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质问令张辽神情黯淡,原本昂然的气势顿时萎靡三分。
默然良久,张辽愧然长叹:
\"温侯以怨报德夺取徐州,确实负了使君厚恩。\"
\"但我既为温侯部将,唯有听令行事,别无他选。\"
\"今日沦为阶下囚,权当是为虎作伥的报应。\"
\"请使君赐我个痛快!\"
**
张辽仰首闭目,神色从容,已抱必死之心。
刘备暗暗点头,心中称赞张辽的胆魄。
单是这份赴死的决然,便远胜曹豹十倍。
他本无杀意,只是试探,岂会真舍得杀张辽?
见张辽如此刚烈,刘备神情稍缓,正欲上前为其松绑。
“刘使君,他既愿为吕布效死,不如成全。”
秦牧忽然开口,冲着刘备递了个眼色。
刘备领会其意,明白秦牧是想进一步试探张辽,以便后续招降。
他当即脸色一沉,厉声喝道:
“来人!将此人与曹豹一并拖下去,斩!”
关羽闻言,面色骤变。
秦牧明明曾言张辽乃良将之才,劝大哥收服,此刻为何反倒怂恿杀之?
大哥竟还依从!
关羽急忙上前,欲开口劝阻——
话未出声,秦牧已伸手拦住,微微摇头示意。
张辽这等将才,他怎会真让刘备杀之?不过是欲擒故纵罢了。
招降亦是讲究时机的。
若只靠威吓便能令其归顺,未免太过儿戏。
想要收服张辽这样的人,必须先激起其求生之念,再施以恩义,方能真正降服。
刘备与秦牧心意相通,一个眼神便明其意。
关羽却不解,只得按下话语,不再多言。
亲卫上前,欲押走张辽。
“刘使君且慢!”
张辽猛然抬头,高声喝道。
刘备抬手示意,亲卫立即停步。
张辽神色镇定,眉宇间却浮现些许疑惑。
\"败军之将被擒,死在玄德公刀下,张某认命。\"
\"但求玄德公告知原委,让张某死个明白。\"
刘备闻言微怔。
\"张某想知道,玄德公如何料定温侯必定追兵?\"
\"又是何人献策,设下这致命埋伏?\"
原来张辽百思不得其解,刘备帐下究竟是何人如此神机妙算。
他迫切想弄明白,除了孙乾、简雍等人,是否另有高人辅佐。
也算...死而无憾了。
\"吕布狂妄自大,以为我山穷水尽只能归顺。\"
\"我拒不投降,折了他颜面,必会恼羞成怒。\"
\"更怕我转投曹操,借我在徐州声望引曹军来伐,故而要斩草除根。\"
\"此乃吕布必追之因。\"
\"他以为我军心涣散,必如丧家之犬西逃,故而不设防备,这才中计。\"
刘备坦然相告,毫无保留。
说罢,他目光转向秦牧,神色敬重:
\"至于料敌先机,设下妙计者,正是这位南阳秦牧,秦子璟。\"
张辽豁然开朗,惊讶地望向刘备身旁那位风姿俊逸的年轻人。
\"秦牧?\"
\"南阳...荆州人士?\"
张辽极力回想,却对荆州有此人物毫无印象。
此人究竟是何来历?
为何会出现在徐州?
又为何相助刘备?
诸多疑问如惊涛拍岸,在张辽心头激荡。
默然良久,他终于释然,向秦牧投去赞许的目光。
“阁下年纪尚轻,却智谋超群,连陈公台都被瞒过,实乃当世罕见之才。”
张辽长叹一声:“刘使君麾下有此等谋士,张某输得心服口服。”
言罢,他整了整衣襟,决然道:“既已解惑,张某也该上路了。关将军,就此别过。”
见张辽欲引颈就戮,秦牧嘴角微扬。
时机成熟,该收网了。
他轻咳示意,刘备会意,一个箭步拦住去路。
“文远真豪杰也!”
刘备大笑着为其松绑。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令张辽怔在原地。
“云长常赞文远乃北地英杰,今日一试,果然名不虚传。”
刘备眼中满是赞赏,道破先前试探之意。
张辽这才恍然。
“刘使君厚爱,辽愧不敢当。然既为温侯部将,岂能做背主之事?”
见招降受阻,刘备不由望向秦牧。
秦牧目视关羽。
该这位同乡出场了。
关羽会意,肃然道:“文远差矣,据某所知,你本是丁原旧部。”
吕布弑杀丁原后,你只是迫于他夺取并州兵权,才率部归附于他。
那叛主求荣之徒,怎配做你张文远的明主?
关云长引用秦牧之言驳斥。
张文远听闻此言,身躯微震,竟一时语塞。
你既非吕布嫡系,何必为他殉葬?
方才你被困阵中,吕布明明可以相救,却见死不救...
关羽抓住时机,连珠炮般向张辽展开游说。
渐渐地,
张辽脸上决绝之色,在关羽的劝说下逐渐消散。
沉默良久后,
张辽目光忽而清明,整肃甲胄向玄德郑重行礼:
云长兄一番教诲,令辽茅塞顿开。
承蒙刘使君厚爱,辽愿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
(见张辽归降,
刘备欣喜若狂,连忙搀扶其臂,抚肩感慨:
得文远这等良将,何愁大汉不兴!
自今日起,愿与将军共襄盛举!
这番肺腑之言,令张辽豪情激荡。
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那是追随丁建阳、吕奉先时从未有过的悸动。
辽誓死追随明公, ** 汉室!
张辽抱拳再拜,目光坚毅。
君臣相视而笑,前嫌尽释。
见刘备收服张辽,秦牧暗自宽心,适时进言:
听闻此战收降半数并州铁骑,皆为精锐。
文远善驭骑兵,使君何不以狼骑相托?
白狼山击溃乌桓斩杀塌顿,逍遥津大败孙权大军,凭借的正是卓越的骑兵指挥才能。
让张辽统率骑兵部队,可谓才尽其用。
吕布能成为当世第一猛将,不仅因其武艺冠绝天下,更因其麾下拥有八百精锐的并州铁骑。
当年他逃离潼关投奔袁绍时,仅凭这八百铁骑就击溃了令袁绍束手无策的黑山军骑兵。
此战吕布因轻敌导致铁骑损兵折将,有三百余骑被刘备俘虏。
对刘备而言,这简直是天降横财!
三百精锐铁骑,加上善于统率骑兵的名将张辽,使刘备军队战力直线上升。
\"子璟说得在理!\"
\"文远,这三百铁骑就继续由你统领!\"
经过提醒,刘备立即意识到这批铁骑的价值,果断采纳了秦牧的建议。
张辽闻言大为震惊,难以置信地望向刘备。
刚刚归降,刘备就将精锐骑兵尽数交予自己统帅?
这般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气度,令张辽深受震动。
\"玄德公真乃明主,吕奉先远不能及...\"
张辽在心底由衷赞叹。
随即抱拳郑重道:
\"多谢主公信任,辽必定率领铁骑为主公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得到张辽的效忠表态,刘备欣慰地抚须而笑,望向秦牧的目光充满赞许。
此役不仅雪洗前耻大获全胜。
更收得大将张辽与数百精锐铁骑。
所有这些收获,都得益于眼前这位荆襄奇才。
\"可惜,刘表竟不识此等人才。\"
\"若能为己所用,该是何等之幸...\"
刘备心中暗自感叹,眼神中不禁流露出深深惋惜。
秦牧吃完最后一块干粮,拍拍手笑道:
\"刘使君,吕布已然胆寒,想来不敢再追击了。\"
【安心进取荆州】
刘备当即下令,全军整装启程。三千余将士乘胜向西挺进。
【败走东部下邳】
与此同时,吕布狼狈东逃,仓皇撤回下邳城。
【紧急军情骤至】
\"温侯遭遇伏击?五千精兵折损过半?\"陈宫惊立堂中,案几被战盔砸得闷响。
【推诿与困惑】
\"公台自诩神机妙算,竟未识破刘备奸计!\"吕布将败责尽数推来。
陈宫捻须沉吟:\"能预判我军动向,借大泽乡地势设伏,更令云长佯败诱敌...这等谋略绝非寻常。\"
【苦思不得其解】
\"简雍孙乾之流岂有此能?\"吕布拍案怒喝。陈宫低语:\"莫非刘备新得高人相助?\"
【惊天噩耗再传】
斥候急报:曹豹问斩,张辽率三百狼骑归降。堂内霎时如遭雷殛。
**
大厅内,众人哗然,议论纷纷。
吕布脸色骤变,震惊不已。
曹豹与张辽被他遗留在敌阵中,对于两人被俘,他早有预料。
刘备一反往日宽厚形象,竟亲手斩杀其岳丈曹豹,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此事尚在情理之中。
毕竟曹豹是刘备丢失徐州的罪魁祸首,即便刘备再仁厚,盛怒之下杀之也并非不可理解。
可张辽!
那个追随他多年的亲信,北地同乡之人——
竟投靠了刘备?
这简直是在羞辱他,往他的伤口上狠狠再添一刀!
**“张辽!”**
**“不忠不义的叛徒!”**
**“你竟敢背弃本侯——”**
吕布的怒吼响彻府堂,震耳欲聋。
---
**许都,司空府。
一位细眼长须、身形微胖的枭雄端坐主位,审视着手中的密报。
**“吕布趁刘备与袁术在淮水对峙之际,偷袭下邳,夺取徐州。”**
**“刘备接连战败,两万大军溃散,被迫退至海西。”**
**“文若,你的驱虎吞狼之计,看来已成。”**
曹操目光赞许,望向身旁那位儒雅文士——
荀彧。
曹营首席谋士,文官之首。
自曹操迎奉天子至许都后,既忌惮刘备占据徐州,又想打压盘踞淮南的死敌袁术。
荀彧献计,以天子诏令命刘备南下讨伐袁术。
刘备身为汉室宗亲,以匡扶汉室为名,不敢违抗天子诏令,只得率军南下,与袁术在淮水对峙。
荀彧断定,盘踞小沛的吕布不甘屈居刘备麾下,定会伺机夺取徐州。
果然,局势发展正如他所料。
\"刘玄德素有仁德之名,若让其稳固徐州,民心归附,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吕布虽勇猛,却声名狼藉。徐州大族如陈氏等,必会表面顺从,实则暗中抵牾。\"
\"这些世家大族迟早会暗中投靠司空,作为内应。\"
\"届时司 ** 锋东指,讨伐吕布,收复徐州,必将势如破竹。\"
荀彧轻抚胡须,侃侃而谈间又为曹操勾勒出一幅战略蓝图。
曹操颔首冷笑:
\"文若所言极是。收拾吕布确实比对付刘备容易得多。\"
荀彧深以为然。
\"刘备虽败逃海西,处境艰难,但终究性命犹存。\"
\"纵观其生平,此人意志极其坚韧,未必没有东山再起之机。\"
\"只要他一日不死,我们就不可掉以轻心。\"
这时,一位年轻的黑衣谋士出言提醒。
曹操沉吟道:
\"奉孝对刘备的评断颇为中肯。\"
\"刘玄德确实有不屈不挠之志,可惜出身寒微,难有真正的大才投效。\"
\"其麾下简雍、孙乾等人,不过是平庸之辈。\"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