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月光下的思念与怀想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银纱。王昌龄与从弟一同置身于南斋之中,享受着这难得的月色。这南斋,四周静谧,偶有微风拂过,吹动着窗棂上的薄纱,发出轻轻的声响。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的身影,而此刻,他们的心思却都被窗外那皎洁的明月所吸引。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王昌龄闲适地卧于榻上,不经意间拉开帷帐,那一刻,一轮明月正缓缓升起。那明月,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从遥远的天际崭露头角,散发着柔和而清冷的光芒。它的出现,瞬间点亮了整个夜空,也照亮了王昌龄的心房。他起身,走到窗前,静静地凝视着这初升的明月,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从弟也来到他身旁,两人一同沉浸在这美妙的月色之中。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轻柔地洒在庭院中的树木和水池上。树木的枝叶在月光的映照下,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水池中的水,被月光染成了银色,波光粼粼,涟漪荡漾。那清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仿佛在屋内也营造出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王昌龄与从弟静静地站在窗前,欣赏着这如梦如幻的景象,感受着月光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望着这高悬的明月,王昌龄的思绪不禁飘向了远方。他想到,这明月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更迭,月圆月缺,周而复始。在这漫长的时光里,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朝代的兴衰,人事的变迁,如同这月光下的光影,变幻莫测。而这明月,却始终如一,以它那澄澈的光辉,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从古代的贤君明主,到如今的芸芸众生,都曾在这明月的照耀下生活、奋斗、消逝。想到这里,王昌龄心中涌起一股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无奈。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在这美好的月色下,王昌龄的思绪又转到了远在山阴的崔少府身上。崔少府,这位志同道合的友人,此刻想必正独自站在清江之畔,沐浴着同样的月光。山阴,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清江在月光的照耀下,想必也是波光粼粼,美不胜收。然而,王昌龄深知,崔少府此时的心境或许并不如这月色般美好。他或许正为了生活的琐事而烦恼,或许正为了理想的追求而苦闷。在这孤独的夜晚,他只能以吟诗作赋来抒发内心的情感,那吟唱之声,在这清冷的月光下,想必充满了苦涩。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虽然与崔少府相隔千里,但王昌龄相信,他们此刻共享着这同一轮明月。明月,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他们的心紧紧相连。即便身处不同的地方,他们的情感却在这月光下得到了共鸣。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了兰花和杜若的香气。这香气,淡雅清幽,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王昌龄想象着,在山阴的崔少府,或许也能闻到这风中传来的芬芳,感受到这同样的美好。他希望,这微风能将自己的思念和祝福带给远方的友人,让他在这孤独的夜晚,能感受到一丝温暖和慰藉。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王昌龄与从弟在南斋中玩月,思绪却跨越了千里,飘向了山阴的崔少府。这月光,不仅照亮了眼前的美景,更勾起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他用细腻的笔触,将这月光下的所见、所感、所思,都融入了这首诗中。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月色的赞美,更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这月光的照耀下,王昌龄的情感如同一幅画卷,缓缓展开,让后人在品味这首诗时,也能感受到那穿越时空的深情与温暖。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每日一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