坐在屋内,一盏蜡炬在桌案上摇曳着,微弱的光芒在黑暗中挣扎。蜡炬已经燃烧了许久,蜡油不断地流淌,如同诗人心中的泪水,即将燃尽。窗外,江城的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只有秋风偶尔吹过,发出呜呜的声响,更添几分凄凉。在这孤独的夜晚,杜甫形单影只,陪伴他的只有这渐渐熄灭的烛火和那无尽的思念。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长夜漫漫,仿佛没有尽头。远处传来阵阵角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那声音低沉而悲切,仿佛是在自言自语,诉说着战争的残酷和人间的苦难。每一声角鸣,都像是重锤敲击在杜甫的心上,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抬头仰望,天空中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如同给世界披上了一层银纱。这本该是一幅美好的画面,然而,在这乱世之中,又有谁能有心思去欣赏这美丽的月色呢?杜甫心中满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百姓疾苦的牵挂,这月色再美,也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此时此刻,他只能在这孤独的角落里,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战乱纷飞,风尘弥漫,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动荡之中。杜甫与亲朋好友们失去了联系,音书断绝,他不知道亲人们是否还在战乱中幸存,是否也在这艰难的岁月里饱受煎熬。那一道道关塞,曾经是守护国家的屏障,如今却在战火的洗礼下变得萧条破败。道路崎岖难行,到处都是战争的痕迹,百姓们流离失所,四处逃亡。杜甫自己也在这乱世中漂泊流浪,历经无数的艰辛。他想要回到故乡,想要与亲人团聚,然而,这看似简单的愿望,在这乱世中却变得如此遥不可及。每一次想到这些,他的心中就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杜甫已经忍受了十年的孤独和漂泊。在这十年里,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挫折。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心灵也受到了极大的创伤。然而,即便生活如此艰难,他依然没有放弃。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勉强在这幕府中寻求一处安身之所,就像那鸟儿在树枝上寻找一个栖息的地方。虽然这只是一个暂时的落脚点,虽然他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不甘,但他知道,在这乱世之中,能够有这样一个容身之处,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他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继续在这艰难的人生道路上前行。
在这孤独的夜晚,杜甫躺在简陋的床上,思绪万千。他想起了曾经的繁华盛世,想起了那些与亲朋好友共度的美好时光。然而,如今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只剩下这无尽的战乱和苦难。他渴望着和平,渴望着国家能够早日恢复安宁,百姓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他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他依然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这乱世的苦难,唤起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这首《宿府》,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情感抒发,更是那个时代无数百姓的心声。它穿越了千年的时光,至今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杜甫那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无奈与坚韧。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每日一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